🇬🇧 English 🇨🇳 简体字


祈愿:主页              大纲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第五周           第六周           第七周           第八周           第九周


Alex Li Trisoglio

祈愿:第一周 —课程介绍

2024年3月16日
60 分钟

参考偈颂:无

视频 / 转录文字

中文翻译:Xinyi & YZ

第一周的简介

欢迎

早上好,晚上好,欢迎来到《祈愿》第一周。我想对大家参加这门课表示感谢。虽然我不太愿意使用“灵性”或“蜕变”这两个词,但我真诚地希望这门课能够为您实现这两个目标。

首先,我想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以及我和《普贤行愿品》的缘分和经验。我成为宗萨钦哲仁波切的学生近三十年了。大约二十年前,他任命我为导师。他教授大乘、金刚乘的见地和道的方式一直深深吸引着我。我希望与大家分享的内容忠实于他的传承。我也希望这些内容是仁波切学生们所熟悉的,并且能够激励新来的学生。

在说法之外,我也是一名领导力方面的教授和总裁教练。因此,我对于我们如何在个人和集体层面上实现变革和转变非常感兴趣。在现代生活和工作中,拥有目标和愿景意味着什么呢?

我也有理论物理和计算机科学的背景,并且做过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因此,我对当代科学所理解的现实本质、心和意识的本性非常感兴趣。[问题是]一旦我们对这个真理有了某种智识或科学的理解,接下来该怎么办?佛教如何帮助我们将自身的经验与前沿科学知识融合在一起?就我个人而言,从青少年时期起,我就一直对东西方不同的智慧传统感兴趣。我的妻子Claudia 是一名加拿大华裔。我们有两个年幼的儿子。我希望有一天,当他们长大到可以开始对人生和自己的东西方文化传承提出更大、更深入的问题时,这门课可能会激发他们的一些兴趣和好奇心。

课程目标

让我们现在来说一下这门课的目标。这门课的目标在于引导大家深入理解和修持《普贤行愿品》,以促进个人心灵的成长。我希望这门课不仅仅是知识或信息的传授,而是一个真正的转变过程。因此,我期望在课程结束时,您的思想和内心都能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

我希望到最后,您会离像普贤菩萨那样发愿更近一步。我希望大家的智慧和慈悲心得到提升,能够更有能力发起利他的愿心。我也希望大家能对大乘佛教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对深入学习和修行产生更大的兴趣。

在此说明下使用的语言。我将尽量不使用不必要的梵语或藏语。但接下来,与其用《普贤行愿品》的全名,我将和宗萨钦哲仁波切一样称其为《Pranidhana-Raja》。在梵语中,“Pranidhana” 有 “愿望”、“祈祷”或“誓言”的意思,但也带有“行为”的含义,即我们在世界上如何行事的意思。最后,它也传达了“禅修”和“思惟”的意思。这是一个非常丰富的词,涵盖了很多不同的东西。 “Raja”的意思是“国王”、“王权”、“首领”或“同类中最好的”。因此,普贤行愿品的标题“Pranidhana-Raja”意为祈愿文中的王者或首领。我希望这几周的时间里,您会明白它为什么会如此命名。

发愿的重要性

发愿的重要性 — 对佛教徒而言

我想谈谈发愿或祈愿的重要性。对于那些已经踏上法道的人来说,我希望您已经认识到发愿有多么重要。在过去十年左右的时间,宗萨钦哲仁波切越来越强调,发愿确实是我们修行的重点与核心。从初学者到修最高无二法道的人,皆是如此。

(一)我们发什么愿?即使我们没有很多时间,做很多正式的闭关或正式的仪轨修持,仁波切也常说:“发愿是一件很容易做的事情,我们随时都能做。实在没有任何借口不做。”从这个意义上,正如仁波切所说,发愿非常容易上手,也非常经济。我想给大家一个机会来重新审视、加深和挑战我们对在修行中如何发愿的理解。

(二)什么是善良?第二,尊者达赖喇嘛常说:“我的宗教是善良”。这是他被引用最多的一句话之一。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善良和慈悲呢?我们如何才能将善良和慈悲,与不二的智慧结合起来呢?这种结合意味着什么?当我们在法道上前进时,我们的善良、慈悲和智慧将如何转变?

(三)什么是不二见地?对于佛教徒来说,第三个重点是二谛。大乘弟子都熟悉《心经》,以及“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重要的一偈。但空即是色到底在说什么?整个东亚佛教,特别是这个《普贤行愿品》,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精妙的描述——“精妙”不仅因为这个愿文有多么宏大、令人钦佩,而且是因为它确实会让我们好奇。这是一件奇妙的事情。在《普贤行愿品》里面,有些画面超出了我们一般人的想象和理解,而这正是了知大乘中观的关键。我们也知道,中道哲学及二谛是我们修行和培养智慧的基础。但对我们许多人来说,这个话题仍然严峻且具有挑战性。那么,《普贤行愿品》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大乘和金刚乘修行的核心——不二见地呢?

发愿的重要性——对于非佛教徒而言

(一)过好生活、做好人是什么意思?但我也知道在座的一些人可能不是佛教徒。 因此,我希望你们在这里也能有所收获。首先,不管你是否信仰佛教,我们都有自己的愿望。我们都追求着美好的生活,尽管“美好”可能因人而异。那么,这对我们意味着什么?美好生活的内涵是什么?成为一个善良的人又意味着什么?这个愿文的确可以帮助我们思考这些问题。

(二)什么是意识?怎样才能让意识变得“善”呢?第二是关于意识或知觉的问题。心的本性是什么?如果我们能够接受意识存在的可能性,那什么才算得上一个善的意识?人工智能可以拥有意识或知觉吗?这个问题越来越和我们切身相关, 因为人工智能快速发展之下,人们开始质疑我们在人工智能上的研究是否符合人类的目标。我们如何才能确保我们的人工智能是善的,无论“善”意味着什么?心或意识——无论是人类还是人工智能——我们该如何去培养或让它有所转变?它最高的可能性是什么,比方说我们所谓的“证悟”?那又意味着什么?

(三)我们如何应对现代世界的挑战?第三,在世界上,我们都要相互依存。我们都清楚,我们面临着气候变化和全球环境危机。我们看到战争和全球事件实时传送到我们的iPhone上,以高清视频呈现,这可能会让人感到不知所措。我们该如何应对?我们如何培养心理健康和情感韧性?在21世纪,什么是正确的道德观?如何在社会和政治中积极参与?我们又该如何让转变内心和思想,以完全证悟缘起和慈悲?

我希望大家会发现《Pranidhana-Raja》对所有这些问题都有着深刻的洞察。

我还想与大家分享一首诗。这是威廉·布莱克的《纯真的预兆》。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是一位 18 至 19 世纪的英国诗人,他一生中基本上不为人所知,但现在被认为是浪漫主义时代诗歌和视觉艺术史上的重要人物。你可能知道这首诗的头几句,它很出名。我只阅读前四行:

一沙一世界 ,
一花一天堂, 
掌中无限 ,
刹那永恒。

我相信,许多人都会被这样的言辞所触动,即使我们可能并未完全理解其含义,或不知如何将这种理解融入我们的生活中。然而,令人鼓舞的是,许多人都能从这样的语言中感受到共鸣,即使他们与佛教或精神道路并无直接联系。它们就像种子一样,有望在将来开花结果,成为绽放的花朵或开花的树木。这是我们在菩萨道上的初步觉醒。

因此,无论您已修行多年,还是只是觉得在一粒尘土中看到整个世界有些鼓舞人心,我希望《Pranidhana-Raja》对您有所启发。

课程安排

这第一次课的目的是介绍这个祈愿文,并简要谈一谈接下来几周的安排。我会谈论下课程的结构。每周我们将着重讲不同的偈颂和祈愿文的不同面向,以及我们如何将这关于慈悲和智慧的教授融入修行。

所有的课程都将录制下来,最后会有文字记录。网站上将设有一个讨论论坛,让大家有机会提问,与他人交流。我真心希望大家不要只把这当作一系列在线讲座,而是要彼此交流,也落实到自己的修行中,去思惟。发愿对你们意味着什么?这个祈愿文如何改变你对发愿的认识?

另外一点,我想鼓励大家不要只记下那些自己可能已经认定,或不同意的东西。不要只考虑你们目前的理解,而是让自己被触动、被挑战。我哈佛大学的导师之一是鲍勃·凯根(Bob Kegan),他总是鼓励他的学生以全新的视角来看待世界。换句话说,如果发现了一些与你的观点不符或你不喜欢的东西,不要试图去改变它、忽视它或希望让它消失。而是问问自己,这个经历或讯息如何能改变我?大乘弟子会发现这与Lojong的修心练习非常相似。你可能会发现,在《普贤行愿品》中,有许多东西与我们平常看待世界的方式有别。所以,我们有很多机会去挑战自己,去接受更广泛、更宽广的理解。

我邀请你们在课后提问。在未来的几周,在这些直播课程中有可能有更多问答的机会,如果有足够的需求,我也非常乐意安排专门的问答环节。

历史上的背景及重要性 

普贤菩萨

首先我想谈谈普贤行愿品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大乘传统中的普贤菩萨是谁?在梵文中,普贤菩萨这个名字的意思是圆满、吉祥。“Samanta”的意思是周遍的、圆满的、完整的、或覆盖每一个面向的。“bhadra”的意思是殊胜的、吉祥的、有福的。它也有善、好的意思,甚至有卓越、美好、美丽的含义。

普贤菩萨在大乘佛教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代表着普贤和发愿的原则,以及对一切众生证悟的坚定决心。他以他的纯净、道德正直和毫不动摇的愿心而受人赞颂。就像文殊菩萨象征智慧、观世音菩萨象征慈悲一样,普贤菩萨强调愿力的重要性。

在对他的描述中,他通常骑着一只六牙白象,象征着他的强大愿力和佛行事业。甚至在一些在东亚流传的佛经中,比如《法华三部经》,他的大象拥有六牙七足,每个足下都有一朵莲花支撑。大象周围还有各种装饰,如浴池、美丽的女孩等等。这象征意义丰富,我们之后也可以展开讲一下。这些象征都旨在强调一切众生的互为缘起、以及菩萨无尽的慈悲愿心。

普贤菩萨还以他的十大誓愿闻名,而这些誓愿为如何培养慈悲、智慧以及利益他人提供了一个框架。他教导的核心在于培养菩提心,即以另一切众生证悟为目标。他的祈愿文在各种传统中备受尊崇,特别是在东亚大乘佛教的经典中。他频繁出现在《法华经》和《华严经》中,尤其在中国、日本和韩国。他是慈悲和服务他人的典范,因为他以无私的誓愿放弃了自己的成佛,直到所有众生都证悟为止。

《华严经》和《华严经·入法界品》

《普贤行愿品》实际上是《华严经》这部巨大而广阔的佛经的一部分。而在《华严经》中,它位于最后一章,而这一章本身也是一部庞大的佛经,名为《入法界品》。整部经典描绘了一个极为丰富的、互为缘起的宏观愿景。它被认为是佛教中最为宏大和全面的经文之一,描绘了所有事物是如何在宏大的层面上相互关联。

《华严经》起源于公元早期的印度大乘佛教团体,随后传播到中国和东亚地区。它对于东亚佛教,尤其是禅宗和华严宗的影响巨大。在对菩萨道的理解和修行上,这部经其中的一些部分,比如《十地经》、《入法界品》等,对于大乘佛教以及藏传佛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华严经》和《普贤行愿品》对于东亚佛教和印度藏传金刚乘都如此重要,也让部经典成为不同大乘传统之间的桥梁。它在东亚各地都被广为持诵和修持,而在印度菩提伽耶举行的大型藏传佛教祈愿法会上,它也都扮演着核心角色。就在2023年10月,宗萨钦哲仁波切在菩提伽耶主持宗萨祈愿法会期间,还专门讲授了这篇祈愿文。在大多数祈愿法会上,主要的修持就是《普贤行愿品》。因此,对于所有我们所有与大乘或金刚乘有缘分的人来说,这篇祈愿文具有丰富的历史、且很大程度上联结了不同的传统。

这个经文在哲学上也非常丰富,因为它融合了唯识学派的思想和中观派的中道教法。也许在接下来的几周,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探讨这一点,就像仁波切在他的教导中所做的那样。如果想要以正确的角度切入,我们需要超越对单一历史佛陀,或金刚乘中观想出一个本尊这种一般性的理解。因为在这部经文中,有一个充满无量佛陀和菩萨的宏大愿景。他们可以是身形巨大的,或微小的,抑或是在一个原子内有亿万亿计的存在。因此,对于怎么理解佛陀、怎么将看待世界为净土,它有着一种完全不同的看待方式。

《普贤行愿品》和《华严经》在也对整个佛教传统的艺术和修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果你曾有幸造访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你会惊叹于这座寺庙的壮观。寺庙共有四层,而顶部两层以及下面一层的一半完全是在描绘《入法界品》,且《普贤行愿品》也在其中出现。因此,这个《普贤行愿品》也是佛教象征和艺术的核心。

这篇祈愿文也受到了许多伟大国王、重要官员和慷慨捐赠者的赞誉。尤其我们将在未来几周谈到,在《入法界品》中,故事的主人公善财童子本身是一个贵族,是一个非常富有的商人之子。他的故事实际上是一个关于人生的探讨:当你拥有了所有可能需要的物质财富和满足,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在他的故事中,他有机会与文殊菩萨相遇,并接受前往寻求佛法教义的指示。最终,在与53位不同的伟大上师相遇之后,他的最后一次会面是与普贤菩萨。这几乎是一次神秘的邂逅。在结束时,普贤菩萨宣说了这篇《普贤行愿品》。

因此,这篇愿文是这段不可思议的旅程的结束,也是这段旅程的顶峰。而且,正如仁波切所说,这个旅程穿越了大乘之道的核心,以发愿开始,也以发愿结束,这是多么贴切。

核心主题

慈悲

我想进一步探讨这篇祈愿文中的一些关键主题。作为菩萨行愿的一部分,我们有了慈悲、智慧、菩提心(即为他人证悟而发愿)这些主题,以及在菩萨道上如何加以实践。那么作为修行者,我们如何行持菩萨道呢?我想逐一谈一下这些主题。它们实际上是《普贤行愿品》的背景和基础,而我们在未来几周将持续地探讨这些主题。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慈悲。或许你已经对佛教里慈悲的理念很熟悉了,即真诚地希望所有众生都能脱离苦海。慈悲确实是菩萨之旅的驱动力,它鼓励我们超越个人利益和对自身需求关注的欲望,而以对他人安乐的深切关怀为出发点。我们特别要强调的是,这种慈悲是无分别的,即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我们的朋友、家人或那些我们喜欢的人,而是为了所有众生、所有形态的生命,甚至那些我们可能对其不太关心,甚至可能厌恶的人。我们如何培养对所有众生同等的慈悲心呢?这实际上是一种拓宽我们心灵和思维的很好的修行。

智慧

下一个核心是智慧。智慧关乎空性或缘起。它是大乘佛教的根本。而大乘教导我们,一切现象并没有任何固有或独立的实存,而是互为缘起而产生的。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最终会陷入虚无主义的境地,相反地,它让我们从我执中解脱出来,而我执就是痛苦的根源。当然,在相对的层面上,智慧赋予了我们辨别的能力,使我们能善巧地面对世界,并真正地利他,而不仅仅是依赖于单纯的发愿而已。

因此,菩萨道实际上融合了智慧和慈悲二者。我们必须清楚地理解、了悟智慧的本质,且行事上怀有慈悲心。与西方将一个白发苍苍、知识渊博的老人称为智者的理解相反,佛教中的无二智慧意味着完全超越了世俗的认知模式和固定的二元思维,能够欣赏无限,甚至到最后欣赏无法想象。《普贤行愿品》将一次又一次地带领我们进入一种视野,其中有无边无量的佛,且超越了线性的历史时间,即过去、现在和未来同时发生。这是一个清净的、觉悟的世界。

我还记得一个故事。曾经有一个母亲去找爱因斯坦,她希望她的儿子成为一名科学家。她问爱因斯坦:“我应该让他读什么?”他说:“童话故事,更多童话故事。”所以我认为,超越我们的理性的局限性是有很大智慧的。我相信这篇《普贤行愿品》及《华严经》将真正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

菩提心

接下来我们要讨论的主题是菩提心。在大乘佛教中,菩提心代表着觉悟之心,是为了一切有情众生获得解脱而成佛的坚定愿心。它就像是佛行事业这颗参天大树的种子,在我们修行和发愿的不断滋养下茁壮成长。菩提心的力量能够帮助我们超越个人的世俗追求,以及我们对如何帮助他人的有限认知。《普贤行愿品》不仅是对菩提心的歌颂和对这种崇高愿望的赞美,也是一本指导手册,教导我们如何培养菩提心,以及新晋菩萨在修行道路上应该采取何种态度和行动。

菩萨道

随着我们功德的增长,拥有更多的能力、智慧和慈悲,菩萨道也就在我们面前展开。《普贤行愿品》向我们介绍了这一菩萨道上的修行,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的波罗蜜。在每一步,我们都以利益他人为发心,来提升我们身为菩萨的能力,直至最终证悟。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尽管发愿可能看起来很理想化,但它不仅仅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追求。它是一个实际的承诺,鼓励我们将这种愿心转化为行动。

再次总结,慈悲、智慧、菩提心以及菩萨道这些主题相互关联,构成了我们修行和本次课程的基石。因此,在阅读《普贤行愿品》及其偈颂时,请牢记这些主题。每当我们回顾这些主题时,我们也在提醒自己《普贤行愿品》所传达的内容,同时也能够加深我们的理解。

课程框架

现在谈一下课程的结构,以及接下来几周的安排。这门课程的框架主要遵循了宗萨钦哲仁波切教授《普贤行愿品》的大致方法。我们将会逐一阅读完整个《普贤行愿品》,同时也会有充分的时间来深入探讨大乘佛教中的无二、智慧和慈悲。我们也会讨论二谛,即如何将这样的大愿实践在生活中。今天是第一周,我们将进行课程介绍,向您介绍一些关键概念,并提供一些实际的讯息。

第二周:启程:唤醒潜能
偈颂 45 – 54

下周,即第二周,被称为“启程”,主题是唤醒我们的潜力。形象是淤泥湖中盛开的莲花。尽管关于《普贤行愿品》修持的功德的偈颂在它的结尾处,但是我们将像仁波切一样,从宣说功德的偈颂开始。因此,我们将探讨一下念诵和思惟此祈请文的好处,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积累功德、避免堕入恶道、最终证得佛果。拥有坚定的动机对我们的修行非常重要,而对其利益清晰的认知可以让我们的旅程充满动力。

第三周:奠定基础:七支供
偈颂 1 – 12

在第三周,我们将学习《普贤行愿品》的前十二个偈颂,其中涵盖了传统的大乘修行里的七支供。尤其在西藏,这十二偈颂常常作为一个独立的祈愿文来诵读,就只是七支供这部分。在第三周,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一基本的修持,这些修行都关乎清净内心,且为下一步修持做好准备。正如我们要先准备好一块肥沃的土地,才种下种子,而种子也才有希望发芽一般,在任何修持中,确保我们已经做足前行准备尤其关键,这样才能为下一步打下扎实的基础。接下来,我们将谈论顶礼、供养和积资净障——这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普贤行愿品》后面所说的空性和不二。因为,如果要真正地从智识上了解空性,特别是要证悟空性,我们都需要培养福德。因此就有了七支供。你会看到这里的画面是供养无量诸佛。如果你读过这些偈颂,你就会发现它从一开始就有无量的视野。

第四周: 道的核心:唤醒慈悲与智慧
偈颂 13 – 21

在第四周,我们将深入讨论《普贤行愿品》的实际发愿部分,即第13至21个偈颂。这里会更深度地涉及忏悔、随喜和净障的修持。当我们深入探讨时,您会发现,大乘佛教对培养洞察力的观点与西方有着很大的不同。在西方,如果你去大学读书,想要获得学位,我们通常不会考虑在正式开始学习之前进行净化罪障的修持。但在佛教中,这恰恰是我们学习和修行的重要一环。因此,这里的画面是佛陀坐在月光中、菩提树下。此时,他第一次真正领悟到了这个祈愿文所表达的愿景。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能够体验到真正纯粹、无私的愿望。在理想的情况下,我们甚至会产生一种愿望,希望能够给予他人最终利益——证悟,而不仅仅是想要让他们受益而已。拥有这样真正的体会即为第四周的画面。

第五周:坚定的承诺:菩萨道
偈颂 22 – 27

在第五周,我们将继续探讨第22至27偈。接下来的六个愿景将更深入地阐述如何让我们的修行转化为一种持续的旅程,而不止于一时兴起,或一时的启发。我们将着重讨论“披上精进的铠甲”这一菩萨道的核心修持。在此,我们会意识到我们的修行之路并非总是令人振奋、顺利前行,[而我们在法道上也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因此,理想上,这些偈颂可以理解为我们如何改变对法道的态,放下希望和恐惧的包袱,以及转化对生命目标的理解。画面上,一位朝圣者穿行在或许崎岖而具有挑战性的路途上,而远处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尽管前路漫长而充满挑战,但只要我们保持正确的态度,我们的道路不仅变得愉快,还鼓舞人心且令人暢快,而道即是果也成为可能。

第六周: 超越二元:了知非二元觉知
偈颂 28 – 35

在第六周,我们将探讨非二觉知的概念。这里描绘了一个真正广大的境界。我们将开始谈论在一刹那间看到所有佛陀及其净土,并进入这些清净刹土中。这可能超出了我们当前对修行的理解,甚至是对空性真正含义的理解。许多人认为空性是一种贫瘠或灰暗的概念。但正如我在开始时所提到的,如果我们真正了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那么在大乘佛教,特别是《华严经》以及这篇祈愿文中,空性可以理解为丰盈、完整、无法思量的、极其丰富的——这是一个真正的觉悟的世界,佛陀和佛的事业随处可见。通过这些偈颂,我们将超越常规理性,进入无法用普通概念和语言捕捉的境界中。

第七周: 广大发愿:菩萨无量事业
偈颂 36 – 46

在第七周,我们将讨论《普贤行愿品》的第36至46偈,讲的是广大的发愿和菩萨的无量事业。所以现在我们不单单是观望这些无量诸佛菩萨[或从他们那里领受教法],而是真正渴望效仿他们的愿景,以及初地到十地菩萨们的海一般的无量事业——及跨越时空来利益众生,并积聚无量无边的功德和智慧。对于我们许多人来说,这些偈颂可能超出了我们的理解范围,可能仅仅是一种愿望。尽管如此,我相信你会发现它们深奥而启发人心。

第 8 周和第 9 周:回向功德及课程结束后:继续成佛之旅
偈颂 55 – 63

在最后两周,我们将在第八周回向所积聚的功德,同时思考我们所培养的广阔愿景、智慧和慈悲。我们会问自己,如何将这些理念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和人生中?真正的菩萨应该如何在世间显现?我们怎样做到?我们还会讨论如何在课程之外继续成佛之旅。我真诚地希望我们都能抱着这样的态度,不仅仅是学习一本法本,而是继续一段旅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变得更加利他,更关注他人的需求,也更愿意面对、回应世间的苦,并真正想要将此愿文的智慧付诸行动。

论坛 — 用以提问和讨论

在课程网站上,你会看到顶部有一个“论坛”的部分。如果你点击进去,右上角会有登录的选项。我已经创建了两个板块,一个是用于思惟,另一个是用于提问。你登录后就可以设置你的账户,然后就可以发布问题、参与讨论、分享感悟等。我真的很想鼓励大家这样做,因为在线上课程中,仅仅坐着听可能会有些挑战,但当我们有机会互相交流时,课程体验就会更加有意义。

发愿

发愿是我们每时每刻都可以修行的

我想再深入谈一谈发愿本身。正如我之前所说,发愿不仅仅是一个概念,在大乘佛教中,它是一种修持。它是菩萨道的核心,也是我们旅程的动力。而且,它不仅仅关乎未来,理想情况下,它应该关乎我们的每分每秒。每时每刻,正如我们可以觉知或无觉知、有念或无念一样,我们也可以觉察或不觉察自己的发心。我们可以有意地选择根据我们发的愿行事,也可以以无记的方式行事,甚至更糟糕的是以自私的方式行事。因此,像我们所有的修持一样,发愿也是我们可以在每时每刻修持的。我真的很想鼓励大家采取这种态度。

规划发愿——有意识地选择我们如何度过一生

在课程中,我还会强调一点,那就是我们可以特别地去留意自己的发心。我喜欢用“规划发愿”这个词来描述这一观念。将发愿看作是一种我们可以塑造的东西,而不仅仅是预设给我们的。我想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有多少人真正思考过我们希望从生活中得到什么?我们都有希望、目标、愿望,但其中有多少是我们自己选择的,而不仅仅是我们的父母或社会对我们的期望?

作为菩萨道上的一部分,一个重要的挑战是真正为自己规划并选择所发下的愿,而不只是随波逐流或者按照习惯行事。进一步思考,什么是拥有美好、幸福、充实生活?在生活中,什么是有智慧而善的行为?我们如何以一种我们认为有益的方式为世界贡献?我认为这些问题都非常重要。

将我们的见地付诸实践

即使我们已经花时间思考我们的理想上的发愿——希望我们的发愿能够接近《普贤行愿品》中普贤菩萨的愿望——我们仍然需要去修持它。就像弹钢琴一样,仅仅在脑海中听到一首曲子,并不意味着你能自己在键盘上演奏它。对于我们菩提道上的每一个人来说,我们的理解、见地、发愿,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行为之间,两者总会存在差距。因此,我们用持续不断地修持来弥合这种差距。实际上,这就是成为佛教徒的意义:成为这条道路的修行人——不仅仅是学习,而是真正挑战自己,按照你为自己选择的见地和愿景来生活。

基于 Pranidhana-Raja 的简短修持

在今天结束之前,我想和大家做一些练习。在接下来的几周里,我们将有机会详细讨论这个祈愿文。但是为了让您初步了解祈愿文的内容,我想阅读几个偈颂,让您可以体会其中的一些发心和愿景。因此,在接下来的几分钟内,我将根据此祈愿文中的一些不同主题进行五次简短的观修。我会介绍每一个主题,并阅读几句偈,然后给您一些思惟和观修的时间。我鼓励您为这段旅程发自内心地去思惟、设定自己的发愿。在我们开始之前,请调整一下坐姿,让自己舒适并放松。

与诸佛连结

第一个主题是与过去、现在、未来十方一切诸佛连结。这与单一历史上的佛陀或单一的上师的概念截然不同。在这里,我们真正应用了大乘佛教的宏大视角。我们想象我们的身、语、意满怀着虔敬心,向诸佛礼敬、赞美、赞颂。对于那些不是佛教徒的人来说,或许你们可以思考一下,在这一生中,你们最崇高的可能性或愿望是什么?我们也可以思惟生命之间的互为缘起,以及所有众生都参与到我们的旅程中。对于佛教徒来说,我们也可以去想所有佛菩萨们如何在法道加持着我们。以下是偈颂:

[1]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
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思维片刻,如此观想,并唤起虔敬心。

对转化为清净显现和利他的发愿

下一个主题是对转化显现为清净刹土和对利他的发愿。我现在要读第13、14、15偈【注:中文对应的是第13-16偈】,我们要观想转化无量世界为诸佛菩萨充满的清净刹土,愿一切众生都能安乐、健康、和睦,且他们都值遇最适合他们的教法。以下是偈颂:

[13] 我随一切如来学,修习普贤圆满行,
供养一切诸如来,及与现在十方佛。

[14] 未来一切天人师,一切意乐皆圆满,
我愿普随三世学,速得成就大菩提。

[15] 所有十方三世刹,广大清净妙庄严,
众会围绕诸如来,悉在菩提树王下。

[16] 十方所有诸众生,愿离忧患常安乐,
获得甚深正法利,灭除烦恼尽无余。

对菩提心的决心

接下来是对菩提心的决心。在第 17 至 19 偈中,我们思惟不忘菩提心的发愿。我们回忆起我们所有的前世,或者说今生的过去。我们着重思考放下世俗生活,放下日复一日地在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之中迷失自己。我们立志圆满善的行为,以众生的一切语言宣说佛法,并净除一切有害的行为和障碍。

[17] 我为菩提修行时,一切趣中成宿命,
常得出家修净戒,无垢无破无穿漏。

[18] 天龙夜叉鸠盘荼,乃至人与非人等,
所有一切众生语,悉以诸音而说法。

[19] 勤修清净波罗密,恒不忘失菩提心,
灭除障垢无有余,一切妙行皆成就。

发愿利益众生

接下来第 20 到 22 偈是利益一切众生的发愿。在这里,我们真正投身于为一切众生带来安乐的事业。犹如莲花不沾染淤泥,又如日月行空无碍。我们坚定决心,使菩提行功德圆满,并服务众生,随顺其所需。

[20] 于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
犹如莲华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21] 悉除一切恶道苦,等与一切群生乐,
如是经于刹尘劫,十方利益恒无尽。

[22]我常随顺诸众生,尽于未来一切劫,
恒修普贤广大行,圆满无上大菩提。

回向功德

最后,回向功德。如你可能已经熟悉的那样,在修持结束时,我们将修行中获得的所有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的成佛。我们祈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往生极乐世界,愿一切恶趣空荡穷尽。【注:由于藏文版和英文版的普贤行愿品多了最后第63偈,且老师也引用了这个结尾,故此处在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文后也多加上此偈。】

[61] 若人诵持普贤愿,我说少分之善根,
一念一切悉皆圆,成就众生清净愿。

[62]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63] 愿此普贤胜愿王,利益无量诸众生,
圆此胜妙普贤教,无余空尽诸恶道

在这里,我真心鼓励你以对你来说有意义的方式回向功德。

好的,让我们把觉知带回到当下这一刻。我希望《普贤行愿品》的宏大愿景对您有一些启发和触动。我真的希望您可以持诵这个祈愿文,最好是每天持诵。我将在网站上附上《普贤行愿品》的链接。我希望在接下来的几周里,您能借此机会更留意自己的发心,并将这样的发心和愿景带入您的日常生活中。如果你有做佛法上的修持,我希望您能把这个愿景带入到您的修行中。

结语

最后,我想再次强调,我们将一起踏上旅程。虽然我希望这门课可以是一个培养和加深您对《普贤行愿品》的学习理解的旅程,我真心希望不仅仅是这样而已。我们的旅程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用心、有选择地设定愿景和发心的旅程,且理想情况下像普贤菩萨的发愿一样宏大。

感谢大家今天的参与,并且我想强调,今后这理想上将成为我们所有人共同的修持和学习。因此,我真诚地邀请大家参与在线论坛。在我们下周再次见面之前,除了持诵和修持这篇祈愿文,我还想邀请大家真正反思一下自己对生活的个人愿景。对你来说,过上美好的生活意味着什么?你想要用你的日子、周、年,乃至余生做些什么?这篇祈愿文对你有何帮助?

如果你有兴趣的话,我也鼓励你记录下这些思考。同样地,如果你愿意在论坛上分享或讨论你的感悟,那也将是很好的。你可以在论坛上提出问题、提供反馈,或者以其他方式参与到这门课中来。我们还有八个星期,我真的希望大家提供反馈,让这个旅程对您最有价值的方向开展。我真诚地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在这段时间里有所收获。再次,我想感谢大家的参与,并为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表示感恩、回向功德。

谢谢大家,期待下周再见。

[第一课结束]


注:要阅读脚注,请点击上标数字

由Alex Li Trisoglio转录和编辑
中文翻译:Xinyi & 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