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Português 🇨🇳 简体字


祈愿:主页              大纲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第五周           第六周           第七周           第八周           第九周


Alex Li Trisoglio

祈愿:第七周 – 广大

2024年4月27日
60 分钟

参考偈颂:《普贤行愿品》第36-46

视频 / 转录文字

中文翻译:Xinyi & YZ

第七周简介

广大

大家好,欢迎来到宗萨钦哲仁波切关于《普贤行愿品》第七周的开示。本周我们将学习第 36 至 46 偈,也就讲完了此祈请文核心的 16 个祈愿。本周的主题是“广大”。也许我们可以从以下问题开始:超出一般人局限的经验,思虑广大、发大愿意味着什么? 

在大乘佛教中,“广大”不仅指巨大的规模或范围,还指超越一般限制、拥抱无限可能性的广阔心态。这种广大不只是指大数字或大概念。它是指扩展我们的心智,以涵盖现实本身的无限可能性。正如我们本周将看到的,境界高的地上菩萨体现了这种不可思议的发心。随着他们在法道上的进步,这些祈愿变得越来越深刻而广无边际。

在本周的偈颂中,我们现在要以这些地上菩萨趋近证悟佛果的方式发愿。对于我们这些刚刚踏上法道的初学菩萨来说,他们如海的功德、事业和发心似乎广大无比,几乎令人难以想象。例如,我们可能甚至连帮助最亲密的朋友和家人都很难,而这些菩萨却发愿使无数的刹土变得清净,解脱各界无数众生。因此,我们将他们的见地、发心和事业描述为广大或不可思议的,因为它们挑战了我们对可能性的设限,扩展了我们对空间、时间和能力的一般性理解。

放下狭隘的观念

本周的图像象征着我们的心胸和思想的扩展,将整个宇宙中的所有生命都包括在慈悲和利他事业的广阔视野中。通过思考和祈愿这种广大,我们开始放下局限性的观念,接受更全面、互相连结的人生观。这种扩展不仅是哲学上的,也是非常实用的,帮助我们培养有效帮助所有众生所必需的见地和品质。

在我们今天一起探讨这些偈颂时,我鼓励你们对它的广大保持开放的心。让我们挑战自己的认知,发掘佛性的无限潜力。也许可以把今天的课程视为一次深入[探索]广大的旅程。每一个偈颂都成为一次邀请,让我们拓展自己的理解和慈悲心。在此,让我们花点时间来调整发心。

[暂停]

上周,当我们谈到初地菩萨如何证得不二空性的见解时,我们已经进入了不可思议的境界中了。本周,我们将进一步深入探讨初地以上的菩萨的见地和发心。谈论不二空性总是充满挑战。用伟大的西藏大师吉美林巴的话来说,“我们一说话,就全是矛盾。我们一起心动念,就全是迷乱。” 但我们只能以语言沟通,所以,尽管明白语言如此有限,我们还是得使用它。我们知道,我们需要培养功德和智慧才能有所进步。所以仁波切的言下之意是正确的。祈愿是我们能够做到的,也是我们应该做到的。在此,让我们开始讨论十六祈愿中的第十二个。 

12. 如来九种力之愿(第36至37偈

[36] (1)普遍速疾神境力
(2)普⻔趣入法乘力
(3)普遍修行功德力
(4)普能遍满大慈力
 
[37](5) 普遍贤善福德力
(6)无有滞碍大智力
(7)般若(8)方便,(9)静虑力
(10)大菩提力皆引发

这两首偈颂讲的是初地以上的菩萨的九种力。他们修持并运用这九种力来实现第十种力,即证悟本身。这些力量指的是不会受到任何障碍(尤其是烦恼)影响或削弱的能力或品质。释论中说,这些偈颂描述的是七地及以上的菩萨。顺便提一下,大乘佛教的其他教义中也有类似的十力。例如,如来十力(藏语:tob chu)、佛的十力(藏语:wang chu)和菩萨的十力(藏语:jangchup sempé tob)。但这里的十力与其他几个的十力都不同。

仁波切在这里评论道,尽管佛菩萨的这些品质似乎超出我们的理解范围,但是为了我们自己[积累]福报,也关乎未来,我们仍应该去谈论它。在我们修行的路上,反复听闻这些教法是很好的。因为,只要听到这些品质,我们就会更趋近它们。但谈论它们很难。仁波切举了一个例子,对我们来说,如果一个人的眼睛长在脚底而不是脸上,那我们就很难去谈论这个人看到了什么。也许用推理逻辑可以模糊地谈论它,但真的说不出太多。我们不知道在他们眼中的事物会是什么样子。事实就是这样。当然,远不止这些,但这只是一个例子。那么,让我们简要地介绍一下这十种力。 

(1) 速疾周遍神通力

第一个力量是“速疾周遍神通力”,在另一种翻译中,它被译为“具有圆满的速度的神通力”。这就像是显现奇迹的力量。由于菩萨已经了解世俗谛和胜义谛,并且了知数字、大小、目的地等的空性,所以他们可以显现奇迹,例如在一刹那间跨越很长的距离,将一刹那扩大为一个劫,或将一个劫缩短为一刹那,等等。对于还没有了解无二空性的人来说,所有这些能力都只会显得很神奇而已。 

上周我们已经谈过化身和报身。在本周的偈颂中,我们将讨论地上菩萨的发心方式,这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大乘佛教中菩萨如何看待和体验世界。因此,我将在此引用仁波切关于月称菩萨《入中论》的开示。 

说到十地,前七地被称为不清净七地,后三地被称为清净地,即菩萨道的阶段。后三地是非常特殊的阶段,从我们这样的凡夫观点来看,我们无法区分这样的菩萨和佛陀。从八地开始,菩萨不再从化身处接受教法,只从报身处接受教法。上周我们谈到了如何将证悟视为消除[无明]的结果,就像擦去脏窗户上的污垢一样。因此,在大乘佛教中,我们在道上的进步可以由我们去除这些污秽和障碍的进展来衡量,换句话说,就是擦去窗户上污垢的进展。

但是,污垢是什么呢?我们在第三周已经讨论了烦恼和障碍,现在我们将进一步讨论中观如何解释、理解烦恼。你可能认为谈论菩萨的烦恼与当前的关注点有些脱节,但菩萨和我们的烦恼并无不同。是的,你可以从象征性的角度理解这些烦恼,但我鼓励你这样理解:这是我们每个人为了清洁自己的窗户的必须工作。这帮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理解上周谈到的仁波切所举的噩梦中从26楼坠落的例子。

两种主要的烦恼:执着于现象真实存在与执相

在中观派中,我们区分两种主要的烦恼:

  • (1) 执着于现象真实存在(藏语:བདེན་འཛིན,dendzin):这指的是我们凡夫在轮回中将事物执取为实有。仁波切举了梦见一杯咖啡的例子。如果在梦中有人问你是否在喝咖啡,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在做梦,你会说:“是的,我在喝咖啡。”如果他们问你是否确定,你会说:“是的,我非常确定。”如果他们问你的咖啡是否让你满意,你会说:“是的。”那么,当你醒来时,有人问你喝的咖啡是否真的存在,你会说:“不,那只是一场梦。那不是一杯真实存在的咖啡。”因此,在这个例子中,执着于梦中的咖啡是真实或真实存在的即为 Dendzin,而证悟者则不再认为或把梦中的咖啡当作是真实的。
  • (2) 执着于特征(即执相,藏语:མཚན་འཛིན,tsendzin):只要我们体验一个客体和一个主体,就会对特征产生执着。有一个物体在那里,我们可以描述它,说它是什么样的。我们可以谈论它的特征。这是一种比第一个执着于现象真实存在的烦恼更细微的障碍,因为即使从梦中醒来的人仍然可以说出梦中咖啡的特征。也许他们能记得梦中咖啡的颜色和味道,或者用什么杯子盛咖啡,甚至咖啡店里的其他人,或者墙上的图画等等。为简单起见,我们可以说第一个烦恼,即相信事物真实存在(dendzin),是轮回之因。当菩萨证得初地时,他们克服了第一种烦恼,放下了这种概念。但他们仍然有第二种烦恼,即执着于特征(tsendzin)。如果他们看着一张桌子或一把椅子,他们看到它的如幻本质。他们就会知道它不是真实存在的。但当他们谈论它时,他们仍然会认为蓝色是蓝色,黄色是黄色等等。他们仍然感知或执着这种二元分别,即我们所说的世俗谛,也是他们眼中的相对真理。

猴子骑大象的魔术

仁波切举了一个经典的例子来说明这两种烦恼。对于地上的菩萨来说,这就像魔术师表演魔术。例如,创造一个猴子骑大象的幻象。无明众生不知道这是一个魔术,所以他们可能会想,“好奇怪的景象,居然有一只猴子骑着大象。”这是第一个烦恼,即执着于现象是真实存在的(dendzin),因为这些无明众生认为猴子和大象是真的存在的。由于这种无明,他们在轮回中流转。正如仁波切所说,“当他们看到魔术表演时,他们会笑,他们会哭。他们花钱去看表演。他们上瘾了,沉迷其中,且他们受苦。” 

魔术师自己也看到了猴子骑着大象。当然,他必须能够看到它们,否则他就无法正确地表演魔术了,比如可能会犯大象放在猴子上这样的错误。但不同之处在于,他知道这只是魔术。所以他没有执着于真实存在(dendzin)的烦恼。魔术没有吸引他,他也不会花钱去看表演。这就是第一种和第二种烦恼(dendzin 和 tsendzin)的区别。这里的重点是,对于圣者而言,大象和猴子只是相对真理。但对于看着大象和猴子的凡夫来说,它们是真正的相对真理。事实上,大多数普通人都不知道这两个真理,所以他们根本不会区分究竟真理和相对真理。对他们而言,大象和猴子就是现实。这就像反乌托邦电影《黑客帝国》中的大多数人一样,大多数普通人根本不会怀疑他们对世界的体验。事实上,许多人都十分执着于自己的主观经验和观念。我们可以非常真诚地说,这些经验和观念根本就不能,或不应该被质疑。不幸的是,当前的社会和政治状况对这一点也没什么帮助。然而,如果我们不能接受自己的一些经验可能是错误的,或是混乱的,那么想要在菩萨道上取得进步会非常困难。 

有第三种烦恼,称为所知障:

  • (3) 所知障(藏语:གཉིས་སྣང,nyinang):到了地上菩萨,也就是本周偈颂中我们谈论的见地和发愿者,是八地到十地的菩萨。他们已经完全感受不到凡夫的感知和表象了。所以,只有八地菩萨才能直接感受和接受报身佛的教法。当他们达到八地的时候,他们会毫不费力地采取行动利益众生。但是他们仍然有一个非常细微的烦恼,即做“所知障”(藏语为 nyinang),这是一种非常细微的二元分别。

佛陀利益众生,没有任何动机、意图或偏心

最后,当菩萨达到十地,即证得菩提前的最后阶段时,他们甚至不再有帮助他人的意图。没有意图,没有概念,因此绝对没有努力。这些菩萨通过他们过去发愿所积累的力量来利益众生。最后,佛身为一个完全证悟的人,没有任何这些烦恼。他们不执着于现象是真实存在的(dendzin),他们不执着于特征(tsendzin),甚至没有所知的障碍(nyinang)。佛没有概念。对于佛陀来说,心不再连续。由此可能会引发许多新的问题。例如,如果佛陀没有概念,也没有利益众生的意图,他们如何能够利益众生? 

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但是仁波切在讲授《宝性论》时,举了一个例子。佛陀就像太阳一样,放射出佛法的阳光,那些有幸被佛陀调伏的人,将会像莲花一样开放,获得如同大丰收般的利益。但是其他众生则会像夜来香一样被刺激——夜来香是一种喜阴且只在夜间开花的植物1。三身就像太阳和它的光芒。太阳无时无刻不在照耀着一切。同样,佛陀也没有任何动机、意图或偏见。如果我们能够听到佛陀的开示,或感受到佛陀的加持,那并不是因为他们选择教导我们,或加持我们而非其他众生。这是因为我们有福德,是我们能够接受或感受到这些开示与加持。因此,我们再次回到了积累福德的重要性。它让我们能够听到和理解佛陀的开示,并得到他们的加持。就像尘土之下本自洁净的窗户一样,只要我们有足够的福德,佛陀的开示和加持早已在那里等着我们。因此,我们再次回到祈愿的力量和重要性。 

(2) 普门遍入大乘力

十力中的第二种力叫做“普门遍入大乘力“,也可以译为“拥有一切门之大乘力”。拥有此力不仅能进入我们普遍接受的三乘,还能进入佛陀根据不同众生的倾向而教导的所有无尽教法。仁波切在这里说,例如,目前我们作为理性的人或逻辑的追随者,也许可以接受用逻辑和理性来解释事物。但是,当我们听到佛土和极乐世界等净土的概念时——这些概念超出了科学的范畴,无法用逻辑和理性来解释——那么我们可能无法真正接受。我们可能会认为这些只是相对的或不了义的教法。同样,有些人可以接受缘起、空性等教法。但是谈到因果报应和转世时,他们的心就无法接受这些。他们会认为这些概念是过时的、宗教化的或不合理的。 

佛教与科学/理性并不冲突

虽然仁波切并没有直说,但他的开示是对世俗佛教的直接挑战。世俗佛教拒绝佛教所有所谓的宗教方面。这是一个大话题,我认为要承认佛教与科学或理性之间没有任何冲突,这非常重要。尽管世俗主义者可能会这么说,但这里并没有科学与宗教之间的战争。然而,仁波切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正如吉美林巴所说,当谈到非二元时,“我们一说话,就全是矛盾。我们一动念,就全是迷乱”。我们甚至不必离开科学领域,就能发现我们普通的世俗思维方式是不完整的,我们的理解充其量只能是一张地图,而不是领土。 

当然,科学本身也在不断进步。十六十七世纪的伽利略时代或十七十八世纪的牛顿时代(他们也许是当时最伟大的科学家)的真理,如今已不全然是真理或完整的。而当涉及到法道,以及超越我执和二执的目标时,即使是最基本的公案,如“一只手拍掌的声音是什么?”,也未能符合普通理性。但它们并不是宗教。它们并不要求你相信任何事情,而是帮助你挑战、解开和拆解观念的工具。《普贤行愿品》 中描述的广阔视野也是如此,它采用的是极繁主义,而非极简主义的方法来挑战我们的一般理性,但它也是一种挑战。因此,本着挑战和突破我们一般理性的精神,我想稍微谈一下“令人震撼’的概念。 

令人震撼

有时我们可能会说某件事“震撼到了我们”。我们用这个表达来描述一种令人印象深刻、惊讶或压倒性的体验,这种体验挑战或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或理解。我们常指的是某件非常特别、令人惊讶或启发人心的事情,它促使我们重新思考我们的假设,或以全新的眼光看待某事。我们可能会在闲聊中这样说,以表达对某个发现、经历或信息的兴奋或惊讶。但这个词实际上在谈论佛教道路时也非常适用。 

因为在佛教中,精神之路可以被认为是一次深刻而变革性的“震撼心灵”之旅。这个比喻准确描述了我们通过佛教修行去寻求的,深刻、彻底的感知和理解上的转变。在佛教中,心灵震撼可以看作是一种变革性的体验,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现实的本质,最终帮助我们追求解脱。它意味着将我们从导致痛苦的习惯性思维模式、感知和情绪反应中解脱出来。

例如,佛教认为,人类的很多痛苦都源于妄想,比如相信永恒的自我、不变的实体以及将感官体验当作究竟真理。在佛教中,体验令人震撼的时刻需要深刻的领悟,从而打破这些妄想,一窥现象的真正本质,即无常、无我和空无实有。这种领悟可能是突然而深刻的,破坏我们根深蒂固的信念,改变我们与世界的关系。佛教传统提供了多种方法来获得深刻的领悟或令人震惊的体验,从禅宗中的简单而直接的方法,到《华严经》和我们看到的 《普贤行愿品》 等经典中的广大无边的图景。这些方法迎合不同的性情和倾向,强调简单和直接,或强调广阔、复杂和丰富。 

极简主义与极繁主义

极简主义方法在禅宗或禅宗佛教等传统中尤为突出,在大手印和大圆满中也同样如此,它们剥离复杂性,专注于心灵和现实的本质。例如,在禅修中,目标是通过直接、通常是严酷的方式来打破概念思维,从而获得顿悟。禅宗公案旨在耗尽理性思维,迫使修行者放弃惯常的思维方式。其目的是激发对自我和现实真实本质的直接认识,达到顿悟。还有一些技巧,例如直接指出心的本性,这需要极少的话语和概念。老师可能会使用突然的命令、肢体动作甚至沉默来让学生摆脱概念思维,直接地当下意识到自己的真实本性。而且,禅宗还具有一种简单、自然和平凡的整体风格。禅宗强调在平凡中看到不平凡,鼓励修行者在简单的日常活动和自然中体验证悟。这种方法旨在揭开精神之路的神秘面纱,让它变得更贴近我们,更直接的,并融入到每一次呼吸和行动中。

相比之下,我们可以将《华严经》和普贤菩萨的《普贤行愿品》视为极繁主义方法的例子。这些教义以其对现实和菩萨之旅的宏大宇宙观为特征。它们通常具有高度复杂甚至不可思议的图像和概念,以扩展我们的心,超越其普通极限。在《华严经》等经文中,宇宙被描绘成一个无限相互依存的复杂世界。宇宙中有无数个境界,每个境界都有佛,以适合所有众生的方式来教导佛法。这种描绘有助于打破我们对现实的有限认知,并鼓励我们以广阔的、相互连结的方式看待所有现象。同样,这些经文在广泛的实践和祈愿方面也是极繁主义的。例如,我们在这里发誓要向所有佛陀提供无尽的供养,每当佛陀出现时,我们都会一直在场,并引导所有众生走向证悟。这些修行和誓言旨在培养无比宽广的胸怀,体现菩萨的大慈大悲之理想。它还鼓励我们观想佛陀、净土和广大众生。这种修心方式不仅能增强我们的专注力和虔敬心,还能拓展我们对可能性的感知,突破我们的想象力和感知的界限。 

这两种方法,即极简主义和极繁主义,都旨在超越我们对自我和世界的有限二元观念,尽管方法截然不同。极繁主义利用其广大和复杂来拓展我们的思维,而极简主义方法则剥去所有多余的东西,揭示出现实的赤裸裸、光明的本质。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为修行者提供通往同一究竟真理的不同途径,并根据修行者的不同需求和能力量身定制。最终,无论我们是通过《华严经》和《普贤行愿品》的广阔或鼓舞人心的愿景,还是通过禅宗中与现实的直接对抗,这两种方法都会让我们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转变,挑战我们的传统观点,鼓励我们深刻地重新评估什么是真正真实和重要的。

金刚乘之道融合了极繁主义和极简主义

虽然这不是我们今天的主题,但我想花点时间来讲下金刚乘的修行方式,以及它如何融合了极简主义和极繁主义,成为佛教中一条特别全面和细致入微的修行道路。金刚乘修行旨在利用人类的全部经验——情感、感知和理性思维——来实现证悟的目标。金刚乘以其极繁主义而闻名,其中包括复杂的观想,包括详细的曼荼罗、复杂的本尊形象和仪式中的先后顺序。在这些修行中,我们将自己视为形象清净的本尊,让我们打开对身份和现实的认知,打破我们对自我和世界的一般看法。 

但金刚乘也具有极简主义的基本元素。在观想本尊的修行中,在曼荼罗中构建出本尊的详细观想之后,有一个消融的阶段,所有观想形式都消融回空性,这也许是简约主义最深刻的表达。空性的禅修涉及直接思考所有现象缺乏固有的存在,以从执着和二元对立的认知中得到深刻的解脱。在金刚乘的顶峰,我们有大圆满和大手印,它们强调直接证悟心的真实本性。这些修行剥离所有概念和经验,以安住于简单、不造作的状态,通常被称为自然心或平常心。 

因此,金刚乘非常一体化,将极繁主义富有想象和广阔性的方式,与极简主义中直接了当的方法结合起来。这种结合使修行人能够同时参与有相的方面——即复杂的修持和观想——以及无相的方面——即空性和心性的禅修——以此来利用自身经验中各个面向,快速成佛。金刚乘的这种双管齐下,特别适合那些寻求既深入又直接的法道的修行者。它提供了转化、超越我们普通经验的工具,同时也提供关于现实究竟本质的直接、深刻的教导。这使得金刚乘成为精神成长和证悟的独特而强大的法道。 

因此,对于你们这些金刚乘修行者来说,我希望你们能够发现 《普贤行愿品》 如何优雅地结合了极繁和极简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而不可思议的世界观,同时,它也始终回到空性、无二和直指心性的基础。希望通过听闻、思惟和修持这些偈颂,我们也能体验到心灵的震撼。现在让我们回到十力的话题。

(3) 智行普修功德力

第三种力是“智行普修功德力”,或“具足一切功德之行力”。佛经对此有广泛的解释,仁波切说这是指在上楼、下楼、吃饭和做每一种活动时,如何培养菩萨的态度。有这种力量,能哪怕是最微小的活动或动作都能转化为具有一切福德和利益的行为。有一篇释论说,《“Sutra of Perfectly Pure Object of Conduct》[注:抱歉,译者不知此处佛经中文名] 中说:“菩萨即使身处黑暗的屋中,也不能减少菩萨对一切众生的自然觉知。应当生起这种菩提心。同样,我们身、语、意的无限事业都应转化为利益众生的行为。”所以,正如我们上周谈到的清净观一样,我们或许可以将这种力量称为清净行。 

(4) 威神普覆大慈力

第四个是“威神普覆大慈力”,也译为“大慈之力”。这种慈悲力应该遍及每个人、所有众生、一切事物——不仅仅是那些受苦和憔悴的众生,也包括那些富裕的、有权势的人等等。释论中举了这种慈悲力遍及十方所有世间领域的事例,就像菩萨可以化作一朵云,通过对热地狱众生的慈悲力量,使雨水落下,从而给他们带来安乐。 

(5) 遍净庄严胜福力

第四个力结束便讲完了第三十六偈,现在我们来看第三十七偈。第五个力是“遍净庄严胜福力”,或“具足善的功德力”。这个功德力让我们能够胜过世间的天神或天界众生,例如梵天、因陀罗等。他们的功德和菩萨比较,哪怕连菩萨的一个毛孔也不及,而菩萨的功德之所以能够胜过这些世间的天神的力量,是因为菩萨的功德伴随着不二的见地。 

(6) 无著无依智慧力

第六个力是“无著无依智慧力”,又译为“无碍智慧力”。所以这里讲的是无有阻碍或障碍的力量。这样,当我们努力修持一切方便方法利益其他众生时,在完成我们的事业时就不会有障碍。 

(7) 般若

第七力是“知识力”或“智慧力”。这是般若或般若智慧,指的是修行能够进入见地的力量,这种见地是直接而不落二边的甚深见地。 

(8) 方便

第八力是“方便力”或“方法力”。当方便力与这种甚深不二智慧相结合时,我们不仅可以将善行转化为利益众生的道路,也可以将不善转化为利益众生的道路,最终使他们获得解脱。 

(9) 定力

第九种力是“三摩地力”,即能够进入不同种类的禅定的力量。对于圣者菩萨来说,他们禅定的每一个时刻都有其独特的品质或特点。例如,著名的《心经》[注:此处用唐国大德三藏法师沙门法成译本] 开篇就描述了佛陀如何进入特定的禅定。它说:“尔时世尊等入甚深明了三摩地法之异门。”经文继续说:“复于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观察照见五蕴体性。悉皆是空。时具寿舍利子。承佛威力。白圣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曰。若善男子善女人。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复当云何修学。”然后观世音菩萨的回答给了我们著名的《心经》的其余部分,包括著名的一句话:“色即是空。空亦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换句话说,正因为佛陀进入这个特定的三摩地,就催化、促使了观世音菩萨和舍利子进行这场对话。这就是三摩地的力量。 

(10) 菩提力

最后,第十力是“普能积集菩提力”。这是修持前九种力,将其转化为佛果或菩提之因的力量。通过这种力量能在心中迅速生起佛的不可思议功德。 

13. 得净所断智慧之愿(第 38 偈)

[38] 善能清净诸业力
普能损伏烦恼力
一切魔力令无力
善能圆满贤行力

在这里,仁波切说,还有另一种力量,也可以称为超越障碍的力量,有时也被称为“ziji”,即气度的力量或光彩照人的力量。菩萨不受二元的污染——不仅仅是时间和空间的二元,还包括各种二元,好/坏、道德/不道德等等——以及他们的身、语、意、动等各个方面都是如此。因此,菩萨根本不可能陷入伪装或虚伪。他们是真实的。你看到的就是真实的。这就真正击碎了虚伪的魔罗。这就是对这一祈愿的简要解释。

仁波切继续说道:“菩萨有真挚的坐姿、真挚的存在和真挚的状态。当你完全真实的时候,他人不会与你争辩。” 仁波切说:“也许一个非常糟糕的例子是,一个三岁的婴儿赤身裸体地四处走动。你会与他们争辩吗?你会说这是违法的吗?我们只能接受它。没什么好争论的。” 每个人都接受了它。所以,现在把这个乘以数十亿倍。菩萨就达到了这种完全真实的境界。所看即所得,就是这样,这赋予了他们超越障碍和暗蔽的力量。通过 《普贤行愿品》,人们可以获得这种力量,能够瞬间摧毁烦恼,包括那些来自八种极端的烦恼。 

四魔(The Four Maras)

此时,仁波切谈到了四魔,尤其是在 2023 年他在菩提伽耶讲授 《普贤行愿品》 时。这个主题实际上出现在第 38 偈的第三行,尽管它没有在所有翻译中都明确提到。例如,我刚刚读到的翻译将第三行翻译成[英文]“一切烦恼令无力”。但 84000 的翻译是“令一切魔力无力”。 

那么这些魔到底是什么呢?佛陀有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讲的是他在菩提树下证悟之前,魔罗或恶魔是如何攻击佛陀的。正如仁波切所说,这就是向初学者呈现的方式。壁画和图像中也展现了这些恶魔或魔的恐惧神情。但是,当我们在 《普贤行愿品》 的背景下谈论使魔无力时,我们指的不仅是在佛陀证悟之前攻击粗重或外在的魔,还指更微细的魔或恶魔。而在修持者修行之道上制造障碍的魔力有四种:

(1) 烦恼魔(Klesha-Mara):这是所有不善巧的情绪(如贪婪、仇恨和妄想)的化身,即魔或恶魔。它象征着我们沉溺于负面情绪的习惯模式。

(2) 死魔(Mrityu-Mara):这既象征着死亡本身,也象征着我们对各种变化和无常的恐惧。仁波切说,这个魔也指时间。所以我们可以说现在是十点半,很快就要到十一点了。从这个意义上讲,时间也是最坏的魔或恶魔之一。

(3) 蕴魔 (Skandha-Mara):蕴魔是整个有为存在的隐喻。它象征着我们对形式、感知和心理状态的执着,认为它们是真实的。根据佛教的说法,一旦事物以任何一种形式聚集在一起,它们肯定会在某个时候分崩离析或瓦解。因此,这特别指我们的身体、感受等五蕴,它们随时都可能分崩离析或瓦解。

(4) 天子魔 (Devaputra-Mara):从外在形式上看,这是欲界的天神,他在佛陀成道之夜试图阻止释迦牟尼获得解脱。它象征着我们对快乐、便利甚至平静等情绪状态的渴望。天子魔是这四魔中最厉害的。例如,你可能去修慈悲和怜悯,如果你感觉到怜悯和慈悲真的在你的心中升起,那也可能是天子魔的化身。基本上,天子魔指的是我们之前谈到的对相的执着。

菩萨之所以能够最终净化业力,使所有这些魔和烦恼变得无能为力,是因为他们的发心广而深。不仅是发心,他们的见解也很深刻。由于菩萨已明白不二的见地,他们能够逐渐净化并最终从根本上完全抛弃业力,包括最邪恶的障碍和负面情绪。这里仁波切举了一个煮鸡蛋的例子。在煮鸡蛋之前,我们是否要煮熟这个鸡蛋取决于我们自己。我们有决定权。但乍一看,似乎一旦鸡蛋已经煮了 99%,我们就不得不帮助它完全煮熟。我们不认为我们有能力逆转鸡蛋煮熟的过程。但凭借着广大发心和见地的力量,即使这种看似不可逆转的业力,也能被菩萨以广大发心和见地的力量所逆转或净化。

正如仁波切在前面的偈颂中对转生的评论一样,这是另一个直接面对和挑战我们一般逻辑的例子。因为在其他地方,他也用煮鸡蛋这个例子来说明佛教确实是一条基于因果的道路。也就是说,如果鸡蛋已经是熟了,我们就无法再把它煮熟。而在这里,他说的话似乎与此完全相反。所以再一次,我们看到悖论,回到不可思议、广大和可以说是“令人震惊”的地方。 

14. 行诸佛事业之愿(第39至40偈)

[39] 善能净治刹土海
善能解脱有情海
善能观察诸法海
善能通达于智海
 
[40] 善能清净诸行海
善能圆满诸愿海
善能供养诸佛海
修行无倦经劫海

这些偈颂主要讲的是菩萨达到十地(即所谓的“法云地”),完成了十力等时,他们所进行的佛行事业。但在十地之前,已经有一些类似的修行了。通过进行这些修行和发愿,即使是初学者也可以开始积累功德,培养这些习惯,开始种下善根。所以这只是对十地菩萨境界的一个简短概述。 

在这里,仁波切举了一些例子来帮助我们想象这些如海般的刹土。他说,例如,有些佛土只有我们的拇指大小,有些佛土的持续时间只有弹指一瞬间。在任何一个地方、时空,没有一处是没有佛土的。有些佛土里只有八地菩萨。有些佛土里没有人类,只有其他有情众生。因此,我们发愿能够进入所有这些如海般的佛土,并解脱那里如海般的有情。 

我们也发愿在这些佛土中证得大海般的法教。目前,我们只知道和谈论四圣谛的十六种方面、缘起等教法。但这些只是佛法中的沧海一粟。所以我们也发愿证得大海般的智慧。目前,我们几乎无法谈论佛陀的智慧。正如仁波切所说,即使当我们谈论不二智慧时,它也几乎塞不下我们狭小的心。我们还发趣入“诸行海”,有时像国王一样,有时像妓女一样,有时像僧人一样,有时像醉汉一样,有时像动物和鸟类,或非人,等等。 

再次强调,这些偈颂实际上是在谈论大乘佛教的宏大视野,那如海般广阔的视野。广阔并非指很大的事物,而是指超越了所有概念,包括大与小的概念。换句话说,说菩萨的视野“广阔”,意思是他们打破了所有概念和范畴,包括大小、规模和维度。由于缺乏词汇,我们可以说他们的视野比我们这些普通人的视野“更大”,但我希望现在你们已经明白,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知道得更多”,或者他们看得“更远”,而是他们的视野完全超越了限制我们的二元对立的局限。

毗卢遮那佛, 喜马拉雅艺术 HAR #77224

毗卢遮那佛的广大

仁波切经常以毗卢遮那佛为例来说明这一点。这里我将引用他 2021 年 2 月在台北的一次开示。毗卢遮那佛是五方佛之一。并不是真的有五尊佛坐在某处。基本上,五尊佛是五种元素或五境,即色境、声境、香境、味境、触境、法境。例如,色是眼识的对境。声是耳识的对境,通常被认为是阿弥陀佛。虽然在不同的教义中对应关系会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毗卢遮那佛对应色。所以任何有形式、颜色、形状的东西——比如这个房间、这个屏幕、这些颜色——都是毗卢遮那佛。这一点在一部关于毗卢遮那佛的形状和大小的佛经中有精彩的解释。 

图中,毗卢遮那佛作禅定坐姿,双手托钵,钵内有无量世界。钵内有二十五枝莲花,其中第十三枝莲花上还有一枝莲花,与很多花朵连在一起。根据传统佛教宇宙观,这朵花的中心是人类居住的世界,藏语称为“Zambuling”,梵语称为“Jambudvipa” [即南瞻部洲]。据说这是降生为人后唯一一个可以证悟的地方。这个世界有四大洲,中心是须弥山。此外,还有十万个其他世界体系,每个世界体系都有各自的四大洲和须弥山。这些是千百尊佛所聚集的金刚界,也被称为“无畏”的世界,意味着生活在那里的众生没有恐惧。 

然后,像许多大乘法教中一样,经文继续说毗卢遮那佛就是如此之大。如我们所见,仅在钵中的一朵莲花上就有我们的整个世界体系。但是,就像《普贤行愿品》中广阔而不可思议的描述一样,毗卢遮那佛身上的每一个毛孔里都有一整套宇宙及其各自的世界体系,但经文解释说,即便如此,毗卢遮那佛也没有变大,去把所有这些佛土都容纳到毛孔里,同样,这些佛土也没有变小。它们并没有变成某个微小的尺寸以装进他的毛孔。所以,我们又回到形状、颜色和大小的概念是多么的狭窄,正如仁波切所说。大小、颜色、形状这些想法实际上让我们变得贫穷。我们只能用白色、黄色、绿色、正方形或长方形来形容某物,而毗卢遮那佛则是无限的,超越了大小、形状、颜色和维度的概念。我们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去理解 《普贤行愿品》 的这些偈颂,也就是说,它们描述了一些无法用普通二元概念去理解的东西。同样,这些偈颂就像一根手指,指向月亮。 

15. 随学诸佛菩萨之愿(第4144偈)

a) 随学诸佛
[41] 所有游于三世佛
菩提行愿广差别
为依贤行现菩提
一切无余我圆满

b) 随学诸菩萨: 普贤菩萨
[42] 一切如来有⻓子
彼名号曰普贤尊
为与善巧同等行
回向今此一切善
 
[43] 身语意业皆清净
诸行清净刹清净
贤巧云何善回向
愿我与彼皆同等

c) 随学诸菩萨: 文殊菩萨
[44] 为行普善贤行故
修行文殊师利愿
尽未来劫无厌倦
满彼事业尽无余

这些偈颂的注释很少,因为我们大多数人甚至无法理解佛菩萨的品质和事业。那我们能做什么呢?好吧,如果我们想追随和效仿他们,我们可以做的一件事就是说:“有一位菩萨名叫普贤菩萨,无论他如何发愿,愿我们也以同样的方式发愿。”以这种方式发愿能涵盖了普贤菩萨所有的祈愿,甚至包括那些我们目前无法真正理解的祈愿。所以在第 41 偈中,我们像佛陀那样发愿,在第 42 至 44 偈中,我们像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那样发愿。通过所有这些方式,愿我们也孜孜不倦地发愿。 

16. 总体的发愿(第4546偈

[45] 所应修行无有量
一切功德亦无量
安住无量诸行已
晓了彼等诸神变

[46] 虚空岂是尔许边
无余有情边亦然
岂业烦恼边尔许
我愿亦岂尔许边

这里我们说的是无尽的众生。我们不能说在某个方向或某个时间一定数量的众生。同样地,他们的业力也是无尽的,也是无限的。正如这些众生的业力和烦恼是无限的,同样地,愿我的每一个发愿都是无限的,这样,虚空中的每一个众生的业力和烦恼都可以被耗尽。这样他们就会被安置在无上大乐的佛果中。在这第十六个,也是最后一个发愿中,我们谈论的是第五道[无学道],即五道的尽头,也就是佛的境界了。 

这里,仁波切说,当你读到“无量诸功德“这样的偈颂时,这将包括这样的事情:如果菩萨需要今天从下午 5 点到 7 点当个傻瓜,这有何不可呢?那也包括在内。傻瓜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非常强大,利益很多人。如果菩萨需要示现无助或生病才能利益众生,他们就应该这样做。如果菩萨需要无家可归或吸毒成瘾,甚至需要烦人半个小时,愿我如此。基本上,你不能排除任何东西,任何一个品质都不能排除。唯一可以排除的是违背真理的东西。换句话说,就是不会利益他人的东西。 

问答环节

我想结合仁波切在 2024 年温哥华和 2016 年台北关于 《普贤行愿品》 的讲法中的几个问答,来说明我们本周讨论的一些内容。

若无我,谁发愿?

首先,关于两个实相的问题:

[]:我们一直在谈论发愿,通常当我们发愿时,我们会说“愿我……如何如何”,这听起来像是“我”在追求某事,或者“我”在尝试做某事。然而,我们也谈到了无我的概念。那么,如果没有我,谁在发愿呢?

[ DJKR ]:是的,你说的是我和泰国僧人的故事(我们在本期课程第二周讨论过)。所以请记住,我们只谈论从噩梦开始到结束这段时间的祈愿。换句话说,我们只谈论从道的角度,当我们在清理窗户上的污垢时的祈愿。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祈愿。

我想展开解释一下仁波切的回答。所以要清楚一点,只要你认为有“我”,你就应该去发愿。当没有“我”时,就不再有发愿。当我们把两个真理(即究竟真理和相对真理)混为一谈时,就会产生问题。因为当然,究竟而言并没有我。窗户上没有污垢,因为窗户已经是干净的。正如我们上周看到的,它本来就是干净的。甚至没有脏和不脏的概念。然而,相对真理是我们体验的世界,我们的主观现实。而现在,我们仍然有希望和恐惧,以及所有常见的轮回烦恼和体验。所以尽管我们的窗户究竟上是干净的,相对而言,我们的窗户上仍有污垢。最重要的是(就我们真正关心的事情而言),我们的体验是我们的窗户很脏。我们没有体验到窗户是干净的。换句话说,我们的体验与现实的实际或究竟本质不相符。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众生是无知或迷乱的。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读过很多书,也不是因为他们不会算代数,而是因为他们没有体验过现实的本来面目。 

所以是的,佛教有时被称为哲学。当然佛教包含哲学的许多方面,但它远不止于此。佛陀不是在教导形而上学。他在教导一条解脱道。换句话说,他在教导一条让我们看到真相并体验实相的道路。他给了我们一条道路或一种方式——你可以称之为一种方法甚至是一种技术——来清洁我们的窗户。因为只要我们觉得窗户很脏,换句话说,只要我们有二元对立的认知、我执以及所有的情绪和烦恼,那么我们就仍然是走在法道上。我们需要相对的修行来清洁我们的窗户,即使究竟的窗户已经是干净的了。我们需要乘船过河,这样我们才能到达彼岸,即使彼岸已经在那里。 


什么是证悟?

接下来,关于证悟的几个问题:

[]:什么是证悟?证悟和无所不知一样吗?我们如何知道自己是否证悟或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 DJKR ]:是的,“证悟”这个词不太好。我想说,就目前而言,当你看到真相,当你看到完整的真相时[你就证悟了]。当你在做梦,并且意识到自己在做梦时,就已经有一点证悟了。

[]:佛不再是有情,是什么意思呢?

[ DJKR ]:我猜,佛是指超越数字、方向、空间和时间的人。

所以我希望,现在当我们听到仁波切以这种方式谈论证悟时,其含义能够更清晰一些。 


我们如何将这一祈愿运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还有一些关于如何在相对的世界中行善的实际问题。我想我们很多人自然而然地想把这些发愿和祈祷与非常实际的问题联系起来,即我们如何将它们应用于我们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如何用这种祈愿来指引我们在世间所做的事情? 

[]:我想问一下权利和自由的问题,您认为佛教和佛法对权利和自由的看法是什么?它们是否与约翰·洛克或托马斯·杰斐逊的观点最为接近,即优先考虑个人权利和自由,追求幸福高于一切,即塑造了大部分西方文明的观念?还是说它可能更接近儒家的思想,即道德义务和家庭等级制度比个人权利和自由更重要,即在东方文明中更为普遍的观念?或者甚至可能类似于马克思主义,即某些集体社区或阶级利益可能优于个人和家庭的利益?还是说佛教在这个问题上有些完全独特和不同的看法? 

[ DJKR ]:正如我之前所说,这一切只适用于 26 楼至地面。是的,它们都同样是小孩子的游戏。

[]:什么意思,小孩子的游戏?

[ DJKR ]:一种幻觉,一种戏论。有很多种比喻,比如流星、海市蜃楼,甚至是一种小虫子的作茧自缚,虽然我不知道该如何翻译。

[]:那么佛陀对这个问题怎么说呢? 

[ DJKR ]:你应该超越它们。这些都行不通。我想说的是,丘吉尔错了。他说民主是第二好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它们都是垃圾。

在这里,我想澄清一下,仁波切显然不是想成为虚无主义者。他不是想说:“推翻政府,他们不代表我们!”相反,他在说的是对于解决苦的根源而言,什么是有效的。换句话说,在擦窗户的时候什么是有效的,能让我们认识到最终的真理,看到现实的本质。而且,由于这些社会或政治哲学都没有提供超越相对世界的道路,因此它们都不是实现究竟真理的手段。当然,我们仍然可以问什么在相对世界中最有效,但佛教会说,所有这些都取决于不同众生的需求。正如仁波切在 《普贤行愿品》 的开示中所说,我们应该发愿根据每个众生的需求以各种方式表现和教授佛法。正如他曾经说过的,如果木星上的人们通过互相打鼻子来打招呼并表达爱意,那么如果我们希望利益木星上的众生,我们也需要学会这样做,无论我们在地球上对打鼻子有什么看法。当谈到佛教中救渡一切众生的祈愿时,任何在相对世界中不能帮助我们证悟的教导或活动,对我们而言,都比重新摆放泰坦尼克号上的椅子更加无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们都是垃圾。 

[]:仁波切,我的问题是关于气候危机和世界整体走势。几年前我听您说过,如果我们担心气候危机和所有这些,我们应该去祈愿,这会有所帮助。但我想我还是有些怀疑。从我的角度来看,也许真的没有任何未来。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应该如何祈愿呢?

[ DJKR ]:不,不。如果你已经立下菩萨誓言,那么你应该想。“好吧,这个世界会终结,但那又怎么样?我不会放弃我的菩萨誓言。”这就是你的态度。

所以,我们又回到了广大和不可思议的话题。从实际角度来说,我们谁也不知道未来如何。正如伟大的冰球运动员韦恩·格雷茨基所说的那样,“如果你不去尝试,你百分之百会失去那个机会”。因此,作为菩萨,我们永远不会放弃,永远不会失去希望,我们会继续尝试。即使我们并不总是能得分,我们也会时不时地以微小的方式,甚至不那么微小的方式,来利益自己和其他众生。我们修行得越多,我们就会越好,我们就越能培养出地菩萨的广大视野和能力。有一天,我们将能够真正地利益人们,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现在这个目标可能看起来很宏大、很深刻,但正如伟大的中国圣人老子所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结论

两个禅宗故事

最后,我想分享几个禅宗故事来阐释广大这一主题。第一个故事是关于超越大小的非二元的广大:

首山的短棍”:首山拿出他的短棍,说道:“如果你称它为短棍,你就违背了它的本性。如果你不称它为短棍,你就是在无视事实。到底叫它什么好?”

第二篇是关于解脱的广阔,美丽而诗意地描述了证悟空性后的极大自由开放:

无水无月”:当尼姑安达千代野在无学祖元门下学习禅宗时,她很长时间都无法获得禅修的成果。终于,一个月夜里,她用一个用竹子绑着的旧桶挑水。竹子断了,桶底掉了出来。那一刻,千代野解脱了!

为了纪念那一刻,她写了一首诗:

我试图用各种方法挽救这个旧桶,

因为竹条已经变弱,即将断裂

,直到最后桶底脱落。

桶里没有水了!

水中没有月亮了!

在此,让我们花点时间来回向功德。

[暂停]

谢谢大家,期待下周再见。

[教学结束]


注:要阅读脚注,请点击上标数字

由Alex Li Trisoglio转录和编辑
中文翻译:Xinyi & 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