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简体字


祈愿:主页              大纲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第五周           第六周           第七周           第八周           第九周


Alex Li Trisoglio

祈愿:第二周 —利益

2024年3月23日
67 分钟

参考偈颂:《普贤行愿品》第47-54偈

视频 / 转录文字

中文翻译:YZ & Xinyi

第二周简介

欢迎

欢迎大家一起探索普贤菩萨《普贤行愿品》的转化力。本周是第二周,我们将重点关注第47至54偈,这些偈颂讲述了诵读和修持这篇祈愿文的巨大功德。本周的形象是淤泥湖中盛开的莲花,这是一个经典的佛教形象,象征着我们充满苦难的凡夫的世界中证悟的可能性。

正如我们上周所讨论的,由于《普贤行愿品》甚深的法教关于菩提心和菩萨道,它被视为大乘佛教传统的珍宝,并受到各个流派的珍视。这篇祈愿文源自《华严经》的《入法界品》,概括了普贤菩萨的祈愿,普贤菩萨是一位体现修持和善行的菩萨,为修行者提供了指引之光,通过培养对有情众生的无限慈悲和利他心,勾勒出证悟之道。这篇祈愿文在许多佛教传统中被广泛修持,特别是在东亚地区,也是印度菩提伽耶藏传佛教祈愿法会期间的主要修持内容。

调整我们的动机

首先,我想效仿宗萨钦哲仁波切的做法,邀请我们大家一起调整动机,正如仁波切所说。为了让大家理解这个意思,我来讲一个我年轻时的故事。我在伦敦上学,一个英国教会学校,每天午饭前,校长会带领我们大家做祷告,祷告词是:“对于我们将被赐予的,愿上帝让我们心怀感激。”这是一种基督教对恩典的标准表达方式,即培养感恩和感激之心。正如我们现在从积极心理学和对快乐的研究中了解到的那样,如果所有这些[研究]真的可以归结为一件事,那就是我们感到快乐的程度,取决于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感激和欣赏我们的生活。

我们可以将这与我们作为消费者或使用者的心态进行对比,在那种心态下,我们期望被产品或服务所打动,如果某些东西不符合我们的喜好,所有的责任都在于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的人,而我们作为使用者并不承担享受体验的任何责任。因此,毫不奇怪,每个人在这个消费社会中都如此不快乐。

三殊胜

所以,是的,祈愿,说恩典 — 这是非常好的。但是,佛法有更好的东西,我们有一种叫做“三殊胜” — 善始、善中、善终。龙钦巴尊者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

从生起菩提心开始,修无分别的正行,
以回向功德而结尾。这三者合为圆满
是证悟解脱之道的三个主要助缘。

因此,调整我们对这样一部大乘佛法偈颂的动机,完全是关于真正地想起并生起菩提心,也就是为了所有众生的利益而证悟的发愿。而这篇祈愿文也涵盖了三殊胜中的“正行无缘殊胜” 和“回向殊胜”,我们将在未来几周讨论这些内容。当谈到无分别的修行时,我们将有很多内容需要讨论,而在最后,我们还将讨论回向。

世俗功德与胜义功德

关于菩提心还有一点 — “愿我获得无上证悟,以利益一切众生,并使他们获得无上完美的证悟”的祈愿。因此,我们希望为他人提供世俗功德和胜义功德。据说,若没有胜义功德,没有胜义菩提心,仅有世俗祈愿的话就可能会堕入怜悯和感伤。仁波切经常称之为“慈善家”的心态,我们认为自己是善良的,而其他人在某种程度上不如我们。但同样地,如果你只有胜义谛而没有世俗谛,这可能会导致虚无主义,且不想留在凡夫世界利益有情。因此,现代世界中,很多人都在关注参与式佛教,以及作为佛教徒,我们是如何不局限于修行,而在世俗世界中能够真正提供利益于他人。

仁波切有一个称为“工作即修行”的教学,他在其中解释了当我们在工作时,如何将这种动机应用到我们所做的任何事情上。他建议作为设定“开始的善”的一部分,我们可以诵读《入菩萨行论》第三章的一些偈颂:

[3:18] 路人无怙依,
愿为彼引导,
并作渡者舟,
船筏与桥梁!



[3:19] 求岛即成岛,
欲灯化为灯,
觅床变作床,
需仆成彼仆!

那么,让我们花一点时间为接下来的一小时调整我们的发心。

[暂停]

从凡夫的布施到布施波罗蜜

所以,我想强调的是,在大乘佛法中,这确实是三重转变,从一种凡夫的世俗祈愿转变而来。

  • 首先,我们明显地从关注自身利益转变为关注他人的利益。
  • 其次,我们从只关注一些有情众生 — 我们的朋友、家人、我们喜欢的人 — 转变为关注所有有情众生。这确实是一种普遍的祈愿,它要求我们超越部落主义,超越我们在社会和政治世界中通常的界限。
  • 最后,它是从关注世俗利益、世间利益、到证悟,超越凡夫利益的转变。

我们将在未来几周更多地讨论这个问题,但这是凡夫的布施与大乘佛法中所称的布施波罗蜜之间的区别,布施波罗蜜是修行六波罗蜜的第一项。在这篇祈愿文中,我们将不断看到的一点是,超越凡夫到达被认为是“波罗蜜”的东西,意味着超越凡夫的可想象性,这将是本周的一个大主题,在每一周中都是如此。

因此,本着祈愿的精神,一种无限的想法,有时可能看起来超出了我们的承受范围,我想分享一个关于一个年轻女子和海滩上的海星的故事1This story comes in many versions. This version is taken from Zander, Rosamund Stone & Zander, Benjamin (2000) “The Art of Possibility”. See also wikipedia on The Star Thrower..

“一个男人沿着海边漫步,看到一个年轻女子似乎正在进行一种仪式舞蹈。她弯腰,然后挺直身体,手臂在空中划出一个弧线。走近一看,他发现她周围的沙滩上散落着海星,她正一只一只地把它们扔进海里。他轻蔑地嘲笑她:“满眼望去,海滩上到处都是搁浅的海星,延绵数英里。救几只又能有什么区别呢?”女子微笑着弯下身,再次将一只海星抛向水面,平静地说:“对这一只来说,当然有所不同。”

祈愿、动机和意愿

区分一些重要术语

本周的主题是功德,这是我们修持这《普贤行愿品》所要达成的结果。但有几个相关术语,包括意愿、动机、祈愿,甚至资粮,所以我想花一些时间讨论这些,因为我认为区分它们对本周和未来几周都将是有益的。

(1)祈愿(目标)= “什么?”

首先,祈愿。什么是祈愿?我想我们可以将其视为目标,或者我们修行的“什么”。它指的是强烈的渴望去实现某件事情,通常是崇高的或精神上的事情。它是对超越我们当前状态或能力的渴望。在佛教中,祈愿与菩提心的发展密切相关。菩提心是证悟的心,我们渴望为了所有有情众生的利益而成佛。这是大乘佛法的基石,我们真正希望帮助所有众生克服苦难。作为理解这一点的一种方式,我将使用攀登山峰的比喻来说明。在这里,我们的祈愿或目标可能就像是达到山顶的目标,这不仅仅是为了个人成就,也可能是为了激励他人,或者是为了提升大众对某议题的关注。在这个比喻中,祈愿就像是佛教中为了证悟所有众生而发起的祈愿,而登山者渴望到达顶峰是超越他们当前能力或状态的一种表现。

(2)动机(启发)= “为什么?”

接下来是动机或启发,这是我们旅程的“为什么”。它是我们行动背后的驱动力。它是推动我们朝着目标前进的动力。动机可以是内在的,来自内心,例如个人满足感或自我提升的欲望。或者它们可以是外在的,由外部奖励或避免负面结果所驱动。在佛教中,动机是我们维持修行和道德行为的关键。动机总是被赋予极大的重要性,强调培养有益于自己和他人福祉的善良动机。例如,我们被鼓励禅修,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平和,而是作为培养可以惠及他人的慈悲和智慧等品质的手段。在登山的例子中,动机将是登山者开始这段艰难旅程的驱动力,也许动机是内在的渴望克服个人限制,或体验山中的美丽和孤独,或者可能是外在因素,如成就带来的认可,或者可能是支持慈善事业。

(3)意愿 / 方法 = “怎么做?”

第三,意愿。这是我们在日常旅程中采取的“怎么做”或方法。意愿被定义为我们行动背后的目的或态度。它比动机更具体,可以被看作是导致我们行动的即时想法或目标。意愿受到祈愿和动机的影响,并在佛教中决定行为业果的关键作用。因此,在佛教中,意愿是理解业的核心。行为被认为是基于背后的意愿而具有道德决定性的。因此,即使一个行动表面上看起来是有益的,如果它源于自私、贪婪或迷惑,那么它仍然被认为是不善的。这种正确意愿的培养是“八正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放弃、善意和不伤害他人的意愿。对于登山者来说,意愿将是登山者进行攀登的态度。他或她可能希望尊重地攀登,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或在需要时帮助同伴登山者,反映出与佛教注重正确意愿相似的道德考量。登山者的意愿确保他们的山上之旅与他们的价值观和祈愿保持一致。即使作为佛教徒,我们也应该始终保持一些谨慎和自我反省,因为一个非常常见的情况是,意愿与我们的祈愿不一致。例如,人们可能带着学习和研究以求证悟的祈愿去参加佛教教学,但往往急于坐在最前面的最好座位上,紧靠老师。因此,我们的即时意愿可能并不总是与我们的祈愿正确对齐。所以,对我们来说检查并保持正念是一件好事。

总结

因此,总而言之,祈愿,即“什么”或目标,为我们的精神旅程设定了愿景。在这个例子中,它让我们专注于最终目标,即启发所有有情众生。动机或启发是我们的“为什么”,是我们旅程的燃料,为我们的日常活动与修行提供能量和理由,无论是禅修、道德生活还是学习佛法。它帮助我们克服障碍,支撑我们度过挑战。作为修行者,确保我们保持启发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回答温哥华教学中的一个问题时,仁波切说,如果我们失去了启发,有时最好的答案甚至可能是暂时停止我们的修行 — 如果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带着更多的启发回来。因此,我们的意愿或方法 — 我们的“如何” — 指导我们的片刻选择,确保我们的行动与我们的道德和精神目标保持一致。在每种情况下,正如仁波切所说,“你是你自己的主人”。这些是我们可以在自己的道路和自己的精神旅程中承担责任的事情。

旅程的概述

当我们回顾自己的旅程时,对于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当我们最初对佛教感兴趣或被其吸引时,有某种初始能量或动机或启发。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进入第二阶段,我们通过修行或学习更多地熟悉自己,并有意识地培养祈愿,这在大乘佛法中是一种实际的修行,因此有这个《普贤行愿品》。然后基于那个祈愿,在我们的日常行动中,我们旨在将我们的祈愿融入我们的意愿和行动中。因此,从最初的吸引到深入的有意识的修行,有一个进程,这反映了我们个人成长的旅程和道路的结构化方法。

因此,再次反思我们现在可能处于旅程的哪个阶段,我们的最初吸引或动机可能有各种不同的动机。对于一些人来说,可能是对内在平和的渴望或对生活苦难的理解,或应对朋友或家人的疾病或死亡,或也许是我们自己即将到来的死亡。或者它可能是对禅修和正念练习的好奇。因此,这种最初的吸引由一种对超越我们当前理解或经验的东西的追求所驱动 — 无论是寻求从苦难中解脱、存在的答案、心理的健康,还是可能探索超越凡夫的体验。当我们对法教和修行方法更加熟悉时,我们的参与引导我们更深入地反思我们的目的,无论是对我们的生活还是对我们的修行,以及这对我们的行动的含义。在大乘佛法中,我们被鼓励培养菩提心,即为了众生而达到证悟的祈愿。然后,有了这一清晰的祈愿,我们就可以转向我们的行动,并使之与我们更广大的愿景相一致。

资粮与功德

资粮

好的,我们已经谈了一些关于修行之道的“什么”、“为什么”和“如何”。现在让我们稍微谈谈资粮和功德,这是本周的主题。那么什么是资粮?它指的是通过善行、符合佛法的德行行为和修行所产生的积极能量或业力潜能。累积资粮的行为包括布施(dana)、持戒(shila)和禅定(bhavana)等。资粮被视为我们精神进步和获得有利的来生的关键,并在传统佛教国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对内,它让我们的心处于快乐和美德之中;对外,它让我们获得长寿、健康、财富等良好境遇,以及我们所具有的性格和能力。所有这些都被视为源于我们过去累积的资粮,反之亦然,如果我们的境遇不那么好,那是因为过去的过失。我们过去累积的资粮和过失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结出果实,并且可能只在下一世或来世中显现。《巴利三藏》中的佛经里说,人们在死亡时不能带走任何东西,除了他们累积的资粮和过失,而资粮和过失也将影响他们的未来。

当宗萨钦哲仁波切在2024年在温哥华教授这篇祈愿文时,他讲述了一次他在泰国给僧侣布施的故事,这是一种非常传统的累积资粮的方式。所以我想为那些不太熟悉佛教国家传统文化的人提供更多的背景。也许与普遍的观念相反,累积资粮既可以由出家人也可以由在家人完成。僧侣和在家人都可以通过正念、禅修、诵经和其他仪式来累积资粮。对于在家人来说,布施是最常见的累积资粮的方式,因为僧侣通常不允许自己烹饪,所以给他们提供食物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做法。出家人的修行则是成为一个良好的资粮田,通过传法给那些布施者 — 施主来累积资粮。通过这种方式,累积资粮创造了在家人和出家僧团之间的共生关系,僧团有义务让在家人能够接触到他们,以便他们能够累积资粮。

布施

布施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完成。一些在家人提供食物,其他人提供袈裟和用品,还有人资助仪式、建造寺庙,或者说服亲戚出家成为僧侣。年轻人通常会临时出家成为僧侣,因为他们相信这不仅会为他们自己带来资粮的果实,也会为支持他们出家的父母带来资粮。在中国、泰国和印度,将土地或首次收获献给寺庙曾经是一种常见的做法。在整个佛教历史上,人们如此专注于累积资粮和布施,以至于在一些社会中,人们甚至会将自己和家人献给佛教寺庙,例如在古代缅甸的蒲甘王朝。同样,还有一位公元前一世纪的斯里兰卡国王马哈库利·马哈提萨的故事,他伪装成一个农民,开始在稻田里工作以谋生,以便通过向佛教僧侣布施米来获得资粮。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死后也可以积累资粮。例如,在古老的泰国传统中,人们认为将尸体奉献给野生动物以供食用是一种积累功德的行为。同样,佛陀在他过去的生命中所做的许多累积资粮的行为,例如在《本生经》中,也是众所周知的。

资粮的培养是由个人和利他的祈愿所驱动的。作为初学者,我们可能更多地以改善自己的境遇为动机来累积资粮,例如,为了确保更好的来生或经历较少的苦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我们培养更广大的祈愿时,尤其是在大乘佛法的传统中,我们累积资粮的重点就会更多地侧重于为了众生而使我们的证悟取得进步。因此,我们善行背后的意愿也在演变,反映出我们对他人福祉的承诺在加深。

回到登山的例子,我会说累积资粮是一个特别的佛教观念,在西方没有直接的类比。但也许我们可以将其视为从攀登中获得的积极能量或认可。我们可以将其视为资产或甚至是资本。通过怀着良好的意愿进行攀登,尊重自然或途中的其他人,攀登者累积了来自社区的善意和尊重,这就像一种资粮。这支持了攀登者未来的努力,就像佛教徒累积有利于精神进步的良好条件一样。虽然“资产”这个词通常暗示物质事物,但它也可以包括善意、声誉、网络和信任等。我们可以将“资本”理解为不仅仅是金融资本,还包括社会资本和情感资本 — 就好像为我们未来的善行的累积资本。

功德

最后,功德与影响有关。在佛教中,功德被理解为我们的行动、修行和道路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 无论是对我们自己还是对他人。它可以包括由善行产生的即时利益和幸福,以及更长远的,朝向证悟的修行所累积的心灵修持上的功德。这与我们日常意愿的观念密切相关,我们被邀请深思每个行动将对他人和我们自己产生的功德。我们的目标是促进和谐、减少苦难和有助于精神发展的结果。这种利益所有众生的意愿尤其是大乘佛法道路的标志。

回到登山的例子,功德将包括通过旅程本身获得的利益 — 从旅程中获得的力量、韧性和个人成长。然后还有我们通过到达顶峰而获得的任何功德,特别是如果我们是为了慈善事业而攀登的话。

因此,功德是我们道路的基础,是任何重大精神旅程的基础。它为我们有效地修行佛法和最终实现证悟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而功德则是表现形式。带着利益他人的意愿来行事,是我们佛教道路的自然表现。而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循环的关系。我们通过善行产生功德,这带来利益,进一步支持我们创造更多功德行为。因此,在这样的背景或语境下,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偈颂。

第47 – 48偈

一般祈愿的功德

对于祈愿文的这一部分,释论中的结构大纲有两个部分。首先是一般祈愿的功德,也就是这前两个偈颂。

[注意:如果您没有祈愿文的副本,您可以从祈愿主页下载一份]

3. 《普贤行愿品》的功德

3.1. 得到广大的福报: 

[47] 若以十方无边刹
众宝庄严供如来
复以人天最胜乐
刹尘数劫常奉献

[48] 若有闻此回向王
随顺胜解大菩提
暂一于此能生信
获胜福德过于彼

这是一个甚深的陈述。我们认为,诵读这篇祈愿文的功德远大于无限的物质供养。即使只是听到它,或者只有一次诵读这篇祈愿文的意愿,渴求大乘佛法之道,渴求佛陀和菩萨的品质 — 这都会带来广大殊胜的福德。仁波切强调,“你永远不应该认为这只是一种诗意的表达。事实上,由于人类语言的局限性,我会说这是一种轻描淡写。做出这样的祈愿的功德是如此广大,以至于我们狭小的心灵根本无法容纳。”是的,我们可以理解它的意思是这种祈愿是强大的,或者甚至可以说,它通过宣称佛菩萨们拥有伟大的力量来满足我们的愿望和祈愿,从而激励年轻的菩萨。宗萨钦哲仁波切说,这可能不是最好的意愿,但仍然是好的。

这个祈愿的内容是非凡的

但仁波切认为,最好的意愿是来自于理解这一祈愿的内容是非凡的。这篇《普贤行愿品》是基于最宏大的见地和最宏大的动机 — 菩提心的不思议性和广大性。这个祈愿的非凡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实际上是菩提心的两个不同面向,胜义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

(1) 菩提心的非凡的祈愿:首先,我们不是仅仅为了世俗的改变,只是为了改善自己在世间的境遇。我们渴望的是菩提心,这是一种非凡的祈愿。正如仁波切常说的,我们都在渴望得到某些东西。因此,这种修行会逐渐让我们把精神、情感以及身体的精力转向法道,转向我们自己的转变。哪怕仅仅是利益他人而不仅仅是利益自己的祈愿 — 即使这一点与我们凡夫世俗的看待事物的方式大相径庭。即便小乘也有对更好转世的祈愿,我认为许多人一开始只是希望自己能有个好的结果。我们将在今后几周中进一步讨论这个问题,但大乘佛法之所以为 “大乘 “或宏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是为了所有有情众生。

(2) 空性的非凡的见地:这个祈愿的内容非凡的第二种方式,是因为见地,也就是胜义菩提心,这是不可思议的。所以,我们下周会讲到礼拜。例如,因为这种空性见地,我们可以同时向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所有佛菩萨礼拜,从而使我们的行为利益无限倍增。同样,当我们在《华严经》中谈论善财童子的旅程时,他可以在弥勒菩萨身体的一个毛孔中看到无量的佛土。而在每一片无量佛土中,他看到了无数的佛菩萨、无数的弟子和无数的随从。因此,只是为了强调,空性并不是虚无或虚空—相反,它是充实的、广大的、不可思议的。正如仁波切所说,这是可以理解为“在一朵莲花中,有无数的莲花,而在每一朵莲花中,都有无量无边和不可思议的佛菩萨和菩萨”。

因为空性,一切皆有可能

在大乘佛法和中观中,有一句话说,“因为空性,一切皆有可能”。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同时向三时的所有佛陀礼拜并无限地增倍我们的功德。正如仁波切去年在菩提伽耶所教导的,“对于那些能够理解《华严经》中所阐述的[不可思议的无二]见地的人来说,他们不需要了解佛陀诞生于2500年前等这些细节。” 如果我们能够理解这个无二性,那么就像善财童子能够在一个瞬间看到他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所有活动一样,同样地,我们在这里所做的一切,无论是从早晨开始的修行,还是从白天一直到晚上的修行,都能在一个瞬间完成。因此,尽管我们谈到了时间和空间的阐述,但正如仁波切所说,“从胜义谛的意义上,并不存在过去、现在和未来。所以,祈愿是没有理由不能被实现或完成的。”  现在,如果我们真正能够理解这个祈愿的核心 — 空性和不思议性 — 如果我们能够超越我们对空间和时间的普通理解 — 我们就可以超越我们所有凡夫的供养的功德。

我还想对那些以前接受过这个祈愿的教导或阅读过其他注释的人说,我认为宗萨钦哲仁波切的教导与许多大乘佛法注释有很大不同的一点是,许多大乘佛法释论都遵循大乘佛法之道所属的因果之道,即我们通过善行来培养未来结果的因。但仁波切更多的是从金刚乘或大圆满的角度讲授果道。在果道中,我们已经从证悟的角度来看待 — 可以称之为“佛陀对实相的见地” — 因此有了这种宇宙观。在果道中,见地与修持一样,都是对未来证悟的果的祈愿。相反,它的出发点是坚信众生已经证悟,我们只需觉醒,以看到这一现实。

第47–48偈颂的总结

因此,只是简要总结这两个偈颂:即使是一刻真正的信念也比广大的物质供养更为伟大。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祈愿背后的意愿,我们对所有众生最终利益的衷心祝愿,触及了大乘佛法祈愿的核心。它与我们最深沉的无限慈悲和智慧相一致,并催化了我们内在及周围世界的深刻变化。当我们思考我们可能帮助或利益他人的各种方式时,我们明白佛法是最高的供养。因此,虽然传统佛教修持包括做许多种类的物质供养,象征着布施或出离,但法教强调最高的供养是佛法的供养。换句话说,培养智慧、慈悲和证悟祈愿的行为将带来最大功德。因为尽管物质供养帮助我们减少执着、表达虔敬并以实际方式帮助其他众生,像这样的祈愿直接转化我们的心,使其与成佛所必需的利他意愿相一致。

因此,让我们再次反思我们自己的祈愿。当我们诵读这篇祈愿文时,这不仅仅是诵读文字。我们在自己的心中培养着无尽的资粮田。这不仅加速了我们自己通向证悟的道路,而且在无数其他众生中播下了觉醒的种子。

第49偈

十三种利益详解:利益 1–3

现在我们来到第49偈。实际上,大纲中接下来的几个偈颂,从49到53,详细讨论了十三种利益。这个偈颂包含了其中的前三种利益。

3.2. 十三种利益详解(第49 – 53偈)

[49] 诸有发此贤行愿
(1) 彼能远离诸恶趣
(2) 彼亦远离诸恶友
(3) 彼速亲亲无量光

相信这篇祈愿文的力量

仁波切对这三种利益中的每一种都做了一些释论。有趣的是,当他在2016年在台湾进行法教时,他说:“如果你按照这篇祈愿文来发愿,它保证你将摒弃所有恶道。”在那次教学中,你可以说他在解释这篇祈愿文时采取了几乎是基于信仰的方法。他说,“我相信这一点。以至于有时我变得懒惰。但又说,这并不真的是懒惰。我真的相信,因为我已经祈祷过,我也听过《普贤行愿品》(Pranidhana-Raja),我会没事的。今生、来世和[在我]死之时,我都会没事的。我确信一些知识分子会说我只是在经历一些非常盲目的旅行。[即便]如此,我将比他们更平静地死去。相信这一点是佛陀的加持。”他还说,“如果你是大乘佛教的信徒,例如,你是峨眉山的常客,你也应该感到高兴。”峨眉山位于中国成都附近,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中最高的一座,传统上被认为是普贤菩萨的菩提道场。

因此,仁波切提出了一个对我们这些将佛教视为理性和世俗道路的人来说可能不熟悉的立场,即盲目的信仰甚至比理性的怀疑更有用。因为如果一个人一生只在理性怀疑中度过,他可能永远不会真正投入修行。因此,我们的理性实际上可能阻碍我们培养在道路上前进所需的功德。因此,是的,在进行分析和确立观点时,佛教高度鼓励怀疑。但当涉及到修行时,我们真的被鼓励全心全意地带着虔敬和信心投入我们的修行。实际开始我们的修行对我们更有用。对我们所有人来说,确立和完善我们的见地也将花费一段时间。这可能需要许多年。因此,用不完美的见地开始我们的修行,总比花很多年来完善我们的理性理解,却永远无法实践要好得多。

释论中还解释说,这第一种功德还说明了这篇祈愿文如何使人免于投生于恶道。因此,传统上,特别是在西藏,当有人去世时,做的第一件事之一就是诵读这篇《普贤行愿品》以防止他们投生投生于恶道。因此,这也是你可以为生命中已故的人做此修持。这是一个很好的祈愿文。

恶友的意思

这个偈颂的第二部分,第二种利益,讲述了摆脱有害的朋友。在这里,仁波切解释说,当我们谈论“坏朋友”时,这并不一定指那些通过带你去看电影或类似的活动来分散你注意力的人。而是指那些使你偏离对空性观点的兴趣和虔敬的人。使你对诸如一朵莲花中有25朵莲花,其中包含无数佛陀和菩萨这样的概念缺乏信心的人。换句话说,坏朋友是那些使你对修行佛法的兴趣、虔敬或意愿脱轨的人。之所以说他们是非善的,原因是他们没有这种宏大的祈愿。我们的祈愿是广大的,一旦你有了这种态度,你将自动地摒弃心胸狭窄或小心眼的恶友。

这偈的第三部分是关于阿弥陀佛。仁波切说,我们可以用许多不同的方式来思考阿弥陀佛。通常,例如,在热嘎·阿萨(Raga Asa)撰写的《阿弥陀佛极乐净土祈请文》(Sukhavati)中,我们说阿弥陀佛是红色的,他居住在西方。但实际上,如果你思考他的名字,“无量光佛”,这又一次在谈论这个祈祷文的核心,不可思议的本性。因此,仅仅通过记住他的名字、形象、颜色 — 通过这种祈愿,我们可以实现我们的愿望。因此,总结第49偈,不仅仅是关于避免伤害,而是关于转化。通过远离有害的联系和倾向,我们在有证悟意愿的所有佛陀的影响下,敞开我们的心,在这里由阿弥陀佛象征。阿弥陀佛的愿景不仅仅是一次视觉上的邂逅,它实际上代表了我们本俱佛性的觉醒,代表着我们在修行之道上的第一次经验,我们被其触动,用慈悲和智慧照亮我们的道路。

第50偈

十三种利益详解:利益 4 – 7

[50] (4) 善得应得 (5) 乐安养
(6) 今此⼈寿亦善来
经时不久彼当得
(7) 有如普贤所成就

第50偈包含了第四到第七种利益。第四种是获得利益的因素。第五种,在偈颂中没有明确提出,是拥有健康的身体。第六种是在这一生中拥有好运,这都是为了拥有好的条件,以便我们能更好地利益他人并进行我们的修行。第七种是我们将成为像普贤菩萨一样。

在这里,仁波切说,根据《普贤行愿品》,所有其他祈愿都被视为世俗祈愿。例如,即使在佛教中,也有许多祈求长寿的祈愿文,但这些被认为是世俗的或主观的。什么是长寿?一分钟可能很长。甚至长寿真的好吗?活上一千年或一万年对我们有益吗?同样,我们可能会祈求繁荣或成功,但这些都是非常世俗和主观的。正如仁波切所说,你仍然可以做这些发愿,它们没有什么错。但如果你忘记了证悟一切众生的胜义祈愿,单凭这些世俗祈愿是不会引领你走向任何地方的。它们不是菩提心。而我们作为佛教徒的目标是要摆脱轮回,而不仅仅是提高我们在世俗物质世界中的地位。

佛性作为我们祈愿的基础

仁波切还谈到,要让祈请产生作用,我们需要能够相信祈请是有某种依据或基础的。当我们说到完美的祈愿时,这表示着它必须产生或生成一个完美的结果。而菩提心的祈愿 — 祈愿众生证悟 — 在大乘佛法中被认为是唯一能产生圆满果报或结果的祈愿。 “愿我能远离无明,愿我能帮助众生远离无明” 的想法是值得的,因为它是可以实现的。远胜于长寿或财富。或者正如仁波切所说,“愿所有众生证悟,这是真的可以实现的”。而祈愿他们都成为佛教徒,那不一定是可以实现的,甚至不一定是好事。

那么,为什么我们说这个祈愿是有基础的呢?我们相信这个祈愿的理由是什么?我们之所以对菩提心有信心,是因为无明和烦恼不是我们的真实本性。在这里我们谈论的是佛性。在这篇祈愿文中,我们并没有花很多时间来讨论这个话题,但在其他大乘佛法经典中,如《大乘无上续论》(Uttaratantra-shastra),花了很多时间来建立对佛性的理解的依据。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这一点:

  • 信心和虔敬:首先是对佛陀和三宝的信心和虔敬,以及对上师的虔敬。因此,即使我们可能还没有完全理解佛性的法教,但只要有信心和虔敬,就已经对我们是有益的基础了。
  • 学习和思考:其次,我们可以学习大乘佛法经典,如“中观”(Madhyamaka)和《宝性论》(Uttaratantra),让我们对空性和佛性产生信心,并以此为基础。
  • 经验:第三,当我们开始修行时,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开始获得信心。我们开始意识到我们并不总是在生气或嫉妒。有时我们的觉知是清明的,我们的祈愿是正面的。因此我们意识到,我们的负面情绪和烦恼不是我们的真实本性。它们就类似于覆盖在窗户上的污垢一样,窗户本身是干净的。因此,通过我们的经验,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知道我们有一个干净的窗户。污垢不是窗户的一部分,因此窗户是可以被清洁的。现在,这就是让我们能够发愿的信心,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证悟,也是为了所有众生的证悟。

仁波切在这里再次谈到的另一个面向是无二。他说我们可能会想,“愿所有众生证悟。”但那可能感觉像是要耗费很多很多亿万年,甚至永远。我们所说的“所有”是什么意思?因此,他说,“让我们不要忘记大乘佛法的解释。”所以回到《华严经》和善财童子的旅程,当他遇到例如自在主童子时,这个八岁的男孩给他一堂关于数字的法教。正如仁波切所说,在经历了所有这些难以想象的数字之后,自在主童子问,“一的意义是什么?一、一百、一千、十万。没有任何区别。它们都是虚幻的。它们都是相对的,都是由习惯模式所归算出来的。”正如仁波切所说,“你真的需要了解这个要素。”因此,对于大乘学生来说,“愿众生觉醒或证悟”要比“愿世界和平”更容易做到。正如他所说,世界和平并不那么容易,但人人都能证悟,“这是非常可能的,容易的”。

只有佛陀和菩萨才能完全理解因果的运作

此外,考虑到唯一真实的、可靠的、坚实的祈愿是菩提心或证悟一切众生这一胜义上的祈愿,我们必须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即使在世俗世界中,我们可能希望为他人做好事,但实际上我们很难确定什么是好事。我们可能出于好意做某事,但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因此,作为一个例子,有一个著名的中国农夫的故事。在这里,我将给大家介绍艾伦·沃茨(Alan Watts)的版本:

从前,有一个中国农夫,他丢了一匹马。跑掉了。那天晚上,所有的邻居都过来说:“这太糟糕了”。他说:“也许是吧”。

第二天,这匹马回来了,还带来了七匹野马。所有的邻居都过来说:“哇,这太棒了,不是吗?”。他说:“也许是吧”。

第二天,他的儿子,正试图驯服其中一匹马,结果骑在马上时被摔下来了,并摔断了腿。那天晚上,所有的邻居都过来说:“这太糟糕了,不是吗?” 农夫说:“也许是吧”。

第二天,征兵官来到处找人参军,因为他的儿子的腿断了,而被拒绝参军。那天晚上,所有的邻居都过来说:“这不是很好吗?” 他说“也许是吧”。

因此,自然的整个过程是一个无比复杂的综合过程。真的很难说发生的任何事情是好是坏,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会有什么后果。你永远不知道什么将是好运或不幸。所以正如仁波切所说,我们应该始终遵循文殊菩萨或普贤菩萨的祈愿,承认只有他们才能充分理解因、缘、果的功能。

获得善行和“各种功德”

诵读这篇《普贤行愿品》的第四个功德是,祈愿的菩萨将获得各种善行。在这里,我们认为“善”行是指能帮助自他修持佛法的事物,以及所有能帮助我们走上证悟之道的事物。这包括遇到一个合格的上师,遇到对法教有虔敬和兴趣的善友。在金刚乘佛教中,这些传统上被称为十八暇满。例如,我们做前行修持时,会在一开始思惟自己如何拥有暇满人身。而人身的暇满是根据这十八暇满来考虑的。因此,在这里,善事是根据对我们学习和修行佛法有利的事物来定义的。

这也可以包括外在的事物,如健康和财富。如果我们没有适当的外在条件,学习和修行佛法可能会很困难。当然,我们仍然希望在这个世界上实现世俗利益,包括社会、政治等方面。但理想情况下,这种对外在世界世俗利益的祈愿的精神,是为自己和他人修行佛法、接触法教并修持创造条件。在这里,我们在修行之初,通常会比较相对地理解什么是行善,什么是创造功德,随着我们对空性的理解更加深入,我们将从凡夫的布施进展到达布施波罗蜜。我们将在下周关于前十二个偈颂的教学中,将更详细地看到这一点,届时我们将谈论祈愿修持的基础。特别是,随着我们逐渐深入这篇祈愿文的偈颂,我们将越来越多地探讨不可思议、空性和无二性。要真正理解空性和无二性并将其付诸实践,确实需要广大的福德。因此,我们将做的很多事情是为此建立和培养福德。

美好的生活

当仁波切评论第六个功德 — 美好的生活,他说:“为什么我们认为我们的生活是美好的?因为你有一个宏大的愿景。这里有一点划痕,那里有一点破损或凹陷 — 这些不再困扰你了。当你有一个宏大的愿景、宏大的观点、宏大的计划时 — 这里或那里的一点失败算不了什么。所以你睡得好。你生活得好。如果你考虑的事情非常有限,那么你有很多事情要担心。”正如他所说,我们都知道这会导致什么。“我们做了很多这种担心的事情,而且它不会结束。”因此,在总结第50个偈颂时,这个祈愿文把我们带回当下,承诺在这一世中它可以给我们带来安乐,培养菩萨的特质。这种即时的转化至关重要。当我们体现出慈悲、智慧和其他菩萨特质时,我们的生活也成为了他人希望和指引的灯塔。我们的快乐与所有众生的快乐日益交织在一起,展示了证悟不仅仅是一个遥远的目标,而是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祈愿和行动来培养的当下的现实。

第51偈

十三种利益详解:利益 8

[51] (8) 诸造极恶五无间
皆由无知增上力
愿彼称诵此贤行
速疾无余悉清净

在第51个偈颂中,我们来到13种利益中的第八种。传统上,这五种立即报应的行为 — 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或破和合僧 — 在佛教中被认为是最严重的恶行。但这里的偈颂说所有业障将被净化,包括这些。这通常被认为是极其困难的,只能通过应用无二智慧的对治才能完成。但在这里,我们说的是,仅仅通过诵读这篇祈愿文,就有可能实现。仁波切教导说:“这是因为业力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心理现象。正如佛陀所说,一切都是因缘,而在所有的因缘中,动机是最强大的。因此,发下一个宏大的祈愿可以立即操纵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业力。”因此,转化我们的心也是给予了我们转化业力的善巧方法。

因此,这个偈颂确实给我们带来了甚深的希望。无论我们过去的行为有多重,真诚的祈愿都能清净。这真正强调了意愿和祈愿的转化力量。因此,尽管我们的业力是由无数过去的行为形成的,但我们可以通过为自己和所有众生证悟的真诚祈愿来转化业力。这种净障不仅仅是抹去过去,而是一种深层次的转化,将我们的过去转化为让佛性绽放的肥沃土壤。

第52偈

十三种利益详解:利益 9 – 12

[52] (9) 智与形色诸相好

(10) 种姓容颜悉具有

(11) 诸魔外道无力能
(12) 普为三界所应供

智慧

第52偈颂包括第9到第12种利益。关于智慧,仁波切说,你可以把智慧理解为分辨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是应该采用的,什么是应该舍弃的,什么是佛法,什么是非佛法等等的能力。当然,大乘佛法中的智慧还包括认识人无我和法无我。换句话说,它指的是无二,我们可以理解为与二元对立的执着相矛盾的态度或思惟方式。但正如仁波切所说,我们也可以把它理解为“平常心和心理事件的耗尽,这不是一种完全空无的状态,而是光明或明晰。这是明晰与明光或明晰与空性的结合。”作为一个凡夫的修行者,仁波切说,实现这种智慧的最佳方法是祈愿。

通过诵读这篇祈愿文,最殊胜的成就之一确实是智慧,这也是我们获得利益其他众生的最殊胜的善巧方法或波罗蜜之一。正如我们所说,如果我们是二元对立的,如果我们没有智慧,我们可能会感到沮丧。我们可能会认为我们只能利益少数众生。即使我们只是想试图利益一两个有情众生,当事情不按计划进行,或者当人们不欣赏我们的努力时,我们可能会感到沮丧。作为年轻的菩萨,我们可能会感到疲惫和倦怠。因此,在这篇祈愿文中,菩萨的祈愿是只要有众生存在,就不断地祈愿,不断地修行,直到宇宙的极限。在温哥华的问答环节中,当回答有关失望的问题时,仁波切几次说,“对失望最好的对治是拥有无限的祈愿。”所以,这在很大程度上又是一种关于培养无二、不思议、浩瀚的智慧,我们将在今后几周再回到这个话题。正如仁波切所说,“在这个智慧的领域或范畴之间,利益一个生命或无穷无尽的众生是没有区别的。”因此,随着我们在未来几周更多地讨论,我们从专注于有限的目标转向一条修行之道,在这条修行之道中,我们旅程的每一刻都被注入了这一广大的祈愿。对于那些了解有限和无限游戏概念的人来说,这是关于将我们的生活视为一种无限的游戏,而不是具有有限目标的有限游戏。我们将在未来几周更多地讨论这个话题。

端严的容貌和其他世俗的利益

这个偈颂还谈到了拥有端严的容貌,更广义地说,展现不同身体、属性、种姓、家族、颜色和标志的善巧方法。这可能包括世俗的东西,例如名望、财富或人际关系等,这些确实也可以通过世俗的祈愿来实现。但在这种情况下,菩萨祈愿这些世俗的事物并非出于世俗的原因,而是因为他或她想要利益众生。菩萨使用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形状、不同的形式来更好地启发众生,接触他们,向他们传法。因此,我们再次祈愿改善自己世俗条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我们能更好地学习、修行、分享和传授佛法。我们祈愿类似端严的容貌这样的事物,只是为了利益他人。

当然,如何让自己保持诚实也是一个真正的挑战。现在,你们中的一些人可能已经关注了最近发生的FTX和山姆·班克曼-弗里德(Sam Bankman-Fried)的加密货币泡沫破裂事件,这与“有效利他主义”运动和“赚取是为了给予”的概念有关。有时人们可能会以这种方式思考自己的生活 — “让我现在培养财富和良好的条件,以便我将来能更好地给予他人。”但总是有一个真正的危险,我们可能会欺骗自己。仁波切经常引用密勒日巴的道歌,“我的宗教是不欺骗自己,不扰别人。”或者对于那些看过电影《奥本海默》的人,诺贝尔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说,“第一条原则就是你不能欺骗你自己,而你是最容易被骗的人。”因此,时刻保持正念。当我们对自己说,“哦,是的,我想要世俗的利益,这样我就能利益他人”时,检查一下你的动机。这真的是为了利益他人,还是你只是在欺骗自己?

第十二种利益,被三界供养,不仅仅是因为你拥有一些暂时的地位或权力或影响力,这些都将消逝。这是因为你已经成为菩提心、菩萨祈愿的活生生的化身。你的特质、你的仁慈、你的善行—无论你走到哪里,它们都会变得清晰可见、无处不在,因此你将受到众生的供养和尊重。

第53偈

十三种利益详解:利益 13

[53] (13) 速诣菩提树王下
到已安住为利生
降伏一切魔部众
成等正觉转法轮

随着第53个偈颂,我们到了最后一种利益。正如仁波切所说,这是最美妙的部分。菩萨前往菩提树,坐在树下,证得佛果,然后转动法轮。因此,请记住,我们在这里的胜义祈愿是菩提心。这是为了我们自己证悟,以便可以利益所有其他众生。这个偈颂强调,证悟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起点,一个永无止境的承诺的开始,致力于转动法轮,以及降服将我们和所有众生束缚于痛苦的力量。因此,在我们思惟这些偈颂时,始终记住我们的转化、我们的祈愿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利益,而是解锁无限潜能的关键,包括对慈悲、智慧和解脱众生的理解。

第54偈

3.3. 功德的总括

[54] 诸有于此贤行愿
受持开演读诵者
异熟唯佛能证知
得胜菩提勿疑惑

本周的最后一个偈颂,第54偈,简要总结了功德。在这里,仁波切说:“永远不要怀疑菩提道。”不要担心你可能连一个生命 — 朋友、或配偶、或孩子 — 都难以利益,然后又怀疑你如何能利益有情众生。不要担心,因为仅仅携带这本经文,只是翻阅一下,而不需要真正地太过专注,只是这样,功德就无穷无尽了。正如仁波切所说,不要怀疑这些文字,因为我们在谈论的是一种基于广大祈愿的心念。而这正是这部《普贤行愿品》的核心主题。

因此,这个偈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刻的保证。通过受持、传法、甚至读诵这个祈愿,我们使自己与佛菩萨所熟知和加持的修行之道保持一致。这不仅仅是一个鼓励,这是对祈愿力量的证明。当我们以信心为基础,以证悟众生的利他愿望为动力,以诸佛菩萨的智慧为启发,我们的修持证悟之道便成为必然。这种保证促使我们深入参与祈愿,坚信我们的努力会得到诸佛菩萨慈悲愿力的支持。因此,让这一保证激发我们对大乘佛法之道的投入,激励我们在所有念头、言语和行为中体现这些祈愿。

结束语

因此,在结束时,我再次邀请您将这篇祈愿文变成日常的修行,哪怕只是每天片刻。即使 — 正如祈愿文本身所建议的—你只是把它放在你的公文包或背包里。或许可以考虑写一些日记,反思这些偈颂是如何与你当前的经验和祈愿相契合的,并在接下来的几周中注意到任何转变或承诺的深化。在你的日常活动中真正培养大乘佛法的祈愿心态。找到在日常行动中实践这些偈颂的机会。挑战自己,以菩萨的见地或视角来看待各种情况。我如何将慈悲带入这次互动中?我的行为怎样才能反映出我对利益众生的最深切的祈愿?即使是简单的善举、面对恼怒时的片刻安忍,以及布施的姿态,都可以成为我们对菩萨戒的表达。记住,正是在看似凡夫的日常活动中,我们才能获得最大的精神成长。

因此,在本周结束之际,让我们继续理解这些祈愿偈颂不仅仅是个人对精神成长的期望。这是普世的仁爱之举。每次的念诵、每刻的反思,都不仅加强了我们自己通往证悟的道路,也为所有众生的觉醒做出了贡献。我们的修行之道是由我们之前无数菩萨的祈愿与修持铺就而成的,我们的每一步都会为所有后来者提供同样的支持。愿我们与这些法教的接触能激励我们以无限的慈悲、坚定的安忍和深邃的智慧,将每一个念头、言语和行动都奉献给所有众生的证悟。感谢您与我们共度本周的旅程,愿我们共同的祈愿功德能利益所有众生,引领我们一起到达完美觉醒的彼岸。因此,我祝愿大家有一个美好的一周,并希望下周再见。

[教学结束]


注:要阅读脚注,请点击上标数字

由Alex Li Trisoglio转录和编辑
中文翻译:YZ & Xin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