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Português 🇨🇳 简体字


祈愿:主页              大纲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第五周           第六周           第七周           第八周           第九周


Alex Li Trisoglio

祈愿:第四周 —慈悲

2024年4月6日
61 分钟

参考偈颂:《普贤行愿品》第13-21

视频 / 转录文字

中文翻译:YZ & Xinyi

第 4 周简介

初尝真正的慈悲

欢迎来到对《普贤行愿品》复习的第四周。在开始之前,让我们花一点时间调整发心,并祈愿接下来的一个小时能以某种方式利益所有众生。

[暂停]

本周的主题是跨越门槛或慈悲。本周的画面是某人在满月的时候坐在菩提树下,以表明初次经验或感受到真正的慈悲。换句话说,我们不再是在准备阶段,而是在实际的发愿修持阶段。我们的经验可能还不是对空性的无二证悟,但这绝对是真实的、发自内心的、真实的利他和无私的经验。在此,我们可以真正感受到自己以菩萨的新身份迈出了第一步。

这个画面也象征着我们第一次真心诚意地在受菩萨戒时的情景。换句话说,当我们的誓言是真实可信的,而不是被诸如精神唯物主义或自欺欺人之类的东西所蒙蔽时。对于我们这些修行前行的人来说,我们在受十万次的菩萨戒,希望到最后,我们离真正能够做到这一点更近了一些。因此,当我们的菩萨戒和我们的祈愿变得真诚时,不要低估这个甚深的成就。

同样在本周,我们借用英雄之旅的象征意义。这是“跨过门槛”的时刻,我们致力于菩萨道的旅程,走出平凡的世界,进入冒险的世界,或者约瑟夫·坎贝尔(Joseph Campbell)所说的称之为“魔幻世界”。一旦跨过这个门槛,我们的生命将不再一样。

以慈悲为大乘之旅的起点

我将这一周称为“慈悲”,因为对我们许多人来说,慈悲代表着宏大的大乘之旅的起点。上周,也就是第三周,我们完成了前行,现在在第四周,我们开始《普贤行愿品》的主要部分,称为“实际祈愿”。我们之前已经看到,大乘佛教的核心围绕智慧(或般若)和慈悲(或悲)的结合,其中智慧是对空性的了解。换句话说,它将所有现象的本质理解为没有固体的存在、相互依存、与实相的架构不分离。

作为佛教徒,我们的目标是证悟。但正如宗萨钦哲仁波切所说,“证悟”这个词有时可能会产生误解,但从“看见实相”或彻底证悟空性的智慧的角度来看的话,对我们理解“证悟”这个词或许更有帮助。然而,目前这一切对我们来说似乎相当宏大。所以,还好我们可以以慈悲来开始我们的旅程 —— 希望一切众生远离痛苦及其根源 —— 并且随着我们修行的深入,随着我们的见地变得更加广阔和甚深,我们可以逐渐扩展这种慈悲,使其成为菩提心。

2023年,仁波切在菩提伽耶教授此祈愿文时说:“禅修菩提心和禅修现象或空性的本质,本质上是一样的。”所以对于初学大乘道的人来说,即使没有听过空性见地的人,至少也可以发愿或生起令所有众生成佛的心,一个众生也不落下。怀着这种要令一切有情证悟而不遗漏任何人的祈愿时,实际上,你已经开始修习空性的见地了。所以,这是非常令人鼓舞的。这让我们能够全心地投入到大乘道中。

慈悲与智慧,世俗菩提心与胜义菩提心

现在,在我们开始讲解《普贤行愿品》的偈颂之前,我想提供一些背景知识。因为对慈悲和智慧的理解,以及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的相关概念,都将成为重要的主题。本周及未来几周,尤其是在未来几周,我们将更多地谈论二谛——即世俗谛和胜义谛。学过菩萨道的人会对此很熟悉,但是刚接触大乘的人可能觉得所有这些术语可能有点让人费解。而且,这里的解释也将对我们的修行有帮助。

慈悲与智慧

第一,慈悲与智慧。对于像我们这样的初学者来说,空性的概念可能是抽象的、与直觉相反的,甚至是令人不安的。这是因为它挑战了我们对于自我和现实的根深蒂固的观念。然而,正如仁波切所说,慈悲心和菩提心的培养为我们接近深广的空性提供了一个切入点。通过关注他人的安乐,并为他们的利益而渴望成佛,我们可以开始超越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趋近空性与无二。这样的修行反映了一切众生的相互依存,强调没有任何现象是孤立存在的。这是理解空性的核心。另一方面,了解空性会加深我们的慈悲心,因为我们清楚地知道,苦来源于执着于本俱存在的幻象。当然,这对于初学者来说也是陌生的,因为我们通常从更物质和世俗的角度来理解痛苦。因此,从慈悲作为起点时,我们可以以一种相对层面上的、情感上有意义的方式趋近空性的教法,以逐渐加深我们对实相本质的理解。这种方法强调大乘的无二本质,,而在大乘这个成佛之道上兼具智慧和慈悲,以令一切众生解脱为目标。而在这个祈愿文中,我们也将一起修行智慧和慈悲。

世俗菩提心与胜义菩提心

我们已经知道,菩提心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成佛的慈悲心愿,它分为两种:相对或世俗菩提心,以及究竟或胜义菩提心。每种菩提心分别反映了法道的不同方面。 

  • 世俗菩提心是指出于对一切众生的大悲心而发愿获得证悟的心。它涉及修习六种完美或六度波罗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其特点是有意识地努力利益他人和自己。世俗菩提心是指培养一种心态,通过慈悲的行为以及对一切众生培养慈爱、利他的态度来减轻他人的痛苦。它还涉及培养善巧方便和慈悲之举的能力。
  • 胜义菩提心 是对实相本质的直接洞察——即证悟空性,以及一切现象相互依存的根源。这是超越自他二元观念的深刻理解,是对心与现象究竟本质的体悟。这种洞察力不是概念性的,而是经验性的,源自深度的禅修和智慧的修行。胜义菩提心意味着看穿造成痛苦的幻相,让我们以无条件的慈悲和智慧而行事。

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之间的关系是动态的、相互连结的。因为通过世俗菩提心,我们可以积累功德,培养更深层次证悟胜义菩提心所必需的慈悲基础,而从胜义菩提心中获得的洞察,则可以加深和证实我们世俗菩提心的修行。

简而言之,我们可以将慈悲称为世俗菩提心,将智慧称为胜义菩提心,尽管这些词的含义比我们日常使用的含义要宏大得多。世俗菩提心意义上的慈悲是一种宏大的发愿,它指的不仅是利益某些众生,而是利益一切众生,而且不只是相对的利益,而是证悟的究竟利益。第二,不仅是发愿,还包括了行动。第三,不只是行动,还要训练、培养我们的善巧方便。所以慈悲有更广的意义。而智慧不仅仅是变成长满白发的智者或者读很多书,而是看破幻象,了解心的和现象的本性。智慧不仅仅是概念层面上,而是实际体现出来的、直接的证悟。

因、道、果菩提心

2023年,仁波切在菩提迦耶传授此祈请文时,也谈到了如何从因、道、果的角度来理解菩提心:

  • 因菩提心是指一切众生本具的潜能或本性是清净无垢的。我们称之为佛性或如来藏。尽管被苦和烦恼所遮蔽,但这种内在的本质始终存在。当我们谈论基础时,这似乎更关注究竟方面,即心和一切众生的根本清净本质。然而,因是修行菩提心的基础,它有相对的维度和究竟的维度。
  • 道菩提心是通过诸如六度波罗蜜等修持来积极培养和运用菩提心。这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获得证悟的利心。在道上,胜义菩提心涉及对实相本质的直接了知。因此,道涉及相对和究竟这两个方面的修持。这两个方面在《普贤行愿品》中都有强调,接下来的几周内会体现这一点,因为接下来的偈颂将从相对层面的进展到更究竟的层面。
  • 果菩提心(或果)对应于成佛本身。到那时,我们的利他心和证悟空性的智慧就都圆满了,我们完全体现了佛的功德。

种子长成树的比喻

我们可以用种子长成树的类比来说明这一点。在此,想象一下一个花园,那里有肥沃的土壤,营养丰富且适于培育生命。土壤里有一颗种子,代表着因菩提心。这不是一颗普通的种子。它具有长成参天大树的潜力。这颗种子象征着一切众生本具的佛性,无论外在条件如何,都是清净无垢的。因此,正如种子的品质不会因杂草或岩石而减弱一样。尽管我们的佛性暂时被烦恼和迷惑所遮蔽,它仍保持完美和未受破坏。

道菩提心是关于耕种和成长,即照料花园的过程。它涉及到除草(如妄想和烦恼)、浇灌和滋养种子(如修慈爱、悲心和六度波罗蜜),以及确保它接受足够的阳光(证悟空性的智慧)等。这个阶段的道路需要努力、关照和适当的条件。正如园丁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技术来促进种子的生长一样,道菩提心的修行者也运用相对和究竟的修行来培育证悟的种子。这段从种子到幼苗,再到成熟植物的旅程,反映了修行者在道路上的进步。

最后,结果或果菩提心即是树,是花园中的最大成果,一棵完全成熟的开花的树。这棵树是栽培阶段所有照顾、努力和条件的结晶。它代表了证悟的成就,超越了世俗菩提心和究竟道菩提心之间的区别。这棵树证明了种子的内在潜力以及培育过程的效果。它的花朵和果实不仅利益令这颗树本身,而且利益整个花园及其居民,象征着佛陀有能力无差别地利益一切众生。

清洁脏窗户的类比

在此说明出处,上面这个类比是基于弥勒菩萨《宝性论》中的九个比喻之一,尽管其中的例子是芒果树,它被称为“树中之王”。仁波切在大约十五或二十年前教授过这部经典,在这些教授期间,他给出了另一个我个人最喜欢的比喻,即清洁肮脏的窗户。 

此处的“基”是一扇窗户。想象一下,有一扇窗户覆盖着一层层的煤尘和污垢,但在所有污垢的下面是本来洁净的玻璃,这是窗户本具的纯净。这就像因菩提心,一切众生的本性,清净无垢,只是被烦恼和障碍所遮蔽。正如干净的玻璃始终存在,尽管被污垢覆盖,心和众生的清净自性始终存在,等待着被我们发现。

接下来的“道”就是擦窗户,用像布一样的东西擦去污垢,渐渐显露出玻璃的洁净。同样地,通过六度波罗蜜这样的修行,我们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并发现内在的清净和慈悲。当然,这里的一个关键点是窗户上的污垢是暂时的。污垢是外来的。它不是玻璃本身的一部分,因此可以将其移除。如果它是玻璃的一部分,例如汽车的有色窗户,则无法擦干净窗户[使它变得透明]。因此,大乘中观和佛性等主题的一个重要学习内容是培养对污垢与窗户有所不同的理解和信心。我们坚信我们的烦恼、我们的情绪、我们的自我——所有我们非常熟悉的事物——这些都不是我们的真实本性。

”果“是窗户完全干净透明,让光线不受阻碍地照射进来。此时,窗户不仅没有污垢,而且完全体现了它的本色。再次强调,果菩提心是修行目标的实现。我们可以去思考,只有在这个阶段,窗户才能充分发挥窗户的作用。因为,现在虽然我们内心有佛的种子,但我们还不能表现出佛陀的完全慈悲和智慧。 

可以说,在两个例子中,树是一个更加大乘的例子。它谈论的是一颗种子,一种潜力,经由“道”去培育、使其成熟。最后,我们得到了结果。而仁波切所举的窗户和污垢的例子则更偏向于金刚乘,更像是清净观的见地。窗户本来就已经是干净的了,但我们还感知不到,因为灰尘覆盖了窗户。

《普贤行愿品》 中实际发愿的两部分结构

发愿的两种方法

那么在这个背景下,我们来看看《普贤行愿品》的祈愿文中菩提心的表达方式以及偈颂的结构。 2023年在菩提迦耶时,仁波切解释说,《普贤行愿品》中的发愿有两种方法或两个阶段:

  • 发愿行阶段的初发心菩萨:对于像我们这样还处于起步阶段的菩萨来说,发愿的第一个方法是所谓的“发愿行阶段”或“有意行阶段”。我们还没有到达见道和初地。 “bhumi”一词是梵语,意思是大地、土壤或地面,也有阶段或水平的意思。所以它有达到一定阶段或水平的含义。正如仁波切所说,在这个初始阶段,我们就像“尚未在心灵上成年”的年轻菩萨。
  • 见道以上的成熟菩萨:第二种发愿的方法是针对已证得空性的菩萨。他们已经到达了“见道”,现在正在继续他们的地上的旅程。在大乘佛教中,道有十地,圆满十地即是证悟。

正如仁波切所说,凡夫菩萨在发愿行阶段的发愿还不太可靠。因此,我们首先需要培养慈心、悲心、虔敬心、布施等品质,这样做是为了证悟空性的智慧。请记住,我们的目标是证悟,即证悟实相——心的和现象的本性——换句话说,证悟无二。

仁波切在对第14偈的解释中(我们稍后会谈到)指出,这种对相对和究竟的双重强调是大乘佛教的一个标志。因此,我们面临着这种看似矛盾的情况,我们都(1)渴望净化我们的烦恼,从而获得证悟,但我们也(2)发愿对世界,包括我们自己和所有众生的感知,是已然清净、圆满证悟的。因此,我们有两层的祈愿,既要净化世界和现象,又要看到它们已经是清净的。这对应于实现这一祈愿的更相对和更究竟的方式。在 《普贤行愿品》 的主要祈愿中,对这两个方面都丰富的教法。

《普贤行愿品》 的十六个祈愿

在《普贤行愿品》中,祈愿的主要部分被称为“实际祈愿”。它分为十六个祈愿或修持,而我们将在接下来的四个星期内介绍这些祈愿或修持。这十六个分为两部分:

  • (一)第13至27偈(发愿行阶段的初学菩萨):第一部分包括前十愿,即第13偈至27偈。这些是早期在发愿行阶段的菩萨所发的愿。这些祈愿更偏向世俗谛,也更符合“愿一切圆满”的祈愿。从普通角度来看,它们更相关,更容易理解,因此更适合像我们这样的初学者。我们将在第 4 周和第 5 周(本周和下周)讨论这些偈颂。
  • (二)第28至46偈(见道及以上的成熟菩萨):这十六愿的第二部分是最后六愿,即第28至46偈。这些是我们直接证悟空性后所发的愿。在见道上,他们更倾向于究竟的真理。在这里,我们更多地从世界已经是清净的来接近发愿和这些祈愿,在这里我们也看到了它具有无限和不可思议的意义。它更加究竟,更加空性,同时,从一般人的角度来看也更难理解,因为现在我们试图用有限的语言来表达空性和无二的不可思议概念。因此,我们将面临不可思议、悖论、超越时空和普通观念的挑战。这是接近、理解并真正修持《普贤行愿品》 后面的偈颂的关键。当然,即使我们还没有完全直接证悟无二见地,我们作为初学者仍然可以发愿。因此,我们将在第 6 周和第 7 周详细讨论所有这些内容。

正如仁波切所提到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区别是根据菩萨是否达到一地,即直接证悟空性。所以我想花一点时间谈谈菩萨行的次第、道和地。我想强调的是,这只是一个广泛主题的简要概述。在西藏的佛学院里,佛教僧侣们学习哲学,他们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来讨论这个问题1

五道

在大乘佛教中,我们通过五道来修习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我们也可以将五道理解为证悟道的阶段。这五道是资粮道、加行道(或前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每一道都代表了理解和证悟不断增长的一个阶段,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在整个过程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您或许可以将这些级别与视频游戏中的级别进行比较,其中每个级别都需要并培养越来越高水平的技能。您还可以将这五道与滑雪坡上不同颜色的跑道进行比较,或者可能是我们学习乐器时的级别,或者可能是武术中的有色腰带和黑带的级别。它们都是通向精通技能的一个旅程的一部分。但每个阶段或路径看起来和感觉起来都可能非常不同。还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中的一些人可能并没有渴望在我们的世俗追求中一路步入黑色赛道或黑带。生命短暂,我们不可能在所有事情上都做到精通或卓越。因此,作为菩萨,我们必须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情,并不断培养获得圆满证悟的祈愿——真正发挥我们在这条道路上的潜力,以令一切有其情证悟。

(一)资粮道

  • 世俗菩提心:在这个初始阶段,我们产生强烈的动机,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证悟。我们开始通过慈悲等修行来培养世俗菩提心,并从事善行来积累功德和智慧,比如我们在第三周谈到的七支供。
  • 胜义菩提心:虽然我们可能还没有直接证悟或经验空性,但我们已经开始学习和思惟空性和实相究竟本质的法教,为更深层次的内观打下基础。

(二)加行道(或前行道)

  • 世俗菩提心:当我们不断培养慈悲心和利他心时,我们的修行就​​会加深。我们在六度波罗蜜方面进行更严格的训练,更加注重持戒、忍辱和禅定。
  • 胜义菩提心:在这里,通过禅修和学习,我们对空性的理解变得更加细致。我们对空性产生了强烈的概念性理解,并开始为直接证悟究竟真理做好准备。在《普贤行愿品》中,第二道对应于以实际祈愿开始的偈颂,跨过门槛并衷心致力于菩萨道。我们将在第四周和第五周讨论这些偈颂。

第一道和第二道合称为发愿行阶段,仁波切称之为“菩萨初学者”。

(三)见道与初地

  • 世俗菩提心:真正大的转变发生在第三道上,即见道,这也是我们证得十地第一地的关键点。在这里,我们第一次直接经验到空性。这改变了我们的慈悲心,使其更加深刻和坚定不移。基于我们对现实的深刻洞察,我们利益一切众生的利他意图更加强烈。
  • 胜义菩提心:我们现在对空性有直接的、非概念的证悟,并且我们已经看到了一切现象的真实本质(尽管这种证悟还不稳定)。这种认识是我们大乘道上的关键时刻,并且对我们未来世俗菩提心的修行产生重大影响。需要澄清的是:在南传佛教里,这已经是阿罗汉的阶位,因此达到初地或见道的人不再是轮回众生。在此阶段,菩萨不再因业力和无明而投生,而是出于慈悲心和利益、解脱众生的祈愿。这对应于《普贤行愿品》中实际祈愿的第二部分,第 28 – 46 偈,我们将在第 6 周和第 7 周讨论。

(四)修道

  • 世俗菩提心:我们现在对空性有了深刻的洞察,因此我们利益他人的努力变得更加有效,并且能够毫不费力地自发进行。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区别开始消失,我们的行为以无条件的、自然的慈悲为动机的。
  • 胜义菩提心:我们通过不断的禅修,不断加深对空性的认识并使其稳定。我们努力消除因无明而产生,并阻碍全知的日益微妙的障碍和习惯模式,且我们稳步地接近圆满的证悟。

(三)无学道

  • 世俗菩提心:在这最后阶段,我们已经圆满了空性的证悟和慈悲的修持。我们体现了佛陀的品质,纯粹为了他人的利益而行动,没有任何努力或概念。
  • 胜义菩提心:我们已断除一切障碍,证得空性圆满,不再需要修习前面四道的修法。我们已证得佛果,即胜义菩提心的顶峰。

在这五道中,我们对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的修持,从概念性的理解和刻意的修行,演变为证悟事业的自发、自然的表达,最终达到佛的境界。基于这个介绍,让我们开始本周的偈颂和十六个祈愿中的第一个。

1. 清净意乐之愿( 13-15 偈)

常兴供养

第一个愿,即“清净意乐之愿”,从第13偈开始:

[13] 供养过去一切佛,现住十方世界佛
未来意乐速圆满,依次现证佛菩提

正如仁波切所说:“这些佛经的奇妙之处在于它们是如此的深广,又如此富有诗意,表达得这样优美。”在此,我们先供养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诸佛。正如我们上周所说的那样,我们正在供养所有的供品。仁波切说:“这实际上说了很多,因为我们很多人可能有一个佛堂,我们可能会供灯等等。但如果有一周忘了做供养,我们就会想,‘哦,对不起啊,佛陀。’ 我们将佛陀视为可能感到被忽视的人。” 这几行偈颂讲的就是这种心态。佛陀每时每都在被供养。无论我们是否发现,供品始终都在那里。正如仁波切所说:“这就是为什么大乘态度如此优雅,也是为什么它们被称为有‘摩诃’或‘大’。菩萨没有那种“噢,我有一周忘记了”的贫穷心理。

所以这意味着什么呢?这个主题在《宝性论》中有更详细的阐释,因为我们会问,如果诸佛没有意图,他们如何继续利益众生呢?有几个答案。一个答案是,到了这个阶段,他们的事业是自然不造作的。利益众生已成为一种本具的、扎根的习惯了。佛陀不需要意图——就像我们不需要考虑呼吸或心跳一样。佛的事业是本具的。一切都是三身的显现。

另一个角度是,我们修行和发愿的早期阶段就已种下了因,现在因持续地在产生果。这就像一个传统的转经轮,在我们开始转动它后,它会继续旋转。或者也许更现代的说法是,我们可以说宇宙正因大爆炸的初始能量继续膨胀。同样地,佛陀之所以没有意图仍能继续利益众生,是因为他在因地累积了功德。正如我们刚才所谈论的修道,我们的修行也会变成这样,变成一种无勤而自然的修行。

发愿有好的发愿

仁波切还指出,在此,我们从一开始就发愿拥有良好的发愿。这有点“自我参照”的感觉,但我认为这非常重要。我们发愿要好好发愿,承认发愿本身就是一种修行,而我们今天的发愿还不够完美。它仍然沾染着我执、自私和无明。我们希望并发愿继续改进、深化和完善我们的祈愿。

我们也可以从良好的发心或动机的角度来谈。作为初学者,也许我们会想到要有一颗善良的心。正如仁波切所说,有一颗善心或善意已经很好了,但很难确定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因为即使是仍然有烦恼、无明、我执的凡夫,也可能有一颗善良的心,或者至少认为自己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的政治领导人就是这样表现自己的。就连父母都认为自己对孩子很好,但你知道,父母仍然被烦恼和无明所束缚,也没有神通。因此,尽管我们作为父母可能希望为孩子的利益而努力,并且我们可能是善良的,有一颗善心,但不能保证这最终会带来正面的结果。

正如我们上周从中国农夫的故事中看到的那样,我们没有智慧,不知道我们的行为会带来什么果。因此,即使我们可能有好的发心,我们仍要继续努力深化和改进我们的发心,并增上智慧,变得更谦逊。我们要承认,尽管我们有利益他人的发心,实际上结果可能并非如此。所以,我们要加倍努力,培养更好的智慧、辨别力、善巧方便。我们想要变得精通我们的手艺——就像汽车修理工,或外科医生可能想让他们的手艺变得更好那样——而对我们来说,我们的手艺是身为菩萨的手艺。

所以,发愿拥有一颗真正的善心也可以成为我们菩萨道的起点。换句话说,它可能是我们发愿修行或实际修行的一个原因。因为我们看到,即使我们今天可能有一颗善良的心,但它还不足够真诚或真实。正如达赖喇嘛尊者所说:“我的宗教是善良。”是的,但我们发愿我们的善能够更充分、更丰富、更深刻、更真诚——而不仅仅是我们现在的善意。我真的想鼓励你,将这点视为灵感和激励的来源,不要因当前能力有限而自我批评,而是对还有更大的可能性感到鼓舞。

清净观

仁波切说,当我们发愿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诸佛都出现在面前,遍布十方,并实现他们所有的大愿时,这就像邀请每个人参加你的派对一样。没有人被排除在外。我们切切实实指的是没有人被排除,因为如果每一个众生都会成佛,而我们包括了未来的诸佛,那么就也包括一切了众生。正如仁波切所说,如果你能了解一切诸佛都出现在面前的观念,哪怕只是一点点,都会让你起鸡皮疙瘩。这是一个已经完全证悟的世界的愿景,那里的每个人、所有一切都是佛。如果我们真的能够这样感知现实,这就是金刚乘的清净观,但是大乘已经在这里指出、解释了这一点。这说的就是没有尘埃的干净窗户。体验到于一切诸佛前,就是体验无二的智慧、心性、任运自在。

圆满诸佛刹土

[14] 所有十分诸刹土,愿皆广大极清净
于中菩提树王下 诸佛佛子咸充满

在这里,我们渴望圆满诸佛刹土,而佛土无处不在,不是在东方或西方那样特定的某个地方。是的,我们时不时会听到“愿菩提树下诸佛菩萨皆充满”的说法,所以有时会有这种相对层面上的发愿。而在其他时候,我们有更究竟的见地,认为一切已经是圆满的。所以我们有两个祈愿。愿此佛土变得圆满,愿这个世界变得有众多诸佛菩萨。我们也发愿,我们此时此刻就已经看到了诸佛菩萨,正如上一偈颂所说。就像仁波切说的那样,这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大乘的思维方式。

仁波切还说,是诸佛的存在让一个地方变得圆满或清净。即使你在一个大城市,无论它有多少便利设施,如果那个地方没有佛菩萨的加持,那它就不是佛土、净土。正如我们上周所讲,大乘和佛教中的利益或福德的概念,更多地是被定义为有多少让我们修行,了悟实相的因缘。

愿我们所有的愿望皆如法圆满

[15] 十方所有诸有情,愿无疾病常安乐
众生法利悉顺成,所有意望亦成满

当我们谈论疾病和健康时,我们不只是谈论外在的疾病——比如身体的疾病或元素失衡——而且还包括内心的疾病,比如烦恼、怀疑、邪见等。甚至还有最隐秘的疾病,比如失去虔敬心、失去启发、缺乏福德、无法入定、守持戒律等等。

我们发愿自己和他人做的所有事情都能带来利益,无论它多么平常。愿不只是我们自己,而是一切众生的所有愿望和追求,都能如法圆满。正如仁波切所说:“这是很不得了。”无论我们做什么,愿它能够以某种方式利益众生,所以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不会无用或平常。比如说,如果我们祈求长寿,我们祈求如果我们多活一年,希望这一年是值遇佛法、敬仰佛法、修行和成就佛法的一年。同样的,我们也祈愿别人能够成功、富有等等。不是为了成功、富有本身,而是希望因为这些世间的利益,让他们逐渐地、直接地、间接地去接触、实践、证悟佛法的法教。因此,我们发愿为了世间的利益,来让自他能够和佛法结缘、修行。

我们祈愿即使是睡觉或闲逛等平常活动,也能成为我们心相续中生起菩提心的因。正如仁波切所说,你想打个盹吗?那你就去打盹吧,一边发愿:“愿这次打盹的力量以某种方式让我使一切众生成佛”。我们不仅发愿看似世俗的活动,即使是不善的活动,也愿它们能以某种方式让我们使一切众生成佛。即使它不会立即发生,我们也希望它在未来发生。

2024年,仁波切在温哥华的开示中,讲述了几个关于这种发愿的故事。例如,一个关于措尼仁波切的前世的故事,以及另一个关于大成就者塔嘎纳巴的故事。这些故事说明了[可以这么]祈愿,即使是和佛法无关的世俗活动,也变得和佛法相关。而且即使是看似不善的事,比如打妄语——大成就者塔嘎纳巴就总是打妄语——这些也可能成为菩萨的事业。

2.不忘失菩提心之愿( 16-19 偈)

怀有悲伤心之愿

[16] 我为修行菩提行,一切趣中念本生
诸余生中受生死,愿我常得趣出家

仁波切在对此偈的解释中说,这是发愿拥有一颗真正的悲伤之心。基本上,愿我总是感到悲伤。如仁波切所说,悲伤使我们更加人性化。他说,如果你是一只青蛙或一只蜘蛛,我不认为它们有那么多悲伤。他们都很忙,担心有人会吃掉他们。同样,天人也不会悲伤,因为他们都在散乱,沉迷享乐。人类虽然有悲伤,但这里我们谈论的不仅仅是普通的悲伤。这是一种更重要的悲伤,即愿我永远能回忆起我的过去世。

我们祈愿对人生能够有鸟瞰的视野。不仅仅对生命中此时此刻,或整个今生的全面视野,而是我们所有的前世和来世的全面视野。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正如仁波切所说,也许我们不一定会感到自怜,而是感到某种悲伤。例如,如果你能看到过去某一世,你是一只即将被炸的龙虾,你会有什么感觉?甚至这一生,如仁波切所说,你想想你从小到现在的一生,我相信你会有很多感伤。有些地方可能让你感到幸福,有些让你感到悲伤。还有一些你可能会感到高兴,但又带着一丝悲伤,心想,天哪,我为什么要这么做?我当时是多么愚笨啊。

因此,当我们忆念起所有前世的时候,愿我们能够拥有圆满的出离心,出离这徒劳无用的轮回。佛教徒当然害怕去地狱,但是佛教徒也害怕做天人,因为在天界,我们不会有这种悲伤,直到临死前最后一刻。正如仁波切所说,最后一刻的悲伤并什么用。因此,当我们有这种悲伤作为不间断的提醒时,这种持续的悲伤和厌离就成了我们所处佛土的标准之一。

再次思考我们的人生目标,我们中的许多人都忙于工作、生活、家庭、娱乐或令人愉悦的分心散乱中,可能直到为时已晚,都没有怎么去思考佛法的价值。我们可能活在自己的天界中。因此,对我们来说,很重要的是找到一种方法,来培养人类的这种悲伤和厌离感。正如《普贤行愿品》提醒我们的那样,这是不忘菩提心的重要方法。

比如说,有的人,哪怕是一刹那,也无法放下世间八法。世间八法即四个二元对立:利与衰、誉与毁、称与责、乐与苦。执着和散乱通常源自于此,把我们束缚在身为凡夫的轮回中,分散我们对成佛[目标]的注意力。因此,我们祈愿能够以某种方式超越这些二元对立,例如得与失、乐与苦等等。我们渴望超越目前驱动我们的这些二元区别和价值观。正如仁波切所说,如果我们还没有开始这样做,那就表明我们还没有出离心。如果你没有出离心,那么你的菩提心,以及你对《普贤行愿品》的修习很可能仍是不纯粹的,仍是相当自我导向的。因此,愿我们发愿拥有出离心。

修持净戒之愿

[17] 我随一切如来学,毕竟圆满其贤行
戒行清净无污垢,恒不毁犯无过行

此偈是关于道德和戒律的,这又是我们上周开始讨论的一个重大主题。正如仁波切所说,英语单词“ethics”[道德]是否也表达了梵文单词“shila”或藏语单词“tsültrim”的含义?因为在藏语中,tsültrim 与法道或真理有很大关系。例如,水是湿的。这就是水的真理。水就是这样子。今天外面很冷,如果我往自己身上倒了一杯水,那么我就不适合出门了。

这就是佛教中道德的核心意义。如果你做一些违背真理的事情,这只会给你和他人带来痛苦、困难和失望。所以当然,愿我永远精进地不杀生、不打妄语、不诽谤等等。我们需要相对层面上的这些道德戒律。但特别是在大乘中,我们的戒律实际上是要我们永远做不违背真理的事情。

在六度波罗蜜的框架中,戒律波罗蜜分为三类,如仁波切所阐释:

  • 第一是诸恶莫作,比如杀生、偷盗等
  • 第二是诸善奉行,例如帮助他人、提供食物、住所或药品。传统上,布施分为三类。第一个是物质上,外在层面上的布施。第二个是在更内在的层面上提供保护,使其免受伤害,和其他更多心理层面上的问题。第三是以佛法布施。
  • 第三是利益众生的戒律。

正如仁波切所说,第三类是复杂的。因为如果以杀一个人能帮助很多人,身为菩萨,该怎么做呢?大乘佛教哲学中有关于这个主题的大量研究。同样,我们知道撒谎违背了我们的基本誓言。但如果通过对某人说谎,你可以拯救很多众生,身为菩萨,该如何抉择?在这里,仁波切说,如果对其他众生有利,菩萨就应该说谎。事实上,如果菩萨不说谎,他或她就会破坏或违背菩萨戒。因此,我们的大乘戒律取代了更基本的[声闻乘]戒律。

因此,更广泛地说,如果对其他众生有益,菩萨就需要做看似不善的事情。当然,总是有自欺欺人的风险,让自己相信这些活动是有益的,而实际上它们出于我执或其他烦恼。所以,我们应该永远记住,这可能只是我们自己的解释、迷惘、自欺欺人。因此,我们始终发愿维持我们的行为道德,让我们的菩提心完好无损。

以各种语言传法之愿

[18] 天语龙语药叉语,鸠槃荼语及人语
所有诸趣一切语,我以诸音为说法

此偈描述了另一种增上菩提心的方法。愿我们能以不同的语言宣说佛陀的教法。正如仁波切所说,这不仅是教导其他人,也教导各种众生,如天人和昆虫等。这意味着用各种语言教人们,不仅是汉语或英语等语言,而是不同的交流方式。菩萨之所以发愿这样做,是因为不同的众生有不同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正如仁波切所说,你会如何向古代墨西哥玛雅人传授佛法?他们有一种比赛,获胜者将有幸被砍头。我们应该如何与有这种传统的人交流?我们需要一套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沟通方式。

YouTube 菩萨

2023年,仁波切举了YouTube菩萨的美好例子[注:YouTube为视频网站]。我们知道菩萨要随顺他人的期望和思维方式。因此,假设您有一个朋友总是想去浏览 YouTube,并且您想让您的朋友受益。你可能会认为看 YouTube 没有什么好处,不是一件好事。但如果身为菩萨,你立即介入、责骂他/她观看 YouTube,那么会发生的是他/她将不再来找你,不想再听你说话了。因此,菩萨必须首先随顺对方,自己也按他/她的意思去看 YouTube,以激励他们,然后慢慢引导他们远离 YouTube。当然,如果你不小心,那么你也会成为YouTube瘾君子。然后,正如仁波切所说,将会有两个沉迷YouTube的人。所以你必须发愿,是的,你想为他人的利益而努力,但你永远不会被染污,就像莲花不被浑水染污一样。

圆满六度波罗蜜

[19]淳善精勤修诸度,恒不忘失菩提心
所有诸罪能为障,愿皆清净悉无余

在这里,我们祈愿我们能以圆满的精进修六度波罗蜜,也祈愿其他人能有同样的精进。这实际上是此祈愿文中唯一一个提到六度波罗蜜的偈颂。六度当然是大乘的核心,而这也许是其他大乘经典中已经如此全面地涵盖了六度的缘故。但由于这篇祈愿文在这里没有详细阐述,对于那些不熟悉六度的人,我强烈建议您阅读书籍,并听听仁波切关于华智仁波切的《普贤上师言教》中有关菩提心的开示,以及寂天菩萨的《入菩萨行论》。

3. 远离烦恼之愿(第 20 偈)

十六愿中的第三个是远离烦恼的愿,即第二十偈。

[20] 业与烦恼诸魔事,世间趣中得解脱
犹如莲华不着水,日月经行不滞空

在此,我们再次清净所有烦恼及其果。正如我们之前所看到的,不善是指任何让你远离真理的事物,例如无我这样(anatta)的真理等。例如,当谈到伤害他人时,通常我们之所以会伤害他人,是因为我们的自我为重或我执。换句话说,是因为我们没有认识到无我。我执是让我们偏离真相的关键原因。上周我们讨论了很多关于烦恼的问题。如果您想了解更多信息,我鼓励您回顾一下上周的内容。

正如仁波切所说,这也意味着菩萨可以以多种方式显现。她们可能是妓女,也可能是流氓。就像莲花在淤泥生长一样,菩萨可以在污浊的轮回中游走,以多种方式利益众生。又如莲花生于泥中,若能利益众生,我愿生为妓女、猎人、政治家、强盗、流氓等,但我又愿永远不被世俗的烦恼或污垢沾染。

且愿我像太阳或月亮一样,照亮世界的黑暗。太阳和月亮是很好的例子,因为它们不一定有意地去照亮,或将光照射到地球上的任何特定地点。可以说,它们只是在天空中升起,它们的光芒就到达了各处。同样地,即使菩萨没有特别的喜好或偏爱来利益特定的众生,但愿有情众生能被菩萨的光芒或事业所及。仁波切在讲授《宝性论》、佛性和佛陀的示现时,对此有详细的阐述。

4. 利乐众生之愿(第 21 偈)

本周偈颂中的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祈愿是带领众生获得快乐的祈愿。

[21] 尽刹土量诸方所,息灭恶趣一切苦
善能安处有情乐,一切趣中行利益

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我们渴望始终为所有众生的相对[或暂时]安乐和幸福而努力,也为他们的究竟的利益而努力。所以,我们在追求究竟利益的同时,千万不要轻视相对[或暂时]的利益。仁波切曾经常谈到给予人们“他们想要的和他们需要的”。每个家长或教练都知道,这就是善巧方便如此重要之处。我们如何激励人们去做对他们自己最有利的事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并非总是容易的。

回到YouTube菩萨的例子,仁波切说:“是的,为了让其他众生获得快乐、安乐和幸福,我们需要和他们一起观看YouTube。但如果这是我们做的唯一的事情,如果我们只是看 YouTube,那就不会有任何好处。”因此,即使在我们和他们一起看 YouTube ,让他们做他们想做的事,我们也必须做一些让他们开始不想看 YouTube 的事情。换句话说,我们也必须给予他们需要的东西。菩萨必须始终发愿他们给众生既带来快乐,也带来最终利益。同样,这是本周的重要主题之一,即同时在相对和更究竟的层面上都有所追求。

结论

因此,在本周结束时,让我们回到起点。我们过了第一关,现在到了《普贤行愿品》实际发愿的部分。而作为菩萨道的修行者,这相当于我们第一次真正见到菩提心,第一次真心地受菩萨戒。这是我们对法道的投入,我们的观点、态度,以及我们面对自己、修行、周围的世界的行为,这些都产生了深刻的转变。这是一种深层次的内在转化,我们从以自我为中心的模式,转变为以利他和慈悲为核心。因此,让我们看一下这种转变将如何影响我们的观点、态度和行为。

  • 观点:在这种转变之前,我们的观点可能更多的是以自我为中心,更关注个人利益、我们自己的安乐和证悟。我们的修行可能主要是为了个人的寂静和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也许不太重视他人的利益。但在真正地受菩萨戒、真正领悟菩提心之后,我们的见地就会极大程度上扩大。我们开始认为自己与所有众生有着根本的联系。我们看到真正的证悟意味着把一切众生从痛苦中解脱出来。所以我们的观点现在建立在大乘空性的哲学上。我们更清楚地看到所有现象的相互依存,以及一个不变和孤立的自我的假象。
  • 态度:在转变之前,我们对修行的态度也许更多的是出于一种责任感,一种对个人成长的愿望,甚至可能是一种摆脱世俗痛苦的手段。它也许更个人主义,更注重个人成就和精神上的里程碑。但是,当我们的态度转变为一种深刻的慈悲和无限的利他心,[我们会有]一种发自内心渴望为他人服务的祈愿。它不是出于责任,而是出于真正的爱和慈悲。我们培养安忍,明白道路漫长,而我们的承诺跨越无数生生世世。我们还培养了更坚韧地面对挫折的能力,因为我们知道我们是为了所有众生的最终利益而努力。
  • 行为:在转变之前,我们的行为可能更专注于个人修行,如打坐、闻思、道德行为、不伤害[众生],以及专注于清净我们自己的业障。但后来,我们的行为扩展到包括直接旨在利益他人的行为。这可能包括发愿以外在/物质方式、内在/心理方式(例如免受恐惧)以及传法的最高利益来利益他人。这可能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比如改变我们的工作或从事的行业。但它也可以很简单,比如在我们与人的日常互动中更加活在当下、富有慈悲。在此,六度波罗蜜是我们行为的指导原则,不仅是为了我们个人的证悟,也是为了一切众生。 

尽管菩萨戒是一种有意的选择,带着明确的“之前”和“之后”,但我们知道这种转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改变。这是加深我们的理解和承诺的渐进过程。正如我们作为修行者可以发十万次菩萨愿一样,我们也希望每一次这样做,我们的菩提心就会加深、变得更加深刻。同样,通过《普贤行愿品》,我们希望它将成为我们道路上的指路明灯,鼓励我们不断反思我们的发心、行动以及我们对世界的影响。当我们更深入地修习《普贤行愿品》时,我们学会以智慧和慈悲的平衡来驾驭我们的生活,以尽可能减轻[世间]痛苦为目标。

因此,从本质上讲,真正的发愿修行意味着从以自我为中心转化为致力于利他的生活方式,深刻扩展我们的视野,以及无限慈悲和利益一切众生的态度。因此,我们的道路不只是自己成佛的道路,而是所有众生解脱的道路,将菩萨的理想体现在我们的一念、一言、一行中。在此,第四周就结束了。让我们花点时间将我们的功德回向给一切有情众生的利益。

[暂停]

谢谢你们,期待我们下周再见。

[教学结束]


注:要阅读脚注,请点击上标数字

由Alex Li Trisoglio转录和编辑
中文翻译:YZ & Xin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