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Português 🇨🇳 简体字


祈愿:主页              大纲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第五周           第六周           第七周           第八周           第九周


Alex Li Trisoglio

祈愿:第八周 – 回向

2024 年 5 月 4 日
56 分钟

参考偈颂:《普贤行愿品》第5563

视频 / 转录文字

中文翻译:Xinyi & YZ

第 8 周简介

欢迎

大家好,欢迎来到第 8 周,复习宗萨钦哲仁波切关于普贤菩萨《普贤行愿品》的开示。本周我们将讲解回向的偈颂,从而完成正文部分的讲解。本周的图像是一双手轻轻地将一只鸟放飞到天空,象征行动中慈悲和智慧的体现,为他人带来利益、快乐和究竟的解脱。 

它还象征着回向的核心目的,即把对我们来说最珍贵的东西——我们辛勤劳作和修行积累的功德——都回向出去。这不是一份普通的礼物。这是我们在道路上前进的燃料,是我们自我觉醒的原材料——我们不仅以不贪执的态度放手,还积极而有意识地把福德回向出去。 

因此,这自然会引起我们习性中我执的抵抗。我执极其注重自我利益和自私行为。因此,尽管回向修行似乎很简单,对大多数佛教修行者来说也很熟悉,但真正地回向并非易事。正如我们将看到的,培养真正回向的能力甚至可以被视为我们修行的顶峰或最高成就。 

因此,考虑到这一点,让我们花点时间来调下一小时的动机和发心。 

[暂停]

本周有两个主题。首先是回向。为了与本周的主题保持一致,我们将花大部分时间讨论回向这个主题。我们将回顾前行中回向的基础知识,然后探索不二的回向可能是什么样子。第二是净土。正如我们将看到的,《普贤行愿品》中回向的一个重要部分包括回向功德,以使我们能够转生在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所以我们也会花一些时间讨论如何理解净土的概念。 

以菩萨和佛陀的方式回向 (第 55 至 56 偈)

4. 回向发愿功德

4.1. 追随菩萨的回向
[55] 文殊勇猛如实知,普贤菩萨亦如是
我普于彼随学故,回向今此一切善

4.2. 追随佛的回向
[56] 三世诸佛咸称赞,如是回向最殊胜
我亦普以此善根,回向为令依贤行

在这两句偈颂中,我们回向发愿的功德,以追随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的发愿和行为,包括他们在菩萨道上的回向方式。我们也发愿或承诺,要像过去、现在和未来诸佛那样回向功德。 

这些偈颂与我们上周讨论的第 41 至 44 偈类似。在这些偈颂中,我们发愿要像三世一切佛菩萨一样,特别是像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一样。通过这样的发愿,我们的发愿涵盖了这些成就者所有广大甚深的发愿,甚至包括那些我们目前无法真正理解的发愿。这就像一份保险单,可以确保我们不会无意中遗漏我们发愿中的任何内容。 

同样,在第 55 和 56 偈中,我们以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和三世诸佛的方式回向,立志追随他们的脚步。这有助于确保我们的回向是完整而全面的,尽管他们的回向非常广泛和深奥,超出了我们目前的理解和认识。 

回向不止感恩

2023 年,宗萨钦哲仁波切在菩提伽耶讲授《普贤行愿品》时说:“就如何回向功德而言,没有什么不懂的。”然而,就像正念本身一样,简单并不意味着容易。因此,在思考如何以更非二元的方式理解和修持回向会是什么样子之前,让我们先回顾一下回向的基础知识。 

对于我们这样的初学者来说,第一个挑战是,我们很容易将回向与我们可能更熟悉的感恩、欣赏和感谢等一般世俗行为相混淆。如今,感恩之心似乎在当代健康和心理学领域无处不在,包括自助书籍和治疗课程,而这是有充分理由的。感恩有助于减少嫉妒和怨恨等负面情绪,促进心理健康和正能量,也帮助加强人际关系。它的反面是缺乏感恩,往往与不尽如人意、更麻烦的生活有关。人们常说,如果要将整个积极心理学概括为一个概念,那就是感恩。确实,回向和感恩对福气、积极体验和做好事都有种反思下的欣赏,所以它们确实有一些重要的共同点。 

然而,尽管这两者表面上有相似之处,它们哲学上的基础和发心却截然不同。感恩关乎认识到以及欣赏自己所得到的东西所带来的个人心理利益。相比之下,回向功德立足于相互依存和空性见。它超越了个人利益,关乎将善行所获得的善业回向给所有众生,愿他们获得证悟和解脱。 

同样,我们应避免将回向与享用某物等[世间]习惯相混淆。享用某物关乎主动享受和延长正面体验,在许多现代正念训练中,往往被人们放在和欣赏和感恩一起教授。虽然享用某物确实在心理层面上有益,它却很容易被误解和误用,从而破坏佛教的正念修行。在佛教中,正念基于一种不执着的态度,其目标是观察体验,而不执着于它们。[佛教]鼓励我们放下它们,而不是品味体验,就像金刚乘修行者供奉曼荼罗一样。事实上,更高级的修行甚至鼓励我们主动丢弃所谓的正面体验,像唾弃尘土一样远离它们。 

因此,在我们进一步讨论之前,让我们确保我们的回向修行不是感恩,或执着于积极体验,因为这两者都陷入永恒主义的极端,即固化、具体化和执着于现实。当然,我们也要注意不要陷入虚无主义否定的极端。与任何精神修行一样,我们也有可能将回向作为一种精神逃避的形式。不幸的是,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倾向,即以所谓的修行来避免面对未解决的心理问题和负面情绪。精神逃避有时可能会产生一种表面上的平静和安宁,但代价是未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最终会阻碍我们在菩萨道上的进步。因此,与我们的其他修行一样,当我们回向时,我们必须对自己在做什么保持自我意识,坦诚面对,以确保我们的基础是牢固的。 

加行、正行和后行殊胜

让我们来看看佛教怎么理解回向。在第二周,我们讨论了三殊胜的重要性,即加行殊胜、正行殊胜、后行殊胜。三殊胜是我们做任何佛法修行或活动的基本基础,从供养一支蜡烛到广泛的前行或仪轨修持,乃至在我们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座下活动中皆是如此。龙钦巴尊者有一句教言阐述了此三殊胜:

前行发菩提心,正行无缘
后行回向功德。此三殊胜所摄持,
趋至解脱至关键

正如龙钦巴尊者所说,在任何大乘修行中,比如念诵此《普贤行愿品》,我们都是以菩提心开始,即为了利益所有众生而获得证悟的愿望。我们不仅发愿能够为他们带来相对世俗的利益,而且发愿他们获得解脱的究竟利益。同样,当我们在任何善法或修行结束进行回向时,我们将再次生起菩提心。我们回向积累的任何功德,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己的解脱,也是为了所有众生的利益和证悟。 

尽管回向的利他心与发愿并无二致,但对我们许多人来说,回向更挑战我们的习性。是的,作为修行者,我们都知道,佛教修行旨在破坏和挑战我执和自我的习性。但我们都是在世间长大的,我们都学到了这样一种规则:好与不好的行为带来奖励和惩罚。我们告诉孩子,如果他们表现得好,我们就会给他们某种奖品作为奖励,就像小时候父母告诉我们的那样。

同样,圣诞礼物的逻辑就是这样。圣诞老人会查看他的名单,看谁是淘气鬼,谁是乖小孩。好孩子就会得到礼物作为奖励。对于我们中不在圣诞节的文化中长大的人而言,我们也是相同运作体系的一部分。我们知道应该用五星评级来奖励优秀的 Uber 司机,当司机的评级降到五星以下时,我们就会持怀疑态度。如果我们的年度工作绩效评估良好,我们期待获得奖金。我们甚至可能希望自己能升职。换句话说,我们本能地理解和重视奖励制度,即使它并不总是完全公平或任人唯贤。我们都已经学会了,开头做好,中间做好,这样最终我们会得到奖励。 

但回向却以最彻底的方式破坏了整个逻辑。我们精进修行,以积累功德和善业——这也许是我们最珍贵、最有价值的财富,因为它与世间财富和权力不同,是唯一能让我们在法道上进步的原因。然而,现在我们要把这一切都给予他人,甚至包括,并特别给予那些没有修行过,或在正主动地给他人造成伤害的众生。他们甚至可能不是我们喜欢的人。这不是圣诞老人的逻辑。所以,如果我们觉得回向有少许不合理和不公平,我们也不用太吃惊,因为它违背了我们出生至今的行为模式。同样,如果我执试图将本应无私的修行扭曲成最终更像是个人奖励的东西,我们也不该感到惊讶。 

如果你曾经去听过佛法开示,你很可能目睹过学生们争抢前排、紧挨着老师的座位。有时这就好像酒店客人争抢泳池边,或抢海滩边最好的躺椅的生死搏斗。所以,我们应该停下来思考。毕竟,即使在摆着佛像或有其他佛教元素的环境中,我们也不能总是以利他心和无私的态度行事,那么,有的时候在其他时间和场合做不到最好,也是可以理解的。 

仁波切常说,当我们念诵菩提心祈愿令一切众生解脱时,有时可能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这些偈颂如此广大宏伟,以至于有时它们并没有真正触动我们。所以,他建议我们可以从尝试真诚地善待一个人开始,比如我们生活中最亲近的人。然后我们可以从那里开始。同样,下次我们去听佛法开示时,也许我们可以将最好的座位让给别人,以回向得以参加开示的功德。 

毕竟,如果我们的回向不是真正的利他、无私和菩提心的表现,我们就很容易重拾旧的自私习惯,我们的佛法修行就会变得自私自利,最终毫无成果。当然,这不仅是当代的问题,也是人性长久的挑战。对此,禅宗有一个故事,叫做《诵经》:

诵经
一位农夫请求一位天台宗的僧人为他已故的妻子诵经。诵完之后,农夫问道:“您认为我的妻子会因此获得功德吗?” 僧人回答道:“诵经不仅会惠及您的妻子,而且会惠及一切众生。” 农夫说道:“如果您说一切众生都会受益,我的妻子可能很弱小的,别人会利用她,获得她应得的利益。所以请您只为她诵经。”
僧人解释说,佛教徒的愿望是将福德回向给所有众生。
“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示,”农夫最后说道,“但请您破例。我有一个邻居对我粗暴刻薄。请将他排除在所有众生之外。”

以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的方式回向

在第 55 和 56 偈中,我们渴望以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的方式回向。让我们更深入地探讨一下这意味着什么。在这里,我将特别引用三部前行释论:宗萨钦哲仁波切的前行释论《不是为了快乐》;敦珠仁波切的前行释论《照亮解脱道之炬》和华智仁波切的前行释论《普贤上师言教》。

(1)利他主义

首先谈利他主义。正如我们之前所说,我们需要确保回向是真正的以利他心摄持,且包括所有众生,既是为了他们的相对利益,也是为了究竟的证悟。当然,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是当我们把功德回向给我们不喜欢,或不喜欢我们的人时。但是,菩萨道有很多善巧的方法来帮助我们培养这种习惯。如果你想深入了解这点,请阅读寂天菩萨的《入菩萨行论》。 

(2)广阔

以普贤菩萨的方式回向的另一点,是真正广阔地回向,这点我们上周谈到过,特别是在讨论佛教修行中的极繁主义和极简主义时。例如,在这里,我们不仅回向我们刚刚所做善行或修行的功德,而且回向我们过去积累的、现在正在积累的和未来将积累的所有善根。换句话说,还包括我们可能忘记回向的所有前世的功德,甚至包括还未产生的未来功德。同样,我们不仅回向我们自己行为的所有善根,还回向三界所有其他众生的善行。表面上看,给予我们可能没有得到,或者不属于我们的东西,似乎有点奇怪。但正如我们上周所说,作为空正见的修行者,我们需要习惯这种广阔的思维。 

敦珠仁波切在他的注释中说,无论何时、由谁、以何种形式行持善法,我们都可以回向善行。这些善行可以分为五个三类:

  • 首先,我们可以把善行分为三类:自己行善、他人行善、自他皆行善。 
  • 第二、就三时而言,有过去所作的善法,现在所作的善法,有未来所作的善法。 
  • 第三、就三种达成方式而言,有以身行善、以口行善、以意行善。 
  • 第四,从实际的行为功德来说,有布施的功德、持戒的功德、禅修的功德。 
  • 第五,就完全成熟的果报而言。有符合世俗追求的善行,有符合解脱(即涅槃,这是声闻乘道的目标)的善行,还有符合佛果或完全证悟(这是大乘道的目标)的善行。 

他建议,这五种三类都可以也应该包含在一个人的回向中。他特别指出,在这五种三类中,最重要的是禅修带来的功德。像所有佛教修行一样,回向的修行也是一种善巧方便,或便利。它是大乘修行的广大方法的一部分,用来训练我们的心,并清除窗户上的污垢。禅修是我们做到这一点的核心。 

(3)空性

正如在前几周所看到的,我们应该始终确保我们培养和实践的善巧方便与不二的智慧不分离。在《普贤上师言教》中,巴楚仁波切通过“以空性印持”,来指出回向的关键。这是什么意思呢?根据大乘佛教的空性的见地,万法皆无自性。这包括行为(如行善)、福德的概念(即这些行为带来的善业),以及相关的身份(如礼物、给予者和接受者)。这些都是我们给相互依存的现实贴上的概念标签。然而,尽管功德、行为和身份皆为空性,它们仍然以缘起的方式运行作用着。 

宗萨钦哲仁波切在《不是为了快乐》一书中解释说,在修行或行善法之时,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觉知,了解到我们所做和经历的一切都是虚幻的。他举了一个例子:如果我们刺破自己的皮肤,我们会感到疼痛。这种疼痛是真实的,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现象是真实存在的想法。因此,为了对抗这种倾向,我们需要习惯另一种概念,即所有的经历、感受、想法和行为都是我们心的诠释。在此,仁波切再次谈到以空性见摄持——事实上,一切法皆无自性。换句话说,一切我们感知到或当作真实存在的表象都是我们自心的产物。

若能始终如一地以空性来印持我们的修行,便意味着我们已习惯这种见地和修持了。而习惯这种观点和修行意味着要反覆提醒自己。无论我们所行善法有多么简单,例如,为善知识供养一朵花,我们都可以提醒自己,虽然我们祈愿以供养来积累功德,但实际上,正在积累功德的想法或故事本身是我们的心所创造的。没有实存的功德、善良或“神圣”的活动。如果我们能够习惯这种思维方式,它将对我们的运作方式产生深刻影响,尤其是使我们不容易产生傲慢和嫉妒等烦恼。因此,正如仁波切所说,当善知识把我们供养的花扔到地上,甚至看都不看一眼时,我们根本不会介意。 

同样,由于空性,我们随时可以自由决定自己的态度。所以,我们可以选择以广大的态度来回向。正如仁波切所说,我们对此应该有抱负。在菩提心必不可缺的情况下,我们就不应满足于只是善良。视野越广阔,我们积累的功德就越多,即使我们所做的只是点燃一支蜡烛。正如仁波切所说:

  • 如果你点燃蜡烛只是为了装饰客厅,那么你的动机就是凡夫的动机。
  • 如果你点燃它并回向功德,以在法道上进步,最终摆脱轮回,那么你就有声闻乘修行者的态度。
  • 如果你为了一切众生的利益而点亮蜡烛,并回向功德,那么你就有菩萨乘或大乘修行者的态度。
  • 如果你将蜡烛视为照亮一切众生的智慧之光,并回向,使其光芒所到之处皆化作坛城,那么这就是金刚乘修行者的态度。

然而,如仁波切所说,大多数时候我们好像不记得这些教法。即使我们记住了,我们所尝试的修持也常变得不必要地复杂。仁波切说:“我听说现在很多修行人想要进行长期闭关,或向他们的上师做大量供养,或做些其他可以一次性积累大量功德的壮举。然而实际上,他们既没有时间,也没有资源去做任何事情。讽刺的是,这样的举动真的没有必要。若任何人要积累海量福德,只需要以菩提心的发心和回向来印持我们的每一个行为。”以这样的方式,即使只是供养一朵花并想着“愿此供养最终利益所有众生”,你也将积累无量的功德。 

回向需要正念和觉知

敦珠仁波切在他的前行释论《照亮解脱道之炬》中解释说,从八地到佛果所做的善行都是有益的,正如圣天菩萨在《四百论》所说 [注:此处用法尊法师译本]:

诸佛所动作,都非无因缘,乃至出入息,亦为利有情。

正如这个偈颂所言,即使诸佛菩萨只是呼吸,也完全是为了利益他人。对他们来说,没有一刻是无意义的。他们的发心、行动和回向都是自然而为。但是,对于像我们这样处于发心菩萨阶段(即登地之前)的初学者来说,我们需要有意培养和习惯回向的修行。就像饥饿的牦牛吃草一样,我们应该利用每个机会来这样做。所以正如宗萨钦哲仁波切所说,虽然一般在修行结束时回向,我们却不必等到修行结束后。我们可以随时回向,例如每次大礼拜之后,这样我们就可以确保我们积累的功德没有被浪费。

当然,如果我们分心了,我们实际上就无法回向。理想情况下,我们的修行将达到不间断、持续的正念和觉知的阶段。但现在我们中许多人很容易分心。因此,作为初学者,我们可以也应该利用修行和日常生活中明显的开始和结束,以提醒自己作发愿和回向。顺便说一句,这也是当代行为学中对养成积极习惯的标准建议。如果有正式的修行时间,那就更简单了,因为法本通常会有特定的偈颂。我们会念这些偈颂来进行发愿和回向。因此,即使是最差的情况,我们至少有两次机会去想起来——在修行开始和结束时——我们可以停下来并唤起真正的菩提心,这是真正的发愿和回向的核心。希望我们能够留心,记住在整个修行过程中,甚至在一天里的其他时间进行多次回向。 

随着我们在修行道路上不断进步,我们可以遵循上师们为禅修所给出的建议,即“短暂而多次”地回向。这样,回向的习惯就会内化到我们的生活中。事实上,如果我们要修行“中善”,我们需要无有分别的修行,这也需要持续的正念。换句话说,我们的修行需要同时包括奢摩他(即不散乱)和毗婆舍那(即以空性的无二正见摄持)。所以,我们不要小看看似简单的奢摩他修行,因为若要以空性印持我们的修行,则需以不散乱的奢摩他为前提,然后以毗婆舍那非二元正见来摄持。 

总而言之,正如敦珠仁波切所说,最重要的功德来自禅修。正如宗萨钦哲仁波切所说,即使只是以菩提心和空性见,以正知正念供养一朵花,我们也能积累无量的功德。因此,即使我们想要去做大乘和金刚乘的广大的修行,我们也永远不应丢下止观的基础。同样,我们永远不应该把八正道看作入门的教义。是的,这是佛陀在菩提伽耶成佛后在鹿野苑初转法轮的一部分,但它仍然是我们整个法道的宝贵指南。特别是,八正道通常被归类为戒定慧三学(或 trishiksha)。我们可以在回向时应用三学:

  • 慧(智慧的修持):在八正道中,慧[或般若]包括正见和正志两种修持。在大乘中,般若是培养空性和不二的正见。当我们能够用空性来印持我们的回向时,自他之间的分别就消失了。回向不再被视为从给予者到接受者的交易,而是众生间本来相互依存的一种表现。回向的功德不被谁拥有,也不被转让,而是代表所有人都能获得的利益。
  • 戒(戒律或福德的修持):在八正道中,戒律的范畴包括正语、正业和正命这三种修行。在大乘道中,戒律和福德被扩展为菩提心这一广泛而深奥的祈愿,正如我们所见,菩提心是回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能够采取善巧的行动利益他人,我们的愿菩提心需要伴随着善巧方便的修持,这也称为行菩提心。
  • 定(禅修或观想的修持):在八正道中,三摩地包括正精进、正念和正定三种修行。在大乘和金刚乘的修行中,正念和不散乱在我们的修行中同样重要。但现在我们的见地已经从声闻乘的二元正念,扩展到大乘和金刚乘的非二元修行,而这种修行完全超越了主客体。

总而言之,真正的回向需要建立在这三个修持之上——空性见、菩提心的发心和不散乱的三摩地。重要的是,这些要点并非孤立或有前后顺序的,而是不断地放在一起修持和完善。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整体修行不断深化,使得我们感知自我和世界的方式发生深刻的转变,越来越接近真正的回向和证悟的境界。 

回向与祈愿:超越时间的二元性

敦珠仁波切在他的前行释论中说,回向本质上是一个念头——将善根转化为达到证悟的意图——而在此基础上加以特定的语言的力量。他引用了《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刹功德庄严经》:

一切都基于
发心为因:
发愿祈祷的人
将会实现所发之愿。

在他的注释中,他问,那么回向和祈愿之间的区别是什么?他注意到,大多数学者认为,这两者是同一事物的不同名称。然而,龙钦巴尊者解释说,对于已产生的善根,发愿的偈颂和祈祷二者合在一起构成回向。另一方面,祈祷获到尚未产生的善根则是祈愿。换句话说,祈愿和回向其实只是同一事物的两个名称,只有在我们引入时间的二元分别才有所不同。 

我们已经看到,当我们用空性来印持我们的回向时,就无有自他的区别。同样,所有其他二元的区别也会消失,包括时间的区别。当我们能够以这种方式真正地印持我们的修行时,回向(一般与过去的行为有关)和发愿(一般与未来的行为有关)就会融合成一个一致的、统一的发心修持。我们认识到,回向过去善行的功德,和发愿做未来的善行,都表现了超越时间的慈悲和智慧。所以,当我们回向功德时,我们也设定了继续在未来行善的意图或愿望。另一方面,当我们发愿时,它反映了我们过去行为产生的正面潜能的延续。 

随着我们对空性无二的理解和领悟不断加深,回向功德和发愿等修行不再关乎个人行为或时刻,而是佛性超越一般时间和自我的持续体现。我们的行为不再受时间的束缚,而是成为持续不变的慈悲和智慧展现出的一部分。这种态度不仅深化了我们的修行,还让这些修行更有转化我们的力量,在解脱道上作用更大。 

因此,从非常真实的意义上来说,此普贤菩萨的祈愿之王也是回向之王。随着时间区别的消失,结束变成了开始,开始变成了结束。引用我最喜欢的 T.S. 艾略特的诗,《小吉丁》:

我们不应停止探寻,
而探寻之终,
我们将抵达出发地,
并初次真正了解这个地方。

以最高空性见而回向

因此,正如我们所见,通过以空性来印持我们的回向,我们超越了自他区别、过去与未来的区别,甚至超越了发愿与回向的区别。正如我们在正念的基本教法中所知,当我们安住在当下时,我们会充分参与我们的直接体验,减少被过去记忆分散而产生的遗憾,以及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抱有希望和恐惧而产生的焦虑。我们培养了一种不受干扰、不分散和平静的心境。 

但是,根据大手印和大圆满的最高无二教法,这还有提升空间。这些教法谈到了“第四时”,它不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线性时间线上的另一个点,也不仅是当下的延伸。相反,它指的是一种对时间的体验,这种理解完全超越了传统上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划分。它是纯粹觉知的一种证悟,不受任何概念或限制性观念(包括时间的限制)的制约。这种觉知是心的本性。在这种状态下没有时间。它是一种永恒的体验,传统的二元时间已经消融。 

如果我们修行无二法道,这一点很重要。当我们至少对第四时有了知识上的理解时,我们也多少能理解为什么一个修行上的建议是:不要试着延长无二的体验或者纯粹觉知的时刻。我们的上师告诉我们,想要延长无二觉知是二元的正念修持不幸的残留。毕竟,如果我们真正体验了纯粹觉知和“第四时”,那么试图延长这种体验就没有意义了,因为它确实超越了时间。为了沟通,我们可能仍然会说“安住”在心性中,但理想情况下,我们会超越安住和非安住的语言。但当我们试图谈论这种状态时,语言总是不尽如人意。正如吉美林巴所说:“我们一说话,就都是矛盾。我们一思考,就都是迷乱。” 

那么,在永恒的第四时中,回向会是什么样子呢?从这个角度来看,功德本身并非本体实有,不是被积累然后转移的东西。产生功德的行为是遍及一切众生和时间的本具佛性的表达。回向不是由此到彼转移功德,而是认识和肯定自他不分离。我们对菩提心的理解更加无二,其中发愿和回向并不重在为将来的结果集聚因缘,而是一种超越时间的证悟的表达。我们的回向并不旨在以传统意义上影响未来,而是当下对一切法相互依存的认识,这自然涵盖了所有时间。 

当我们达到这种境界时,我们会有一种任运自然的觉知,我们的每一个行为都会自然而然地给所有众生带来利益。因此,回向成为一种持续的、非概念性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只在特定时间进行的刻意行为。我们的每一个行为、思想和言语自然地成为一种回向,因为我们不断展现佛陀的品质。这种生活方式是菩萨道的真正体现,此时帮助他人和进行其他任何活动都无有分别。 

总之,当我们以第四时的角度理解回向时,它就不再是一种单独的修行,而是成为一种与现实觉醒关系中不可分割的品质。它不再是做某件具体的事情,而是处于一种持续的回向的状态中,每一刻都是智慧和慈悲究竟结合的体现,超越了一般的时间的限制。 

愿往生极乐净土 (第 57 至 60 偈)

4.3. 为实现佛果而回向
[57] 愿我临欲命终时
普能扫除一切障
亲睹如来无量光
即得往生极乐土。
 
[58] 到彼土已令此愿
一切无余悉现前
无余彼愿我圆满
利益世间诸有情

4.4. 得佛授记的回向
[59] 彼佛中围贤调悦
我从端严妙莲生
亲睹如来无量光
我于其中得记别

4.5. 回向以利益他人
[60] 既得如来记别已
化众多身百具胝
依觉慧力遍十方
广作利益诸有情

在第 57 和 58 偈中,我们将功德回向以死后往生极乐世界,即阿弥陀佛的净土,一旦我们往生极乐净土,我们将继续利益众生,并实现我们所有的愿望。在第 59 偈中,我们进一步回向功德,愿阿弥陀佛赐我们获得佛果的授记。在第 60 偈中,我们回向功德,愿以获得此授记的力量,我们能够有无数化身,以我们的心的力量利益其他众生。 

仁波切到访中国净土寺

2024 年,仁波切在温哥华教授《普贤行愿品》时,讲述了他几年前参观中国净土宗主寺的故事。他说:“当我进去的时候,他们给所有游客发了净土宗的小册子,册子里讲的是阿弥陀佛和佛教天堂。你还记得我们之前说,菩萨必须学会以各种语言与不同的众生沟通吗?”仁波切说:“我想,尽管‘天堂’这个词有点让我有点恼火,但我想,‘是的,为什么不呢?’然后,当我进去的时候,我发现这个寺庙是最美丽的寺庙之一。它有很多用古书法写的漂亮汉字。”仁波切身边有一位优秀的翻译,于是仁波切请他翻译了许多这些文字。仁波切说:“我在想,如果他们能把这些内容翻译出来并放在宣传册里,而不是只说‘佛教天堂’,那该多好。但我可以理解,因为净土宗的一些内容可能不那么容易让人接受。” 

然而,在《普贤行愿品》中多次提到,任何以此发愿的人都将往生极乐世界,即阿弥陀佛的净土。所以我们应该花点时间谈一下。在这里,仁波切说,迁徙是众生的一件大事。如果你走在市中心的购物街上,你就会看到它。这是我们所有人都熟悉的苦或烦恼之一。邻家的草格外绿,这山望着那山高。自从有二元观念开始,这种情况就一直伴随着我们。我们都幻想着去其他地方,一个更好的地方,一个梦想之地。也许是像狂野的西部或热带海滩这样的地方,无论哪里。当然,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有不同的梦想之地。但佛教中的净土不是逃避现实。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呢?

去北温哥华擤鼻涕

在这里仁波切举了大乘净土的例子。他说,通常当你去某个地方时,总是有一个目的,比如去参加工作面试、取快递、参观博物馆之类的。或者去见你的叔叔。或者可能真的定居在那里。他说:“我讲的是很深刻层面的,所以要做好准备。我只是给你介绍净土氛围的一种成分。”所以在这节课之后,如果你只是走在路上,你会发现那里的氛围非常纯净。无论你去哪里都没关系。你什么都不用做。没有要到达的地方。 

仁波切说:“如果你要有一个目标,那么就说去北温哥华擤鼻涕怎么样?到了那里,擤鼻涕,然后回来。我敢打赌,这将是你最幸福的旅程。”因为擤鼻涕并不是什么大事,对吧?到了那里,如果你愿意,你可以非常隆重地擤鼻涕。如果你真的想以适当的仪式来做这件事,也许你可以明天早上起床,穿上你最好的衣服,就像你要去参加最重要的工作面试一样。你可以熨烫餐巾,为擤鼻涕做准备。将熨烫看得事关重大。然后打车、走路或坐船。当然,记住,你这样做是为了利益所有众生。然后你到了北温哥华,在那里你将永远摆脱鼻涕。他说:“我试图将其简化,但这实际上是净土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仁波切接着说:“但我理解,因为很多人在阅读净土的描述时,被会说话的鸟和游泳池等分散了注意力。”关于净土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描述是你脚下的地面。据说,如果你踩下它,它就会下陷。如果你提起脚来,它就会像沙发一样再次弹起。他说,许多这样的祈愿文都是几百年前写的,当时只有极少数人买得起沙发。想象一下,如果所有的鸟都开始说话。我想你不会有多好的一天。但请你去读净土的佛经。它们太美了。但你必须在大乘佛教超越一般性思维的角度去理解。它太美了,真的。 

即使你此生所做所为不怎么好,只要你对阿弥陀佛有诚挚信心,你就会重生在阿弥陀佛的莲花中。虽然莲花可能不会马上开花,但你已经没事了,因为你知道有一天花会绽放。这些描述十分深刻。我们需要以某种方式向普通人传达广阔而深奥的大乘观点。这就是这些净土经典传达的方式。所以无论如何,当你读到往生阿弥陀佛净土的祈愿和回向时,想象一下在北温哥华擤鼻涕的情景,也许你会更明白一点。当然,你仍然可以想象会说话的鸟和游泳池等等。任何你能想象到的奇妙而美丽的东西:树木、山脉、湖泊、绿松石,所有这些。 

我们应该祈愿往生极乐世界吗?

2016 年台北开示中有一个关于净土的问题。 

[]: 在这篇祈愿文中,普贤菩萨发愿自己圆寂后能往生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所以我觉得我们也应该发愿往生极乐世界。但是我听了您的开示,感觉您并没有鼓励人们往生极乐世界。您能详细说说吗?

[DJKR]: 看起来,当这些菩萨发愿时,他们会特别选择某种参照点或价值观。我会试着解释一下。这有点难。例如,据说观世音菩萨加持了他的名字。他发愿,他的名字会成为所有菩萨中最受欢迎的名字。无论谁听到他的名字,都会与爱和慈悲产生某种联结。这大概是真的。因为我想说,在所有菩萨中,观世音菩萨可能是最著名的。从斯里兰卡一直到中国和日本,到处都有观世音菩萨的身影。

净土宗的故事也是从回向开始的。据说,很多年前,有一位名叫法藏的比丘,他回向自己的功德,加持一个叫做极乐世界的圣地,使其吸引着人们前往。极乐世界甚至比阿弥陀佛本人还要有名,当然也比法藏比丘更有名。例如,你们中有多少人希望投生到柳叶宫净土?我想你们甚至都没有听说过,对吧?那是金刚手菩萨的佛土,叫做 Changlo Chen,意思是“长发之地”。你们中有多少人渴望去到璁叶庄严刹土?那是度母所在的地方。如果这里有宁玛派,也许你们中的一些人希望去铜色吉祥山。仁波切说:“对我来说,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卡雀极乐净土,那是金刚瑜伽母的佛土。我从很小的时候就对红珊瑚做的字母的想法非常着迷。我喜欢这样的想法:如果我对金刚瑜伽母有完全的信心,那么即使我马上要投生在驴的子宫里了,这个额头上有红点的美丽 16 岁女孩也会抓住我的手腕,把我拉上来。我喜欢这个。”事实上,即使是文殊菩萨的土地也不大确定。在许多佛经中,它被称为 Ngadré Zhing,意思是“鼓声之地”。但人们也相信文殊菩萨的刹土实际上就在五台山,距离北京约 5 小时车程。“我是认真的,”仁波切说,“没有编造。” 

但无论如何,在所有这些清净世界里,阿弥陀佛的刹土似乎是最重要的。仁波切说,“当我谈论这些事情时,你可能会认为清净刹土是某种有神论或宗教意义上的天堂。但在佛教中并非如此。因为阿弥陀佛的刹土可以从许多不同的层面来理解。正如净土佛经中所说,当你闭上眼睛的那一刻,你就已经在阿弥陀佛的刹土中了。意思是阿弥陀佛的刹土就在此时此地。”但对于那些无法理解这些深奥教义的人来说,是的,有这样的说法,“太阳落下的西方,是阿弥陀佛的刹土”等等。 

那么,回答你的问题,该怎么说呢?此祈愿文之所以特别讲述了极乐净土,是因为 《普贤行愿品》是一个以各种方式利益所有众生的发愿。因此,当我们渴望趣入如海般佛土时,我们也可以发愿进入阿弥陀佛的刹土。这是最受欢迎,且最容易趣入的净土。我想这就是极乐世界被特别包括在这里的原因。 

总结(第 61-63 偈)

5. 总结

[61] 我今发此贤行愿
随有所积少分善
愿彼有情诸善愿
刹那一切悉相应
 
[62] 以此贤行愿回向
所获福德胜无边
沈溺苦海诸有情
往生无量光佛土
 
[63] 如是愿王最胜尊
利益无边诸众生
普贤所成庄严文
一切恶趣皆令空

普贤菩萨的《普贤行愿品》就此结束。

在第 61 偈中,我们回向诵读 《普贤行愿品》的功德,愿所有众生的善愿都能立即实现。在第 62 偈中,我们回向功德,愿不仅是我自己,而且所有众生都能往生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最后的回向是第 63 偈,这是藏文译者添加的,在中文版或梵文版的祈愿文中都没有出现。我们再次回向功德,并祈愿通过这篇祈愿文的利益,所有众生皆能受益,愿所有恶趣,例如地狱道,都空无一物。就这样,我们来到了《普贤行愿品》的结尾。 

我想用几个禅宗故事来结束本周。回到本周放飞鸟的画面,第一个故事很好地诠释了放下善举的意义:

泥泞之路
有一次,Tanzan和Ekido一起走在一条泥泞的路上。大雨还在下。
他们拐过一个弯,遇到一个穿着丝绸和服、系着腰带的美丽女孩,她无法穿过路口。
“来吧,姑娘。”谭山立刻说道。他用双手将她抱起,抱着她走过泥泞的路口。
Ekido一直没有再说话,直到那天晚上,他们到达了一座住宿的寺庙。然后他再也忍不住了。
“我们僧侣不接近女性。”他告诉Tanzan, “尤其是年轻可爱的女性。这很危险。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把那女孩留在那里了,”Tanzan说。“你还抱着她吗?”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善终”的故事,用一个非常朴实的禅宗例子来讲述:

赵州洗钵
僧人对赵州禅师说:“我刚进寺,请你指导下我。”
赵州禅师问:“你吃粥了吗?”
僧人答:“吃过了。”
赵州禅师说:“那你还是洗一下钵吧。”
僧人顿时开悟。

所以让我们以一个回向来结束《普贤行愿品》。本周,我将使用龙树菩萨的回向偈颂: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服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有海诸有情。

请您用一点时间来自己回向。 

[暂停]

最后,谢谢您,我期待下周再次见到您,这将是我们的最后一周。

[教学结束]


注:要阅读脚注,请点击上标数字

由Alex Li Trisoglio转录和编辑
中文翻译:Xinyi & 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