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Português 🇨🇳 简体字


祈愿:主页              大纲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第五周           第六周           第七周           第八周           第九周


Alex Li Trisoglio

祈愿:第六周 —内观

2024年4月20日
64 分钟

参考偈颂:《普贤行愿品》第28-35

视频 / 转录文字

中文翻译:Xinyi & YZ

第六周简介

欢迎

大家好,欢迎来到宗萨钦哲仁波切《普贤行愿品》开示的复习第六周。本周我们将讲解第 28 至 35 偈,它们共同构成了十六愿中的第十一个。这部分名为“愿以各种方法趣入善行”,指的是菩萨在初地及更高境界的见地、修行和事业。本周的标题是“内观”,指的是菩萨在见道即初地上直接体验到的无二。本周的画面是无量相互联结的诸佛与清净刹土,反映了初地菩萨不可思议的境界和无尽的愿景,愿跨越时空利益所有众生。

在此,在开始之前,让我们用片刻时间来调整我们的发心,并祈愿我们一起度过的这段时间可以利益所有众生。

[暂停]

本周的偈颂中有几个关键主题。

  • 清净观:第一个是我们已经谈过的,即清净观。仁波切说:“你需要想象,此刻在一粒微尘上,在一粒微尘的表面上,有与世界上所有微尘一样多的佛。”因此,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这种不可思议的景象不仅超出了我们目前对世界的认知,也与我们理解或看待佛的方式也大不相同。那么,我们如何理解这一点呢?我们也许可以想象在菩提伽耶的摩诃菩提寺等神圣的地方,向佛像顶礼和供养。但是,如果每粒微尘上都有无量诸佛,那么供养和礼赞诸佛意味着什么呢?我们将对此进行探讨,并补充仁波切对《普贤行愿品》的讲解,引用他关于佛性和《宝性论》的开示的摘录。
  • 二谛:本周的另一个关键主题是二谛。在这里,我们将以仁波切的例子介绍二谛,即梦见自己从二十六楼坠落。

好的,让我们来看一看偈颂。

11.发愿趣入“善行”的不同方法

11 a) 见到诸佛及其净土(第二十八至二十九偈)

[28] 一微尘中尘数刹 一一刹有难思佛
安住菩萨众会中 行菩提行当观⻅

[29] 如是无余一切方 一毛端许三世量
佛海及诸刹土海 劫海修行善趣入

所以,这是相当不可思议的。在每一粒微尘之上,都有与世界上所有微尘那么多的无量诸佛。而我看着他们,注视他们,并在无数劫中效仿他们。正如仁波切所说,这并不是说你未来将会看到,也不是说你发愿将来会看到,而是你要有信心,此时此地就在看着佛。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认为佛陀 2500 年前涅槃是错误的。认为文殊菩萨或观世音菩萨存在于世界的某个地方,如果我们修行、念诵祈祷文,那么有一天我们就能遇到他们,这种想法也是不对的。正如仁波切所说,这是一种错误的思维方式,一种错误的态度。认为只有一个佛,比如历史上的释迦牟尼佛,也是错误的。我们必须想一想,此刻在一粒微尘上,在一粒微尘的表面上,诸佛如同世界上的所有微尘一样多。且微尘上不仅有无量的佛,他们还被无数的菩萨圣众包围着。此刻,我将要看到他们,面见他们。

具备信心

因此,仁波切说我们需要具备信心,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与迷信相比,信心的意义是什么?我们还可以问,在金刚乘中,应该如何正确理解虔敬心?虔敬心绝对不像一个青少年的浪漫迷恋。这是世俗佛教徒(secular buddhist)对佛教,尤其是金刚乘佛教的一个关键误区。但这也是佛教徒,尤其是金刚乘佛教徒误解佛陀和上师,从而为他们自己的法道和修行制造障碍的要害。

因此,要获得这种信心,至少有两个重要步骤。

首先,我们需要建立信心的基础。在这里,我们可以回到前几周使用过的脏窗户的例子。我们有信心可以擦干净窗户,因为虽然窗户上有污垢,但污垢不是窗户的本质。当然,这也意味着我们目前对脏窗户的感知并非窗户的真实面目。我们尚不清净的感知看不到事物的本来面目。世俗谛的藏语 “kündzop” 有“障蔽”的含义,即污垢遮蔽了真理。我认为,在将这个词翻译为“世俗谛”(或“相对真理”)时,这一点被忽略了。因此,首先,我们要为信心打下基础,即明白它是合理的,而不是盲目地信仰。

其次,我们得接受的是,谈论干净窗户有多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换句话说,我们无法真正谈论无量佛菩萨的景象、无二觉知、心性,甚至证悟本身。教法告诉我们,所有这些都超越了思想和语言,超越了概念。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必须找到谈论它的方法,以便教导并启发学生。所以要一根指向月亮的手指。当然,我们还要知道这根手指不是月亮。举一个已成为流行文化的例子,李小龙在 1973 年著名电影《龙争虎斗》其中的一个场景说:

“它就像一根手指指向月亮,
若只看到手指,
决不能让你看到月亮的光华”

这个例子其实出自大乘佛经,包括《大佛顶首楞严经》:

佛告阿难,汝等尚以缘心听法,此法亦缘,非得法性。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岂唯亡指,亦复不识明之与暗。何以故?即以指体为月明性。

还有一个例子是在《入楞伽经》:

如愚见指月,观指不观月,计着名字者,不见我真实

因此,挑战在于,证悟的月亮超越了语言和概念,与实际的月亮不同,我们无法谈论证悟、描述它或展示它的图片。然而,我们知道目标是让自他所有众生证悟成佛,所以需要找到一种方式来谈论它并将其形象化,以便初学者受到启发,继续前行,同时也让他们知道正确的方向。我们需要一根手指,这样我们就可以指向月亮。所以我们谈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换句话说,空即是圆满,或者正如我们在本周的偈颂中看到的,无量诸佛的无限可能性。并不是说佛或本尊是我们看到这种圆满的唯一途径,而西藏图像显然只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将佛与本尊形象化的方式。首先,要接受我们凡夫人见到的和理解的都是迷乱的。然而,我们也要找到启发人心、令人向往的表现形式,即使表现形式并非其本质。这两者都很重要。

化身与报身

使第二十八、二十九这两个关乎面见佛陀的偈颂更具挑战性的是,我们现在谈论的是报身,而不仅仅是化身。所以,让我们花一点时间讨论一下。记得上周,我们讨论过第二十五偈,内容如下:

[25] 佛子所绕诸世尊 我常现前亲面对
尽未来劫无厌倦 皆为兴起广大供

释论在此指出,第二十五偈讲的是仍为凡夫的菩萨——即未达到初地的菩萨——他们如何看待无上诸佛化身和刹土。而第二十八偈讲的是圣者菩萨,即达到初地的菩萨,他们如何看待圆满报身和他们的刹土。尽管乍一看这两个偈颂听起来非常相似,但含义上的差异却很大。因此,这里再次引用第二十八偈:

[28] 一微尘中尘数刹 一一刹有难思佛
安住菩萨众会中 行菩提行当观⻅

佛教不同传承如何理解三身?

为了理解这种差异,让我们再多谈谈三身。在大乘佛教中,三身是完全证悟者或佛陀的三个方面或维度。

  • 法身(字面意思是“真身”):这是超越概念的现实本身的最终本质。它代表了证悟境界中究竟的或未化现的面向。法身通常被描述为超越形式和特征的佛果本质。
  • 报身(“受乐报佛”):这是佛陀以微妙形式显现给修行境界高的人一种形象,例如清净刹土的菩萨或净土中的众生,例如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报身体现了成佛的大乐,启发并指引修行者。
  • 化身(“应化身”):这是佛陀的化身,历史人物如乔达摩佛陀就是典型代表。化身代表佛陀为了众生利益而出现在世间,包括历史上的释迦牟尼佛和其他以各种形式出现来教导和指导众生的佛陀。

我想将这种观点与佛教的其他一些传统进行比较:

  • 小乘佛教:小乘通常不像大乘那样强调或真正谈论三身的概念。相反,小乘佛教的教义侧重于通过洞察现象的无常和无我本质来而入涅槃,结束轮回之苦。
  • 世俗佛教:同样,世俗佛教实际上根本不谈论三身。即使有谈论,则会用类比来解释世俗智慧和心理感悟。法身可以从人类经验和物理现实本质的基本原理来理解。报身是喜悦和安乐的主观体验。化身理解为智慧和慈悲以人的形象体现。

我还想简单谈谈大手印和大圆满的观点。诚然,这些教法的观点和道路完全超出了大乘佛教,但为了讲得完整,我想把它包括进去。这也是因为仁波切在不同场合以不同方式教导时使用了这些术语:

  • 法身:理解为心的究竟本性,它是空性、光明,不受概念的束缚。它是一切现象生灭之本基。法身不是一个需要去争取的独立的实体或状态,而是自心的本性。它当下就与我们同在且触手可及。
  • 报身:理解为佛陀证悟功德和事业的无功用之化现。它是法身所生起的智慧、慈悲和善巧方便的自然表现。报身并不局限于特定的天界或净土,而是存在于每时每刻的体验中,是觉知的光明示现。
  • 化身:在大手印和大圆满中,化身被理解为世间诸佛事业的多种显现。它是智慧和慈悲的表达,回应众生的所需所求。化身不仅限于历史上的佛陀或某个特定的化身,还包括所有证悟者自然而现之事业(自然业),包括那些证得自己真实本性的修行人。

从大手印和大圆满的角度来说,修行者可以在今生直接看到、体验或证得三身。大手印和大圆满的修行旨在直接证得心性,而心性与三身密不可分。

不同见地如何理解面见无数诸佛的祈愿?

回到第二十八和二十九偈,以及其中见到无量佛和净土的祈愿,根据不同的见地,我们会对此有何不同理解?

  • 大乘:在十方净土中看到无量诸佛,反映了大乘佛教的核心观点:究竟的空性(法身)、智慧和慈悲的动态体现(报身)以及证悟事业的善巧化现(化身)。在六道中开展佛的事业的愿望,与大乘菩萨行和利益一切众生慈悲事业的理念是一致的。
  • 上座部:这些偈颂可能更倾向于地被解释为比喻或愿望,而不是实际上在净土中面见诸佛。例如,它们可能被理解为虔敬心和启发性的表达,鼓励修行者追求善的品质、断除苦。虽然上座部佛教没有明确强调三身的概念,但这些偈颂可能仍被视为对心灵成长和解脱的祈愿。
  • 世俗佛教:这些偈颂可以被视为人类对和平、智慧和同情心的普世愿望的诗意表达。它们可以被视为人类的善和觉醒的反映,鼓励世俗背景下的道德生活和慈悲的行为。开展诸佛事业的祈愿,则可以理解为对个人成长和利益他人的决心,不带宗教色彩或形而上学的观念。
  • 大手印/大圆满:这些偈颂可以理解为指向心的本来清净和光明,在明空境界中自然面见净土中无量诸佛。它们可以被视为不造作觉性之自然流露。在此境界中,现象与心之明空密不可分。而此觉性中同样自然流露的,是在各个清净刹土中趣入佛行事业的祈愿,也可以理解为自然之大悲事业的表现。

菩萨何时能够直接看见报身?

关于菩萨直接感知报身的阶段,大乘释论在此说法有所不同。最常见的观点是,菩萨从八地开始能够感知报身。因为达到这个层次的菩萨不再退转,这个阶段被称为不动(Achala)。但在其他注释里,也有说法是从一地开始,菩萨就可以瞥见或部分感知报身,特别是在深度入定状态下或在圣者的加持下。然而,这些感知通常不像八地以后那样完整或连续。

正如我们刚才所说,大手印和大圆满对三身的理解不同。但在这些教法之外,一般的说法是,像我们这样的凡夫不可能感知报身。这让我们很难去谈论和理解这些偈颂。在此阶段,正如仁波切经常说的,我们能做的以及应该去做的就是发愿。正因如此,我们念诵《普贤行愿品》。

11 b) 听闻诸佛说法(第三十偈)

[30] 一语音支大海声 一切如来净音支
普随诸趣如意音 常得趣入于佛语

这里仁波切说,这个偈颂的意思是,我将听闻如海的教法及其如海一般的韵律,并以如海一般的决心趣入他们的话语。当这些如来转动法轮时,我不但会聆听、听到他们的话语,还会以智慧趣入这些教法。我不仅仅会趣入他们现在的教法,一刹那之间我也将趣入未来诸佛的教法。

11c ) 趣入转法轮(第三十一偈)

[31] 游于三世一切佛 法轮理趣恒常转
于诸所转无尽音 以觉慧力我趣入

仁波切在这里说,上一个偈颂(第三十偈)讲的是听闻佛陀的教法,而这一偈颂讲的是理解佛陀教法的意义,及其无漏的功德。因此,当我们谈到趣入佛陀教言的意义,尤其是初地以上的菩萨所理解的佛之所说义时,这在我们看来可能是不可思议和充满矛盾的。正如仁波切所说,当我们在初发心菩萨阶段时,即在我们到达初地之前,我们无法直接趣入佛陀的教言。这不仅是因为我们局限的观点和宗派主义的态度,我们也很容易在听到看似矛盾的教法时感到困惑。例如,佛陀有时会说“我曾经是一只猴子”,似乎在暗示在多次转世中延续的自我是真实存在的。而有时,他又教导说:“自我不存在。”换句话说,佛陀既教导究竟真理,也教导相对真理。正如仁波切所说,二谛和三身一样,我们不应将二谛理解为是分开的——但问题在于我们只有一张嘴,所以我们只能一次讨论一个层面。

初学者理解佛的身、语、意的实用方法

仁波切在 2024 年温哥华开示问答环节中还说到,我们这些初发心菩萨在试图理解大乘佛教观点时产生困惑、疑问的主要原因,就是理解二谛的困难。那么,我们如何才能理解不可思议之事?当然,我们可以继续发愿,比如[念诵]《普贤行愿品》,但仁波切也建议,我们可以通过非常基本和实际的方式去理解佛陀的身、语、意。他建议修行者可以做一些事情,例如:

  • 抄写经文:购买一本《金刚经》,然后手抄。
  • 志愿者:做至少 50 小时的志愿工作来利益他人,且尽量不要让别人知道你的名字。你不应该得到任何人的认可。这是习惯菩萨行的重要方法。
  • 捡垃圾:即便是像看到垃圾就捡起来这样简单的事情,即便你知道垃圾是捡不完[你也应该去做]。
  • 打扫道场:花至少 100 小时清洁一个供奉佛、法或僧的道场。例如寺庙或佛法中心。
  • 朝圣:前往菩提伽耶、灵鹫山、那烂陀大学等佛教圣地以及峨眉山、五台山等中国佛教圣地朝圣。

这些只是让我们开始理解佛陀不可思议的身、语、意的例子,即使它们此刻好像完全超出了我们的理解范围。

11 d)趣入一切偈(第三十二偈)

[32] 趣入未来一切劫 一刹那顷我趣入
所有三世诸劫量 依刹那分而趣入

我们在此发愿并承诺,此时此刻就要趣入如海一般的未来时代、未来劫​​。我们也承诺要在此时此刻进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所有劫。当你听到这个偈颂时,可能会认为这是某种不可思议的魔法或奇迹。但正如仁波切所说,如果我们深入思考,就能理解,时间——即我们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概念——只是我们以概念虚构出来的罢了。如果我们能这么做,那么消化这种教法也不是不可想象的了。当然,那是在究竟层面上。因为在相对层面上,正如仁波切教中观时所说,如果你向龙树菩萨、月称菩萨这样的伟大中观大师们要一杯水,他们会给你一杯水。他们不会说:“没有杯子,没有水”,等等。

仁波切讲述蒙古之行和马奶的故事

2023 年 10 月在菩提伽耶传授《普贤行愿品》时,仁波切讲述了几个月前他去蒙古旅行的故事。他说他最近去了蒙古,他们把他安置在一家酒店。早上他去吃早餐时,看到一排早餐菜肴。在这排菜肴中,他们还有独特的蒙古菜。仁波切说,他通常不太喜欢吃早餐,但蒙古菜包括了西藏的酥油茶,而他非常喜欢西藏的茶。所以有几天,他特意去吃早餐,喝酥油茶,即西藏的咸奶茶。喝茶时,他还吃蒙古面包,就像西藏的面包一样,他会在蒙古面包片之间放黄油和奶酪。

后来有一天,酒店里的年轻蒙古人对他说:“你一定很喜欢这种藏式食物,比如马奶和马黄油。”他说:“我个人不太喜欢马黄油和马奶。”仁波切说:“我一听到这句话,就整天都感到恶心。从第二天开始,我甚至都不敢把脸转向这个孩子。我意识到我有这种二元对立的执着或区别,喜欢牛奶和不喜欢马奶。也许对马奶的厌恶或反感可能是因为我从小甚至前世就养成的习惯。”同样,此时此刻,我们大多数人对时间、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有很强的执着。我们认为,如果时间——比如明天或未来——被取消了,那么对我们来说,这就像是喝马奶一样。

佛陀的身、语、意、功德和事业

所以这组从二十八到三十二的五个偈颂都是关于通过无二智慧或瑜珈现量的力量来与佛陀的殊胜功德和事业互动。这些不是我们可以直接理解的东西。话虽如此,二十八和二十九偈是关于佛陀的身体。第三十偈是关于佛陀的言语,第三十一偈是关于佛陀的思想,第三十二偈是关于佛陀的功德和事业。这些是佛陀的五个需要在法道上实现的关键面向。这也是趋近不可思议的空性和清净观的另一种方式。正如我们在金刚乘中所说:

  • 清净身:即视一切现象皆为无二本尊。与此对应的是在每一粒原子上观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诸佛菩萨。
  • 清净语:这意味着将所有声音观为无二心咒。在大乘佛教中,正如仁波切所说,这就像理解并受持这些看似互相矛盾的教义。
  • 清净意:即视一切念头为无二智慧。这就像仁波切所举的超越牛奶与马奶等一切分别,或超越过去、现在、未来的概念的例子。

11e)一念间见诸佛(第三十三偈前半)

11f)趣入诸佛事业(第三十三偈后半)

这里其实有两个标题,一个是前两句,一个是后两句,一个是“一念间见诸佛”,也就是第三十三偈的前两句,一个是“趣入诸佛事业”,也就是第三、四句。

[33ab] 一刹那顷我观⻅ 游于三世人师子
[33cd] 恒于彼等所行境 幻解脱力能趣入

可思量的佛陀显现

在这里,仁波切谈到了讲述佛陀无限显现的故事的重要性。换句话说,讲述一些我们普通人可以理解的故事。我们渴望见到一切诸佛并进入他们的行列,但对于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来说,当我们想到佛陀时,我们只能从普通人的角度来思量:2500 年前住在摩揭陀国的那位佛陀,他手持乞食钵,坐着时做出触摸大地的手印,平静地、具正知正念地游走四方,手持乞食钵乞食。

仁波切讲过一部他记不住名字的经,讲的是佛陀与弥勒菩萨谈论文殊菩萨的故事。佛陀请弥勒菩萨看看文殊菩萨是如何走路的。他对弥勒菩萨说,文殊菩萨走路的方式——他如何抬起双脚,然后又将它们放回地面——只有拥有不可思议功德的人才能理解。因此,如果我们想下这一点,就会发现佛陀自己的行为或事业确实难以想象,凡夫人不可思量,真的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关于佛陀的行为或事业,唯一能进入我们头脑的方面或版本是佛陀从兜率天降下、在蓝毗尼诞生、在奈良河畔苦行和忏悔等传统故事。只有这么一点东西能进入我们非常狭窄的概念头脑。因此,在此《普贤行愿品》中,我们做出承诺或祈愿,通过了解一切皆为幻相的力量,我们将看到一切如来的证悟事业和行为的本来面目, 或者确实对此产生信心。

佛陀为利益众生的示现

回到清洁脏窗户的例子,我们知道佛性本来清净,毫无染污。我们可以说它就像一扇被灰尘覆盖的干净窗户,或者像一尊金佛像,被包裹在我们的情绪、障碍和污垢做成的模具中。佛知道所有这些情绪和污垢都是暂时的。但为了利益众生——换句话说,帮助他们拆除这个模具,或清洁窗户上的污垢——尽管佛从未离开过本初的觉悟,但他们却示现得好像离开过一样。换句话说,他们的示现好似轮回众生,比如释迦牟尼佛。因此我们化身佛以及他们的化现,就像他们为了我们的利益而上演的一场表演一般。这里我引用了仁波切 2003-2004 年在多尔多涅关于《宝性论》的开示。

但同时,佛的化现也不能太普通,因为那样还有什么意义呢?他们必须有些特别,也许是蓝色的,或者有六条手臂之类的。甚至历史上的释迦牟尼佛据说有个三十二相和八十种好。所以是的,法相与舌头等普通事物有关,但佛陀的舌头也不同寻常,它略微超出了正常的范围。佛的舌头可以覆盖他的整个脸。像这样的东西略微超乎寻常。因此,这条法道是困难的。但正如仁波切所说,困难不是因为道路本身,而是因为走在道路上的人。这就是为什么法道必须符合走在道路上的人的需求。同时,它不应该与目标相违背或相反。所以,这就是它困难的原因。也正因如此,圣者会根据不同众生的愿望和需求,以不同的方式显现。他们知道如何做到这一点。因此,才有了化身的显现或展示。

佛陀知道人们需要什么、想要什么,这就是为什么他被称为“世间解”(藏语为“jigten khyenpa”)。这是佛陀最重要的品质之一。《随念三宝经》说,佛陀不仅知道人们需要什么、想要什么,而且他还会把这两样东西都给人们。如果他只告诉人们他们需要听到的话,那么没人会听。如果他只告诉人们他们想听到的话,那就没有意义了。他会变得像喜剧演员或艺人一样毫无用处。

演出一直进行,直到轮回结束

我们说的是化身的表演。真正的表演是什么?佛陀转世为兔子、猴子、小鸟等等,直到最后转世为天神。那时,他的梵语名字是 Shvetaketu(白幢天子),意思是“白色尖端”或“白色标记”。他的头发上镶着一颗白色尖端的宝石或类似的东西。正如仁波切所说,弥勒菩萨非常清楚这一点,因为这位菩萨摘下了自己的王冠,交给了弥勒菩萨,说:“我要去人间,离开天界了。我将以六颗獠牙的灰色大象的形象进入摩耶夫人的子宫。”然后在九个月零九天后,他出生在蓝毗尼花园,在各种导师的指导下学习写作、阅读和战争等艺术学问。别忘了,这一切都是一场表演。他欣赏宫廷名媛和王后,好奇地想要离开宫殿。他看到死亡和衰老,问他的车夫:“这些是什么?”回来后,他心情沮丧。他沉思。然后逃离宫殿,寻求开悟。他进行了六年的苦行,随之意识到这是不对的,便停止了苦行。他遇到了牧牛女苏迦塔和卖草人,接受了草等供品,来到菩提树下,于夜间打败了魔罗,在黎明获得了开悟,然后不愿说法。

这真是太神奇了。这都是表演。表演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众生的利益。佛陀给予我们想要的和需要的。他的每一个动作、表演的每个方面都有其目的。例如,当他不愿说法时,那会怎样?这使得如梵天和因陀罗这样的众生从天界下来,请求他说法。这样一来,他们积累了功德。正如仁波切所说,这是令人惊奇的慈悲。于是佛陀转了三次法轮,最后,在拘尸那迦,在两棵庄严的娑罗树落下的红花下,他进入涅槃。表演就是如此开展的,持续不断,直到轮回结束为止。

11 g) 成就及往生净土 (第三十四偈)

[34] 一板尘中能引发 所有三世庄严土
如是无余一切方 趣入庄严诸佛土

这些偈颂可能大多感觉非常相似,而且对于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说,它们确实都难以企及,因为我们只能消化上座部教法的化身佛的故事,正如我们刚才所说的那样。为了说明菩萨祈愿的次第,我们现在来对比一些可能感觉相似的偈颂。第三个偈颂是:

[3] 于一尘中尘数佛 各住菩萨众会中
无尽法界亦复然 我信诸佛皆充满

大家可能还记得,这个偈颂的位置是在准备七支供时的部分,当时我们的发愿是观想诸佛充满法界。上周,我们读到了第二十五个偈颂,这是写给行愿道上的菩萨的。这些菩萨仍然是凡夫,祈愿获得初地果位。这时我们的发愿是:

[25] 佛子所绕诸世尊 我常现前亲面对
尽未来劫无厌倦 皆为兴起广大供

接下来是本周初的第二十八偈。现在我们已经证得初地,并且正在逐步证得各个果位。我们只有在八地才能直接见到报身。所以在此,我们发愿通过我们在初地获得的神通力,以面见并趣入佛土:

[28] 一微尘中尘数刹 一一刹有难思佛
安住菩萨众会中 行菩提行当观⻅

在这里,这个偈颂中的发愿性质又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发愿以初地菩萨的视野,即以见道境界来面见诸佛,并发愿真正开展佛行事业。然后,在第三十四偈中,我们以八地菩萨的境界来见报身:

[34] 一板尘中能引发 所有三世庄严土
如是无余一切方 趣入庄严诸佛土

这一切对我们来说可能都是不可思议的。但我想指出的是这里有一个次第。也许我们能说的是,正如仁波切所言,我们应该发愿,对自己能以菩萨所见的方式看待佛陀和他们的境界具备信心。

11h ) 往诣如来面前(第三十五偈)

[35] 所有未来世间灯 次等成佛转法轮
示现涅槃究竟寂 诸世尊前我往诣

在这里,正如仁波切所说,我们渴望直接以化现的形式进入过去、现在和未来诸佛的境界,尤其是趣入未来诸佛发菩提心时、他们发起证悟大愿时的境界或刹土。我们祈祷,当他们这样做时,我们能够礼敬、顶礼和供养。同样,当他们在三大阿僧祇劫中积资净障之时,当然,当他们最终成佛、转法轮、入涅槃之时,我们也会直接在那里,去顶礼和供养。

二谛

从 26 层高楼坠落的噩梦

在此,我想谈谈仁波切对二谛的一些评论,包括他2024 年在温哥华的开示,且以从建筑物上坠落为例。正如他所说,“这很重要”。如果你做了从 26 层楼上坠落的噩梦,那么就有坠落开始的整个过程,接着是坠落的持续时间或中期,然后是坠落的结束,可能是摔断臀部或其他地方。在此期间,你会感到害怕、恐慌等所有这些情绪。这些经历是无法否认的。在坠落的这段时间里,即从坠落开始直到落地这一期间,我们可以谈论业力、恶业、善业、及因果等。

但实际上,你只是躺在床上睡觉。你并没有坠落。所以事实上坠落没有开始,没有中间,也没有结束。所以正如仁波切所说,你能看到没有坠落的现实或究竟真理,和坠落的幻觉或相对真理,二者可以同时发生吗?这就是为什么问佛教徒一切都是自由意志还是宿命这个问题是困难的。因为如果你相信自由意志,那么你基本上就是在说梦中的坠落不是梦。同样,如果你相信宿命,那也是一回事。所以他说这有点困难,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这种逻辑。但简短的回答是,在佛教中,业力既不是自由意志,也不是宿命。有时可能会出现自由意志的表象,而有时它可能看起来已经固定了。

究竟上你并没有坠落,但相对而言你经历了坠落

从 26 层坠落的梦境的类比说明了我们如何构建理论。因此,这里有两个层面,究竟的和相对的。从究竟的角度来看,你没有坠落,但相对而言,你在坠落。这两者——究竟的和相对的——并不是对立的,好像一个在东方,一个在西方。它们是一体。但你也不能说它们是一体,因为即使你实际上没有坠落,你看起来也在坠落。你的经历就是你在坠落。

仁波切说:“我对道家教义一无所知,但当我读到《道德经》开篇的一些句子时,你能感觉到二谛与“名可无名”这样的诗句非常相似。也就是说,你几乎是在谈论究竟层面,但随后又出现了所有这些名字,就像是相对层面的。回到我们之前谈到的鸟瞰图——这个鸟瞰图是什么?记住,我们现在正在做一场噩梦,梦见自己正在坠落。我们祈祷,当我们坠落时,至少知道我们在做梦。因为当你知道这一点时,你就可以以鸟瞰的视角看待整个坠落过程——坠落的开始、中间和结束。

这有什么作用呢?正如仁波切所说,它有很多作用。如果你从楼上坠落,而你知道你其实只是在做梦,那么你可能会想利用这个梦境体验。也许你在坠落时会想透过别人公寓的窗户往里看,因为你知道在现实中你不会摔断身体。所以,这种究竟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结合——换句话说,即使你经历了坠落,你也知道自己并没有真正坠落——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理解无二,即我们发愿的关键———菩提心。

避免虚无主义和永恒主义的极端

回到梦境,你从 26 楼坠落。假设你从朋友居住的 20 楼坠落,而你的朋友可能正在阳台上吸烟。此时,如果你大喊求救,说:“救命,我要坠楼了!”这有点像对世俗生活没有厌离心。你否认这只是一个梦境的究竟真理。这很容易理解。但如果你的朋友问你:“嘿,你在做什么?”你说:“什么也发生,我没有真的在坠楼。你也应该试试!”这也是没有出离心,因为现在你否认了梦境的相对体验。当你否认相对真理或究竟真理时,你就没有对世俗生活产生厌离心或出离心。对于佛教徒来说,不走极端是一件大事。如果你否认相对真理,他们会说你变成了虚无主义者。如果你否认究竟真理,他们会说你变成了永恒主义者。

因此,当我们说“愿我永远拥有出离心”时,是的,当然,我们应该对地毯、金戒指等东西具有出离心。但也要对价值观具备出离心和厌离心——比如自由主义价值观,法西斯主义价值观,所有价值观。正如仁波切所说,“我告诉你,这比放弃地毯要困难得多”。因为你的价值观就是你的性格,而性格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我们身份的很大一部分就是我们的价值观。所以愿我永远能够放弃我的身份和价值观。

继续以做梦为例

因此,究竟上没有人在坠落,但相对而言,有坠落的感知,因此就有恐惧。而因为有恐惧,就有摆脱恐惧的祈愿。在某种程度上,你可以说,摆脱恐惧的愿望是祈愿的种子。尽管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种恐惧是没有根据的,因为实际上,这只是一种幻觉。但尽管如此,如果有人在做噩梦,你去他们的梦里告诉他们“你知道吗,你只是在做梦”,这对他们没有任何好处。因为除非这个人准备好倾听和思考你所说的话,否则这对他们没有任何好处。所以有时,顺着他们梦中的故事也很好。同样,月称菩萨在《入中论》中有一句著名的话,他说,除非一个人准备好直接听闻空性的教法,否则我们不应该试图直接给予他们空性的教授。我们应该教他们循序渐进的道路。我们应该顺着他们梦中的故事。

因为这是一部大乘经典,所以我们也在谈论帮助其他人从梦中醒来。这让事情变得有点复杂。因为我们可能会说,好吧,如果这是我的梦,那是他们的梦,而佛陀自己也说他无法直接消除你的苦,你必须自己去做。那么,消除每个人的梦境这样的想法是什么?你怎么能承担起唤醒他人的责任呢?这让事情变得有点复杂。所以我们总是会谈论这两个层面,相对真理的和究竟真理,有时合一,有时分开,这总是很有挑战性的。正如仁波切所说,我们的许多问题都源自于此。假设一下,你可能会说佛教徒甚至不喜欢这些问题。有一部佛经列出了佛陀从未真正回答过的十四个问题。虽然实际上,他的不回答就是答案,但许多人实际上误解为没有答案。但那个不回答就是答案。例如,其中一个问题是“一切是何时开始的?”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因为“开始”的问题暗示着最初的起源。然后你谈论的是究竟真理,“最开始”,真实的东西。佛教徒不喜欢这样。还记得那个从楼上掉下来的人吗?坠落的开始就是这样。它实际上从未真正发生过。坠落没有开始。我们可以谈论坠落的开始,只是因为我们看到了下面的地面而已。

究竟上苦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但相对上我们可以证悟

在教导《宝性论》时,仁波切说,是的,究竟上苦和无明无始亦无终。但是,相对层面上及从个人角度而言,确实存在证悟和烦恼的终结。尽管从相对层面上及从个人角度来说,我们可以说没有证悟和烦恼的的开始。你可能会问:“这怎么可能?”仁波切说:“相对真理就是这样。它完全不合理。不要分析太多,否则它会崩解。”当我们纯粹从佛性的角度来谈论时,就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没有所谓所有众生将有一天会清除窗户上的所有污垢,也就是说轮回的结束。没有这样的事。在究竟真理中,没有众生,因为一切都已经证悟。没有所谓最终的结束,因为那样我们又在谈论究竟真理。然而,一旦我们谈论无明,我们就会谈论法道,也就是相对真理。就个人而言,修行者可以擦窗户,也可以体验到相对的结束,但这只是相对的。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有可能从噩梦中醒来。事实就是这样。

仁波切在这里说:“目前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理解。”基本上,我们有因果逻辑——即相对真理的普通理性逻辑。然后我们有超越因果的佛性的逻辑。但要同时思考或谈论这两者是很困难的。因为一方面,我们谈论的是窗户玻璃本身,它是早于任何污垢和洁净。但另一方面,我们谈论的是覆盖在窗户上的污垢。一旦我们开始谈论污垢,我们就可以谈论清洁污垢,以及清洁污垢的结果——洁净污垢的干净窗户。但如果没有污垢,谈论一扇干净的窗户是没有意义的,即使我们可能从我们的角度来看窗户是干净的。正如仁波切所说,从窗户的角度来说,污垢和没有污垢没有区别,因为污垢根本不是窗户的一部分。窗户玻璃是早于任何污垢和洁净的。从窗户的角度来说,这一切都与脏或干净无关。它始终只是纯粹的玻璃。

佛性

佛果是离系果,而非新造的状态

所以,让我们回到在当下即刻面见诸佛,不需等到未来的信心上来。我们再次将开悟或成佛称为“离系果”(藏语:dreldré)。这基本上意味着干净的窗户玻璃已经在污垢下面了。它目前被污垢覆盖。我们清除污垢以露出本来的干净玻璃,但我们并不是在重新创造一个以前不存在的干净窗户。干净的窗户是消除污垢的结果。同样,我们的佛性已经存在。它只是暂时被情绪、障碍和污垢所覆盖,所以我们看不到它。它没有显现。它对我们不起作用。但它仍然存在。仁波切说:“大乘佛教徒对此有很好的词汇,例如“本初清净”(藏语:kadak),或者你可以说“本来已被灭除”,但我们现在不能使用这些词汇,因为我们谈的是大乘佛教的教法。”而且像“本初清净”这样的词语也会引起很多误解。所以“离系果”这样的词语其实是很好的,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遵循大乘法说道的人来说。

众生的本性本来清净,所以我们称之为“佛性”。尽频婆果管情绪看似显而易见、顽固,似乎几乎是我们的第二天性,但它们实际上从来都不是第二天性。它们就像云朵。它们是偶然的。它们不是你。这一点非常重要。在佛教中,我们总是认为情绪和烦恼都是暂时的。我们可能正在看着一片灰色的云朵天空,我们可能称之为“多云的天空”,但它实际上并不是多云的天空。云朵永远不是天空。

佛陀的功德已经具足,但我们却没有体验到它

同样,《宝性论》也描述了四个悖论,其中第三个悖论是,尽管佛陀的所有品质——例如十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尽管众生已经具足这些功德,不增不减,没有改变,但我们却看不到它们。例如,我们看不到自己或其他众生头顶上有顶髻(ushnisha)。同样,八十种好之一就是佛陀的嘴唇像频婆果一样红。频婆果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水果。这些品质一直存在,但我们看不到它们。因此,他空见的大师们会说,这些成熟的结果,如三十二相和八十种好,从一开始就存在,佛陀甚至一根头发都无法产生。但自空见的大师们会说,它们需要去培养,而我们通过发愿来培养它们。例如,佛陀还是菩萨时,他祈祷并发愿。同样,当我们升起虔敬心、进行祈愿和具有清净观时,我们就会开始看到这些品质。我们开始看到现实的本来面目(实真如)。去除障垢是我们修行的目标。因此,我们称结果为离系果。当然,这似乎意味着那里有你需要消除的东西,但实际上它从一开始就不存在。窗户从来就不脏。

如果证悟超越语言和概念,为什么我们会说它是“好的”?

同样,我们也有这样的疑问:如果佛性超越一切语言、概念和区别——包括好与坏、干净与肮脏的区别等等——为什么我们会说证悟是“好的”?为什么我们会说窗户是“干净的”?为什么功德比非功德更可取?仁波切在这里说:“其实不然。我敢这么说。”当然,在修行过程中,当我们谈论功德时,我们指的是吉祥的、没有痛苦的事物。所以我们更喜欢用“功德”这个词。但从究竟真理的角度来看,你不能说佛性是好的还是坏的。但当我们谈论在修行过程中培养品质时,我想我们必须说佛性是“好的”,而不是说它是“坏的”。因为谁想要一个“坏”的结果呢?

事实上,我们可以说它是“好的”,因为坏的可以去除,好的不能去除,这就是为什么它被称为佛性。同样,我们可以说佛性是“清净的”,但这种超越性的清净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清净,而是超越了清净和不清净的概念。我们佛性的作用之一就是我们对苦感到厌离。所以我们可以说,因为有佛性,我们才有这种渴望,我们有这种对平和、安乐和证悟的祈愿。因此,尽管实际上没有清净或不清净,但以我们目前的觉知和经验,我们更喜欢清净而非不清净。同样,仁波切说,当我们与凡夫交谈时,有教法将毗卢遮那佛的形象描述为“一片如海一般的雪山”。他是一个非常大的佛。不知何故,在普通人的心目中,大比小更受欣赏。但当然,佛陀没有偏好。大与小没有极端。但当普通人谈论这些事情时,我们喜欢用最好的,而不是最坏的方式来思考和描述佛。所以当我们用大与小来思考时,也许大比小好。

当我们想到要清洁被灰尘覆盖的窗户玻璃时,我们可能会问,窗户玻璃是永恒的吗?这是个好问题。因为这里永恒的定义是无始、无中、无终。早于被弄脏和清洁过的窗户没有清洁和肮脏的开始、中间和结束。因此,无论我们称之为无常还是永恒,其实都无关紧要。但对于像我们这样的初学者来说,就像我们喜欢好,而不喜欢坏一样,我们似乎更喜欢永恒的结果,而不是无常的结果。因此,尽管佛超越了永恒和无常,但为了像我们这样的修行者,我们可以说佛性是永恒的。就像从楼上坠落的例子中的时间问题一样。

如果我们看到一片净土,怎么知道它是真实的还是我们心的投射?

这里有一个常见的问题。我们知道我们必须修持清净观。但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这一点呢?例如,视上师为佛,视众生为本尊,视地方为净土——这很难去观想。例如,如果我们看到一个我们知道是罪犯或骗子的人,我们怎么能认为他们是清净的呢?我们怎么能看出他们的佛性呢?如果我们看到一片净土,我们怎么知道这是真正的净土还是我们心的产物呢?仁波切在这里说,首先,你必须听到每个人都有佛性。你必须一遍又一遍地听,思考,然后修持它。然后你就会变得勇敢,你会获得慈心。你将不再有自卑或优越感,以及我们讨论过的所有其他东西。现在回到问题的最后一部分,如何知道它不是投射?如何知道什么是真实的?仁波切在这里说,如果你知道这是你的投射,那已经是真实的了。目前我们能说的可能就是这些了。

化身无时无刻不在显现。当我们说化身显现不会耗尽时,你可能会认为它就像一条一直在流淌的河流,是某种连续不断的东西。但即使是“连续”这个词也不太准确,因为我们倾向于将其理解为很多事情一个接一个地持续下去,有点像一串串有许多珠子的念珠。相比之下,佛就在那里。至尊顶果钦哲仁波切举了水晶的例子,当你把它举到太阳下时,它会反射彩虹色的光。如果你把它藏起来一千年,就不会出现彩虹。但如果一千年后,你把它举到太阳下,那么突然间,所有的彩虹都又出现了。彩虹不会有任何错乱。它们已经在那里了。

结论

大乘见地将改变你的观点

在 2024 年温哥华的开示中,仁波切说,你们问这些问题真的很好。“实际上,这说明我答应对《普贤行愿品》做开示的整个目的达成了”,他说,“我很高兴它让你们真的感到困惑”。因为所有这些事情——开始、结束、创世纪、世界末日——所有这些都像谈论梦的开始一样随意,当时我刚从 26 楼摔下来。现在我慢慢地从 20 楼往下坠。就是这样。但我们也不能忽视我们的经历。痛苦很真实。这是一场噩梦。有出汗、尖叫、梦游,所有一切。噩梦、轮回,随便你怎么称呼它。

仁波切说,我希望你们在听完这些教诲后,能够意识到佛教,尤其是大乘佛教,对世界有着不同的看法。即使你只是从理性的角度去理解,那也是件好事。它真的会改变你的观点。即使这只会让你意识到你所指的一切都是模糊的。这时,他举起一朵红玫瑰说,即使只是说“玫瑰是红色的”,这句话的每个部分都是模糊的。“红色”、“玫瑰”,甚至“是”这个词——这真是个悲剧。所以,现在把这个应用到一切事物上,你所有的价值,你珍视的东西,所有你不喜欢的东西。但大乘佛教会说,好吧,你甚至不必把这个应用到一切事物上。那是在浪费你的时间。只要抓住问题的根源,“我”,即那个经历从26楼坠落到地面的东西。仁波切说,你能相信吗?这个“我”已经陪伴我62年了。我敢肯定,某处有一位伟大的菩萨正在嘲笑我。62?那不算什么。不如问那数十亿世之前的你,那时你是一只蜘蛛,一只虫子,当你说着一种完全不同的语言时,问它怎么样?

总结

在此,让我们再次回顾一下本周的主题,即祈愿从见道的菩萨的角度来看待佛的功德和事业。

  • 我们需要培养信心,相信窗户是可以清洗的:正如仁波切所说,我们需要培养信心,在此时此地看到无量诸佛。我们需要能够看到每粒微尘之上都有无数的佛陀和菩萨,这需要巨大的愿心。此外,我们需要具备信心和信任,相信证悟是可能的,而我们目前的感知尚未觉醒,正如我们在清洁脏窗户的例子中所看到的那样。如仁波切所说,我们需要有信心,相信窗户是可以清洗的。这是我们可以培养知识性理解的地方,然后逐渐将其扩展到经验中,最终将其实现。
  • 无二觉性超越了我们概念上的理解,但仍然可以体验到它:我们还需要接受这样的观念:佛性、觉悟和无二觉知的观点超越了我们概念上的理解。换句话说,我们可以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甚至可以说“空即是满”。但此时此刻,无限佛菩萨这样不可思议的见地并非我们真正可以有意义地谈论的。我们只能间接地指向它,就像用手指指向月亮一样。在这里​​,我们需要超越我们用一般逻辑,以及用思想和语言与世界交流的习惯。但尽管如此,这并不是完全超越我们的东西。我们可以体验到它。

所以,如果我们对见佛和理解二谛的含义感到有些困惑,那我们应该感到欢喜,因为这是仁波切的祈愿。这意味着我们平常混乱的习惯和与世界相处的方式开始瓦解。我们开始清洁我们的窗户。

两个禅宗故事

最后,请让我以禅宗的几个故事来结束,我认为这些故事概括了我们本周讨论的内容:

“是这样吗?”:村里有个美丽的女孩怀孕了。她父母怒不可遏,要求知道孩子的父亲是谁。起初,女孩拒绝承认,但最终,受惊的女孩指认了白隐,这位禅师曾因过着清净的生活而受到所有人的崇敬。当愤怒的父母质问白隐他们女儿的指控时,他只是回答道:“是这样吗?”孩子出生后,父母把孩子带到了白隐面前,而白隐现在被村子里的人视为贱民。他心甘情愿地接受了孩子,并非常细心地照顾孩子。一年后,女孩懊悔地承认,孩子真正的父亲是村里的一个年轻人,她曾试图保护他。父母去找白隐道歉,请求原谅。他们还来领回了孩子。白隐心甘情愿地交出了孩子,只是说:“是这样吗?”

“月亮是偷不走的”:禅师良宽在山脚下的小屋里过着最简朴的生活。一天晚上,一个小偷来到小屋,却发现里面什么也没有。良宽回来碰到了他。他告诉小偷:“你不远万里来看我,但你不应该空手而归。请把我的衣服当作礼物收下。”小偷很困惑,但他还是拿走了衣服,偷偷溜走了。良宽赤身裸体地坐着,看着月亮。“可怜的人啊、,”他沉思道,“我希望我能把这轮美丽的月亮送给他。”

在此,让我们花点时间来回向我们的功德。

[暂停]

谢谢,期待下周再见。

[教学结束]


注:要阅读脚注,请点击上标数字

由Alex Li Trisoglio转录和编辑
中文翻译:Xinyi & 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