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简体字


祈愿:主页              大纲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第五周           第六周           第七周           第八周           第九周


Alex Li Trisoglio

祈愿:第三周 —— 奠定基础

2024年3月30日
75 分钟

参考偈颂:《普贤行愿品》第1-12

视频 / 转录文字

中文翻译:Xinyi & YZ

第三周简介

修行以积累功德

欢迎来到探讨《普贤行愿品》(Pranidhana-Raja) 之旅的第三周。在这周,我们将探讨《普贤行愿品》如何表达了引领一切有情证悟之菩萨道的特质。第一周我们做了课程介绍。在第二周,我们讨论了关于诵读和修持《普贤行愿品》的利益的偈颂。我们已经谈到了《普贤行愿品》对无限愿景的强调。而这周,我们将深入探讨前行的重要性,即前行如何为精神上的成长创造必要条件,且对实现这个无限而不可思议的愿景也是必不可少的。

本周,我们将覆盖这篇祈愿文的前十二偈,即七支供。这是一个全面的修持,旨在清净自心,其中包括了积累功德、净除烦恼、培养菩提心,即发愿为了一切有情的利益而证悟的心。正如前几周所讲,《普贤行愿品》之所以在大乘佛教中备受推崇,是因为它深刻表达了愿菩提心,并为菩萨们永不完结的旅程打下基础。在藏传佛教中,这十二偈也常常作为独立的祈愿文持诵。

七支供分七支:顶礼、供养、忏悔、随喜、请转法轮、请佛不入涅槃以及回向。每一支都特别对治某种烦恼和业障,为修行者成佛的广大愿景做好准备。正在修加行的听众可能会发现,这些修持也是加行或前行的基础。就像金刚乘中的前行修持可以让我们积累功德,以成功有效地修持成就法一样,这十二首偈颂可以被视为《普贤行愿品》(Pranidhana-Raja) 本身的前行——以使我们能够更充分地体悟其后那些不可思议的偈颂。

从相对和更究竟两个层面来理解偈颂

我们将在本周深入地探讨七支供,包括从更相对和物质的层面,以及空性和非二元的层面。七支供为接下来更侧重空性和不可思议的偈颂做准备。即使我们在讨论的是所谓的前行,但这些偈颂已体现了大乘的广大见地,也将非二元的见地付诸实践。因此,本周的主题画面是不可思议的供养。

这些偈颂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让我们承认,在修行道路上,怀疑和犹豫是正常的。虽然这些开头的偈颂是前行准备,但它也是一个机会,让我们反思自己的祈愿,以及在我们投入一个修持时所产生的怀疑。这种反思不是障碍,而是法道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我们修行更投入,理解也更深入。这节课也是一次邀请,让我们踏上效仿菩萨无限愿望的内心旅程。所以,我鼓励你们不要只将这些偈颂的学习当作学术研究,而是一个深入地亲自去修持它们,为心灵觉醒打下基础。我想鼓励你以开放的心态参与这节课,把祈愿和疑虑都视为你修行中重要的一部分。

在此,让我们以菩萨饶益所有众生的心,一起来参与《普贤行愿品》之旅。就像我们上周所做的那样,让我们​​用一点时间来调整我们的发心。

[暂停]

序幕

那么,我们现在开始讲解七支供的部分。在介绍这些偈语时,宗萨钦哲仁波切说:“为了使你的愿望强而有力,甚至要真正有能力去发愿,我们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他说:“这是比较容易的部分,所以我会很快讲完它们。” 他确实讲得比较简略。但我想说的是,[仁波切之所以这么讲]是因为这些偈颂涵盖了菩萨道方面的教法——即仁波切关于寂天菩萨的《入菩萨行论》的开示——以及《龙钦宁提前行》里的教法。实际上,仁波切在 20 年前就深入地讲解过这些内容了。所以,我不会将他的话理解为这些偈颂过于简单,而是理解为我们已经有很多材料可以去学习、去修持这部分偈颂了。

他说,为了创造这种发愿的能力,我们试着通过修七支供来积累功德。作为佛教徒,我们是因果定律的追随者,所以首先我们需要不断地积聚善的因缘,从而实现这个祈愿。我们都在尽最大努力培养发心,并将我们的祈愿付诸实践,但当然,事情并不总如我们所愿。我们的发愿和行动间之所以存在差距,是因为缺少福德、缺少实现这些发愿的因。 这又回到了习惯和训练的话题上。以我们上周使用的登山比喻,如果我们没有合适的装备,或者没在体能训练上下足功夫,那我们就可能无法完成攀登。然而,菩萨不会在面临挑战时放弃。相反的,他们会加倍地发愿和修行,使以后的状况能够有所改变。

仁波切还说,你可能会想,“我们应该发愿多久?” 他的回答是,“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如是一切无尽时,我愿究竟恒无尽。” 正如仁波切所说,“这是一项长期计划”,他说 “实际上,‘长期’这个词并不合适,因为这是一项没有尽头的计划。我们真的应该放弃获得证悟的想法,而应当祈愿我们将永远成为 《普贤行愿品》(Pranidhana-Raja) 的修行者,且这将是我们唯一做的一件事。这才应该是我们的愿望。”

顶礼(第1-2偈)

基于以上的理解,七支供的第一支是顶礼,即《普贤行愿品》的第 1 和第 2 偈。顶礼关乎礼敬,即对三宝(佛、法、僧)表示尊重和恭敬。顶礼是身体和精神上的谦卑和虔敬,承认诸佛功德。

1.1. 顶礼
[1] 所有十方世界中 游于三世人师子
我以清净身语意 遍礼一切悉无余

[2] 以彼贤行为愿力 一切如来意现前
一身复现刹尘身 一一遍礼刹尘佛

观想和方法

在讲解这些偈颂时,仁波切谈到了观想。他说,由于发愿的力量,“聚集十方三世的一切诸佛不需要任何时间。当你要发愿的那一刹那,他们就都出现在你面前,准备好为你见证、支持你了。” 他说,“我想在这成百上千的诸佛菩萨中,你不应该忘记普贤菩萨。他静静地骑着这头巨兽,他的大象。” 仁波切说,他总喜欢观想数百头大象,它们慢慢地走着。他说,“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见过大象。它们非常安静。它们是最大的动物。但是当它们走路时,你无法察觉。且它们有最美丽的眼睛,用最美丽的方式注视着你。它们看着你,但总是让你觉得它们没有在看你。” 是的,所以观想数千头大象会很好。在藏语中,这叫“tendrel”,代表吉祥的缘起,可以带来好的结果。

当一个人——即我们自己——顶礼时,不只是一个人顶礼一次,而是可以观想自己有无数化身,数量和整个世界上所有微尘一样多。我们可能觉得这是一种金刚乘的方法,但这也是一种大乘的思维方式,一种大乘的态度。因此,我们首先用自己的身体顶礼,同时观想有世上所有微尘一样多的身体与我们一起顶礼。我们向谁顶礼?顶礼过去佛、现在佛,甚至那些尚未成佛的佛——未来佛。因此,正如仁波切所说,即使在这里,就在一开始,普通的时间概念就已经被打破了。即使在这些最开始的偈颂中,我们已经接触到了广阔而不可思议的无二正见。

顶礼的本质是降服。因此,当我们顶礼时,我们在精神上降服于我们认为可信、已证悟且不会欺骗我们的人。值得思考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甘愿向谁顶礼呢?我们想效仿谁?我们尊重谁?我们臣服于谁?我们愿意追随谁?谁是我们的榜样?甚至,谁是我们在网络上追随的网红?也许我们可以问问自己,我们不知不觉中已经在向谁顶礼了呢?

七支供与前行修持

回到观想的话题,在其他一些释论中说到,利根者可以观想十方众多佛菩萨的清净刹土就在我们的这个房间里。然而,释论也说,初学者建议观想资粮田或福田——修前行的人对此较为熟悉——这样所缘境比较容易显现。当然,最终我们希望能做到观想出无数个自己,向一切时空无量诸佛菩萨顶礼。但作为初学者,更简单的方式是观想一个福田,一位主尊,其周围环绕着菩萨和众生,而不是迷失在过于复杂的观想中。我们可以发愿,随着我们的修行变得更稳定、更扎实,我们可以逐渐让自己的观想变得越来越不可思量。

正如前面已经提到的,这是一部大乘经典,但我知道在座的许多人都是金刚乘修行者,可能在修行前行,上师瑜伽,或某种仪轨。还有一些听众对金刚乘感兴趣,但还不是金刚乘修行者。因此,尽管金刚乘超出了我们今天讨论的范围,但我想说,在我看来,要实现大乘核心见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金刚乘是我所知道的最为殊胜的方便或技巧。换句话说,它是最甚深、最强大的方法,让我们超越对这些词句的概念性理解——尽管光是概念性理解已经很困难了——并将它转化为实际的体悟。也许更重要的是,即使我们其中一些人在概念上难以理解这一深广见地,金刚乘仍然可以帮助我们实际证悟空性和无二。

龙钦宁提前行与杰尊宁提前行

所以,既然讲到前行,我想简要谈谈《龙钦宁提前行》和其释论,即巴楚仁波切的《普贤上师言教》(Kunzang Lamé Shyalung)。您会发现,它关于七支供的讲解出现在上师瑜伽一节中。在此,巴楚仁波切说:

修行时,观想自身化现为百身、千身、无数身,如同世界上所有微尘一般无量。同时观想虚空般无边无际的一切众生,也在与你一同顶礼。

在宗萨钦哲仁波切的弟子中,有的在修龙钦宁提前行,有的在修杰尊宁提前行,还有的修其他传承的前行。在龙钦宁提和杰尊宁提的前行里,七支供养都出现在上师瑜伽中,位于一开始的明观福田和迎请尊众降临之后,在祈祷或祈求悉地之前,而祈祷或祈求悉地又位于请赐加持之前。因此,在这些前行仪轨的上师瑜伽中,七支供的位置是相同的,但不同传承之间的所用的语言不尽相同。对于七支供,杰尊宁提前行的语言更为无二,我想可以这么说。因此,在龙钦心髓中,这句话是:

自身化为刹尘数 变现无边而顶礼

而杰尊宁提中说:

不即不离敬顶礼

诸如“不即不离”之类的观念,可能很难理解或付诸实践,尤其是对我们这样的初学者而言。在接下来的几周里,我们会一再地回到空性,且我们应该希望能更欣赏这类词语。但这两个传承的前行的关键点在于,在上师瑜伽中,七支供在祈祷和请赐加持之前为我们积累福德。请赐加持就是了悟心性,也就是了悟空性和无二。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金刚乘的修行形式与我们在《普贤行愿品》(Pranidhana-Raja) 中所做的非常相似。在这两种情况下,我们都是从前行开始积累功德,这样,当我们证得空性时——也就是证得心性,即获得上师的加持时——我们已经积累了足够的功德。这样我们后面修行的那个阶段(即修持《普贤行愿品》后面更侧重空性的偈颂,或领受上师瑜伽中的加持)就会更见效。

日常应用:在超市里修持

我还想为七支供的修持举一个日常例子。我鼓励你们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在每时每刻的活动中去修持它。让我们以去超市购物为例。在这个例子中,你如何应用第一支——顶礼或礼敬呢?虽然你可能不会真的在超市做大礼拜,但你可以借由培养感恩和尊重的心态来实践礼敬的原则。你可以认识到无数人通过他们的努力,参与生产食物的过程,将食物送到货架上,比如农民、卡车司机、和商店员工。这种认知有助于培养谦逊和相互依存的感觉。所以,我真诚地鼓励你们发挥想象力,去思惟、观想和修持它。把它运用在你的生活中,无论你在世间或在工作,是和家人、孩子在一起,还是和朋友在一起。找个机会问自己,“如何在此种情况下,在此时此地修七支供?”

供养(第3-7偈)

第二支是供养,即第三至第七偈。在这里,我们既有物质供养——如鲜花、烧香、灯烛等等——也有非物质供养,如供养我们的修行、功德或善行。这些供养不带任何执着或有所回报的期望,旨在培养布施的态度、减少贪婪。

1.2. 供养
[3] 于一尘中尘数佛 各住菩萨众会中
无尽法界亦复然 我信诸佛皆充满

[4] 诸功德海赞无尽 普以音支大海声
称扬一切佛功德 我今赞叹诸善逝

[5]以诸妙华妙华鬘 伎乐涂香胜伞盖
最胜灯明妙烧香 悉以供养诸如来

[6] 诸妙衣服最胜香 末香积等妙高峰
一切最胜庄严具 悉以供养诸如来

[7] 所有无上广大供 我悉胜解诸如来
深心信受贤行力 顶礼供养诸如来

因此,通过这些偈颂,我们向三界宣说佛菩萨的殊胜和广大功德,然后供养我们身为人类认为美好和值得供养的一切。例如,鲜花、花鬘、音乐、涂香、伞盖、灯烛。宗萨钦哲仁波切在这里说:“每一种供养都非常浪漫。你要想象一下 2500 年前的印度。也许现在你可能会给某人一个苹果手机充电器,但 2500 年前没有电。所以给某人一盏灯,且已经添上了油和灯芯,尤其是供养给圣者,是一个多么美妙的礼物。香、僧袍、各种食物、香皂、浴袍、牙膏,基本上任何你能想到的东西[都可以供养]。”在仁波切的其他开示中,他鼓励我们供养在世间任何我们认为有价值或可取之物 — — 比如游泳池、海滩,甚至是社交媒体上网红的生活方式。无论我们珍视什么,我们都将其供养给诸佛菩萨。

无上或不可思议的供养

最后第七句是无上或不可思议的供养。这是人类有限的心无法想象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不可思议的供养呢?对于初学者来说,当我们供养一朵花之类的东西时,我们通常会认为这是一朵花,不多也不少。所以仁波切说:“要使其成为不可思议的供养,当你供养一朵花时,你可以把它当作不仅仅是一朵花,而是无限的食品、饮品,基本上是轮涅间可以包含的所有现象。”表面上看,当我们如此作意时,似乎这只是心里虚构出来的。但仁波切坚持说这不仅是一种心的虚构,因为如果我们仔细想想,就会意识到,即使只是一朵花,由于众生的感知有异,他们都会以非常不同的方式看待它。例如,如果现在有一只山羊走进来,它很可能会把那朵花视为食物,与我们对花的认知有别,等等。

因此,就目前而言,对于像我们这样的初学者,那些处于所谓的“发愿行次第”的人,换句话说,处于五道中的前两道,即资粮道和加行道的人来说,进行不可思议供养的方式就是如此思惟,一朵花不只是一朵花,而是包含了可能存在的一切。然而,仁波切在 2023 年在菩提伽耶教授《普贤行愿品》时说:“对于那些修禅定的人来说,也就是那些可以不想过去,也不预设未来的,而是能够安住在当下而不造作的人——这才是真正的不可思议供养。” 他还说,如果你能以这种方式修行,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不可思议的供养,也是顶礼、忏悔、随喜——事实上,它是七支供的全部。如果你能够做到这一点,那就是修行这七支供中每一支的最无上、殊胜的方法。

回到《普贤上师言教》,对于第二支,巴楚仁波切说道:

按照前面供曼荼罗一章中讲的,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准备尽可能多的供品,也就是说,要用干净、清净的供品,心里不被吝啬、矫揉造作或故意卖弄的心态所束缚。这些供品只是修持的所缘对境。然后像普贤菩萨那样进行供养。

因此你可以看到,即使是对前行的释论,它也在此参照《普贤行愿品》。此外,它还建议,对于那些想把《普贤行愿品》变成更正式修持的人,我们也可以像供曼荼罗一样在佛堂摆放供品。因此你可以从两方面来思考。你可以在修前行时以 《普贤行愿品》里广阔和不可思议的发心来做供养,你也可以像修前行中供曼荼那样摆放供品,来更正式地修行《普贤行愿品》。

回到去超市的例子,您可以把购物当作一次布施之举。也许您可以买东西送给别人,比如朋友、家人或邻居。这也包括捐赠给食物银行(food bank)或参与商店里的慈善活动。关键在于付出而不求回报,从而培养布施的精神。

3. 忏悔(第8偈)

第三支是忏悔或净除罪障。在忏悔支中,我们反思过去不善的行为和心念,以真诚的追悔之心发露忏悔。这种做法对于净除恶业、培养清净的本心和正直道德至关重要。这里只有一偈:

1.3. 忏悔
[8] 我由贪瞋痴增上 从身语意之所起
诸所造作恶不善 一切我今别别悔

善指的是我们更接近真理

宗萨钦哲仁波切在此解释说,实现祈愿的第三个因,是忏悔我们所有无始以来犯下的身、语、意的不善业。在此,菩萨道有一种独特的态度,即我们可以忏悔恶行,包括我们可能不记得,或没有意识到自己犯了的这些恶行。忏悔想不起的恶行表现了一种更宏大的责任感。在佛教中,不善业的概念非常广泛。从根本上说,它让你远离实相,远离真理。上周,我们谈到了远离不善或恶的友伴,那也是同样的概念。正如仁波切所说,当我们谈论恶友时,并不是指那些邀请你去看电影,来让你分心散乱的朋友,而是那些以某种方式让你远离佛法的人。作为佛法修行者,我们所追求的永远是回归于实相与真理。 

仁波切常解释道,在佛教中,我们思考伦理或道德行为的方式——即我们思考善恶的方式——与西方亚伯拉罕或犹太基督教思考善恶的方式截然不同。在仁波切对 《普贤行愿品》的各种开示中,有很多关于问题关乎如何让行为合乎道德,或怎么以善的方式生活。我觉得,对于我们这些在犹太基督教文化背景下长大的人来说,我们有时会将这种思考善恶的方式与佛法混淆。佛法更多地是从了知真谛实相的角度来理解“善”——也因而从无明和背离实相的角度来理解“不善”。

巴楚仁波切在《普贤上师言教》中的解释比较简短。他说:

怀着这样的想法,我们按照前面念修金刚萨埵之引导中所讲的那样忏悔。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前三个修持,即顶礼、供养和忏悔,实际上建立在加行前面的修行的基础之上。回到去超市的例子,当你购物时,也许你可以留心你的购物选择及其影响。如果你发现自己倾向于过度消费,或购买不健康或对环境有害的产品,你可以在心里认识到这一点,并利用那一刻的觉知来努力做更好的选择,无论这对你意味着什么——比如少买或者选择更可持续的产品,或只是更注意你的消费习惯,甚至你自己的健康。 

4. 随喜(第9偈)

接下来我们来看第四支,即随喜或欢喜赞叹。这包括随喜佛、菩萨和一切众生的善行和功德。这是一种培养积极心态、对治嫉妒和妒忌的修行。这也只有一偈:

1.4 随喜
[9] 十方一切佛菩萨 独觉有学及无学
一切趣中诸有情 所有福善我随喜

因此,正如仁波切所说,这好似我们为一切诸佛的品质感到雀跃。如他所解释的那样,“用通俗的方式来说,随喜就是为那些过得不错、拥有良好品质的人而感到雀跃”。因此,我们为佛陀、菩萨、声闻、缘觉以及不同乘所有证悟者殊胜的功德而随喜。不仅是他们,我们还为所有具有崇高或世俗上的美德和良好品质的众生而随喜。世界上有这样好的品质存在,这让我们很高兴。我们不羡慕。我们不嫉妒。我们不觉得需要竞争。正如仁波切所说,“世上还有这么多具有​非凡品质的人,这近乎令人宽慰。啊,我们终于可以松口气了,因为还有人可以照顾我们,照顾这个世界。有人晓得他们在做什么。这个世界并没有那么无望。”我想我们很多人,看到当今世界上政界和商界领袖时,有时会感到绝望。我知道特别是许多年轻人,觉得领袖们没有关注对他们而言真正重要的事。因此,即使在世间,只要我们看到好的榜样,就值得庆贺。

仁波切提到,即使非佛教徒中也有顶礼、供养和赞叹等修持。但随喜似乎是佛教所独有的,特别是大乘佛教。在这里,我们既随喜因,也随喜果。例如,当你看到一个美丽、英俊、善良的人,享受着善因带来的果报时,你就去随喜。当然,这是一种非常平庸或一般的随喜。一种更殊胜的随喜方式是随喜诸佛菩萨所成熟或种下的因果。换句话说,就是随喜功德的因和众生积累福德的行为。 

以去超市为例,您可以在片刻间为自己丰富的选择感到喜悦,以及参与此供应链的人的成功感到高兴。这可以很简单,比如欣赏食物的多样性,或为那些耕种了商店特别供应的农产品的农民感到高兴。认可和庆祝这些积极的事情有助于对治嫉妒和竞争心。 

5. 请转法轮(第10偈)

第五支是祈请证得菩提者转动法轮。我们在此祈请诸佛菩萨继续弘扬佛法,使佛法能够利益一切众生,不至于在世间消失:

1.5 请转法轮
[10] 十方所有世间灯 现证菩提得无滞
我今劝请诸世尊 转于无上妙法轮

在这里,正如仁波切所说,我们祈请所有佛陀,他们是这个黑暗重重的世界上真正的照明者。我们祈求他们开示,也祈求他们指出我们的过患,引导我们走上正道,回答我们的问题,消除我们的疑虑,增加我们的热忱,并让我们对菩提道信心增上。在此,我真的很喜欢这个说法,“转法轮”不仅仅是阅读法本,它实际上涵盖了善知识教导我们的所有方式,包括帮助指出我们的错误,启发我们,并增强我们对法道的信心——这是一个更全面的概念。

在此,回顾下我们学习佛法、闻法的方式也许会有所帮助。回到《普贤上师言教》中,有一个关于法器三过的好例子。想象一下,你想往容器里灌水。第一个缺失是,如果你压根不听,或者如果你分心了,那就好比把容器倒过来了。你无法往容器里灌水。第二个缺失是容器有洞。无论你听了多少法,你都无法记住它们、融入相续或将身体力行。第三个缺失是容器里有毒药,即把烦恼或我执混杂其中。比如以不善的发心聆听佛法,比如希望变得出众或具有名望,或被其他五毒所染污。在这种情况下,佛法非但无法帮助你调伏自心,还会变成根本不是佛法的东西,就像甘露被倒入装有毒药的罐子里一样。例如,丘阳创巴仁波切常谈到精神唯物主义,以及我们如何利用佛法装饰自我,而不是断除我执。所以让我们挑战自己,坦诚地问自己:我们如何闻法?我们闻法的态度是什么? 

我很喜欢的另一个故事来自禅宗传统,即“一杯茶”的故事:

南隐接待了一位前来问禅的大学教授。
南隐端茶。他为这位来访者沏茶。水注满了杯子,南隐还继续往下倒。
教授望着茶水不断地溢出杯外,直到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杯子满了,再也倒不进去了!”
“就像这个杯子一样,”南隐说,“你满脑子都是自己的看法和臆想。你不把自己的杯子倒空,叫我如何对你说禅?”

在去超市的例子中,也许我们可以把这第五支变成看作一种愿望或祈愿,愿我们和所有消费者继续学习,留心健康、道德的消费行为。在我们购物时,这可能意味着优先选择那些提供关于营养或绿色饮食讯息的生产商的产品,从而促进传播有关如何购物、消费的有益知识。 

6.请佛住世(第11偈)

第六支是请佛住世。我们在此祈请诸位圣者长久住世,不入涅槃,让他们能继续饶益仍在心灵之道上的有情:

1.6 请佛住世
[11] 诸佛若欲示涅槃 我悉合掌而劝请
利乐一切有情故 唯愿久住刹尘劫

仁波切在这里说:“如果有佛菩萨想要结束他们饶益众生的显现,换句话说,对于那些准备趋入涅槃的诸佛菩萨,那么我们迫切地、急忙地请求他们不要这样做。”我们祈请说,没错,我们很迟钝,我们很愚痴。我们可能无法马上学懂,但请您慈悲忍耐我们。请您长寿,如果有必要,请住世上数劫。 

也许在去超市的例子中,我们可以通过支持道德的商业运作,选择那些善待员工、采用可持续农业生产、致力于为社会带来积极效应的公司的产品,让世界上有更多的善,无论对我们而言“善”在相对层面上意味着什么。通过我们的选择与祈愿,我们可以鼓励这些善的力量在市场和外部世界继续壮大。

7. 回向(第12偈)

第七支是回向,我们将这些前行的修持所积聚的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这体现了大乘菩提心的原则,其目标为最终让每一个众生脱离苦海: 

1.7.回向
[12] 敬礼供养悔露罪 随喜劝转请常住
尽我所积少善根 一切回向大菩提

正如仁波切所说:“这是大乘标准的轻松、不可思议且强大的积聚功德方法。”由此,我们为后续的祈愿奠定了基础。我们已经积累了功德,即做事的能力。现在我们有能力祈愿。所以,我们要将此功德回向。在第八周,我们会讲祈愿文最后整体的回向,即第55至60偈。但我们现在已经希望把我们在七支供积累的一切功德都做回向。回向永远也不嫌多——它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修持。

或许在购物之旅的例子中,你可以在购物结束时悄悄地回向你的行动所产生的功德,比如选择绿色产品,或买东西送给朋友,或捐赠。你把这一切都回向以利益他人。你可以发愿,通过你的行动让世界变得更健康、快乐,将你以正念购物的福德回向给所有众生。

三毒

至此,我们已经讲完了七支供这前十二偈。我还想稍微谈谈七支供的每一支如何对治特定的情绪或烦恼。修行者所提出的诸多问题都关乎我们在修行中的体验或情绪。这可能包括我们在正式修持过程中,或者我们出座后与外界互动时的经历或情绪——包括在我们的人际关系、家庭、工作中,或只是在面对世界上发生的事。这都与我们的情绪有关,因此也与烦恼有关。 

三毒的介绍

佛教传统中的三毒,指的是三种烦恼或缺陷,它是贪爱的根源,因此也是苦(包括苦痛与不满足)和转生的部分原因。在佛教的生命之轮(Bhavachakra)中,三毒由三只动物代表,在生命之轮的中心互相追逐。三毒分别为:

  • (也称为执着、贪婪、贪心或欲望),以公鸡为象征。
  • (也包括嗔怒、嗔恨或害心),以蛇为象征。
  • (亦称妄想或无明),以猪为象征。

我们可将其视为我们处理任何看作对象或现象的三种基本处理方式,包括对外在的客体、人或现象,以及内在的自心和烦恼。它们是:

  • 我喜欢它——当我们喜欢某物时,我们会把它拉向自己。我们贪求更多。这是贪著或执着的毒。
  • 我不喜欢它——我想把它推开,将它摆脱。这是嗔怒的毒。
  • 我不在乎——也许我认为它无关紧要,或我根本没注意到它。这是痴的毒。

这三毒也可能是向内的,即对我们自己的念头、情绪、自身、生活的反应。而我们的这些反应,也会对心理健康、自我认知和整体健康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它们可能导致自我批评、内疚、自尊心低下以及其他痛苦的心理状态。当然,这与当今世界的心理健康危机密切相关,特别是在新冠爆发之后,在年轻人间。已经有很多文章写道社交媒体的影响以及在网络上过着另一种生活的现象,谈到它们如何让人变得更焦虑、抑郁、倾向于自我批评。

我们也可以通过进化心理学的视角来理解三毒。你可能听说过罗伯特·赖特 (Robert Wright) 的书《为什么佛学是真实的》(Why Buddhism is True),在这本书中,他通过进化心理学的视角谈论了佛教,即我们的心理特征,如情绪、思想和行为,是如何被自然选择塑造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对环境的反应——包括外部的人或事件,以及内在的体验和内心状况——可以理解为一种对环境的适应调整,让我们的祖先在某个时期的进化史中增加了他们生存和繁殖的机会。但在现代环境中,这些适应性有时会对我们的健康起反作用。因此,我将简要地通过这些视角谈谈这三毒。

1. 贪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贪爱,它包含了执着、贪婪、欲望等元素。从进化的角度看,执着的驱动力,以及对食物、性以及社会地位等这些愉悦体验的追求,可以说曾确保了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成功。举例来说,对高热量食物和性伴侣的渴望,对我们祖先的基因生存来说曾扮演重要角色。而从佛教的视角看,尽管贪爱自然而又常令人愉悦,但当我们执著于无常的对象或经历时,这便会导致痛苦,随之到来的是失望、失去。最终将形成持续不断、难以抑制的渴求与上瘾的恶性循环。当我们明白贪爱往往受进化倾向影响后,我们便可以两方面理解[贪爱的作用]。这有助于我们逐渐了知并最终减弱我们的欲望,让我们或许可以在更简单的事物,以及更深层的联结中找到满足,而非仅停留在受本能驱使的层面上。

接着,我们再来思考贪是如向内作用的。向内的贪爱可以表现为对自我形象、身份的执着,或对那些我们认为关乎自身快乐与价值的自我叙事的执着。这可能包括自恋、对提升自我的痴迷,甚至永远无法感觉良好,无止尽地苛求完美,或沉迷于过去的自己,尽管这么做毫无帮助。也许如果我们无法不断地成功,我们就会感到自己不配。也许我们将自尊依附于外界的认可或外在成就,或过度关注某种形象或身份,即使这种过度关注已经让我们痛苦。所有这些,都能让我们理解“贪”毒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何显现。

2.

第二种毒是嗔,也就是嗔怒或嗔恨。从进化的角度来看,嗔恨可以看作是一种保护机制,帮助我们的祖先抵御威胁,并成功争夺资源。要在危险、资源稀缺的环境中生存,嗔恨作为一种对威胁作出的反应至关重要。从佛教的观点来说,虽然它为我们提供了必要的保护,习惯性的嗔怒、嗔恨也会让自己痛苦,且伤害他人。这些情绪会蒙蔽我们的判断力,导致破坏性行为,以及互相报复的恶性循环。因此,如果我们明白嗔怒或嗔恨不过是我们进化出的,对威胁的反应,我们就可以停下来自问:攻击性的反应在此种情形中真的必要吗?正念和慈悲的修持也有所帮助,让我们用上智慧来应对冲突,而非出自本能地以嗔心回应。 

向内的嗔恨通常表现为自责、内疚和憎恨自己。这种向内的攻击性嗔恨也可能表现为自我惩罚,要求自己达成不切实际的标准,或因自认为的失败、缺点而自责。它也表现为过度内疚和过度的后悔,成为一种无处不在的,“我存在根本缺陷”,或“我不配得到幸福”的感受。我们许多人,尤其是在社交媒体时代,都会消极地自我评估或自我批评。我们可能会进行严厉的自我对话,不断因未达到自我强加的或社会上的标准而内疚,或因犯错及人之常情的不完美而产生强烈的自我厌恶感。 

3.

第三个是痴,无明与迷乱。从进化的角度看,无知表现为对某些刺激源的忽视或漠不关心。这可能是信息过载的一种适应性反应。我们的祖先因此能专注于对生存和繁衍最关键的需求。然而,这也可能导致我们忽视内外环境中重要的东西。在佛教中,无明被视为根本的毒,它是对实相或真谛的误解,特别是认为自我和现象是恒常固有存在的。而这种无明即为诸苦根源。因此,即便有时去忽视或无视看似不相关的事物有助于我们集中精力,但我们也可以培养正念和觉知,审视我们的选择是否正确。我们可以将注意力转向被忽视或拒绝的事物,开始感知一切事物的相互依存和我们生活中的无常,从而让自己的觉知更趋近实相。因此,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既修了止,即学会不被分心、将注意力转向现实,也修了观,即学会更准确、真实地看待事物。

向内的痴可能表现为缺乏自我意识,对我们真实本性的误解,不愿意面对自己。它也包括低估我们的潜力,怀疑我们的内在价值,或对我们的能力和局限性的产生错误观念。我们也可能与自己的情感、需求和愿望脱节,以不符合自己真正价值或目标的方式生活。因此,特别作为佛法修行者,如果我们与自己真正的愿景间存在脱节,我们应该去缩小这个距离。这也是《普贤行愿品》的一个根本主题。

烦恼与对治

在不同的佛教传统或教法中,有许多不同的方式来描述、列举各种情绪和烦恼。《阿毗达磨俱舍论》是印度的班智达世亲在公元四或五世纪撰写的一部系统性著作,被认为是上座部佛教的学术巅峰。它列出了六种根本烦恼。其中包括我们已经讨论过的三毒,即贪、嗔、痴,还包括以了慢、疑和邪见。 

另一种看待烦恼的方式是金刚乘中所常见。其中我们谈到五方佛及其相关的五种智慧,它们是五毒的净化版。因此,这里有三毒,即贪、嗔、痴,再加上傲慢和嫉妒。与五方佛对应的是:

  • 愚痴 = 部(毗卢遮那佛:由无明到法界体性智的转变)
  • 嗔恨/嗔怒 = 金刚部(不动佛:从嗔恨到大圆镜智的转变)
  • 贪婪/骄慢 = 部(宝生佛:从骄慢到平等性智的转变)
  • 贪爱/欲望 = 莲花部(阿弥陀佛:从贪执到妙观察智的转变)
  • 嫉妒/妒忌 = 事业部(不空成就佛:从嫉妒到成所作智的转变)

不同的释论对七支供如何对治各种烦恼有不同的解释。我将采用确吉扎巴 (Chökyi Drakpa) 的解释,他撰写了前行释论《遍智道炬》,并对烦恼及七支供的对治如下开示:

1) 顶礼是骄傲的对治。骄傲即对自我重要性和优越感的过度夸大。它阻碍了我们的学习和成长,因为它使我们对他人的智慧闭目塞听。而顶礼则通过培养谦逊和敬畏之心来对治骄傲。我们的身体在鞠躬,心里也向诸佛菩萨致敬,承认他们的功德与成就。由此,我们解开了我执的禁锢,敞开心扉去学习并培养慈悲心。

2) 供养是贪婪的对治。贪婪即对财富、资源、财产、名誉或地位的强烈而自私的欲望。它源于执着,因此必定会导致痛苦。供养的一部分是给予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无论是象征性的供养还是实际的供养。由此,我们培养了无执[的心]来对治我们的贪婪。在供曼荼罗的修行中,我们观想自己供奉整个世界及其所有宝藏,以此来减轻对物质的执着,培养富足和乐于给予的心。

3) 忏悔是嗔恨的对治。嗔恨、嗔怒和憎恨都源自于厌恶。这些破坏性的情绪会遮蔽我们的心,阻碍了心的寂静与慈悲。在忏悔的过程中,我们承认、清净自己的恶行,尤其是那些由嗔恨或嗔怒驱使的行为。在佛经中,嗔恨和嗔怒驱使的恶行通常被认为是所有罪业中最严重的。借由念诵金刚萨埵心咒[或百字明]以及观想自己被清净,嗔恨的能量可以转化为智慧和清明,从而让我们的心寂静下来。

4) 随喜是嫉妒的对治。嫉妒常源自对他人成功或幸福的怨念。我们的自他比较和竞争带来不必要的痛苦。然而,当我们能为他人的功德和成就感到欢喜时,便能化解嫉妒之苦,真心为他人的成功感到快乐。这种转变将我们的竞争心转为欣赏与共享的喜悦,减轻了嫉妒产生的孤独感。

5) 请转法轮是无明的对治。在佛教中,无明指的是对现实本质的根本误解,特别是对空性和缘起的误解。在祈请诸佛与具德上师转动法轮的同时,我们即是在祈愿法教长存,因为我们知道他们对驱散我们的无明黑暗有多么重要。请转法轮支强调的是智慧和学习在消除无知中的重要性,让我们在菩提道上更加投入。

6) 请佛住世是邪见的对治。邪见包括对现实本质、道德、以及如何追求解脱之道的误解。它也囊括所有阻碍我们以正确的方式去理解和修持佛法的障碍。因此,我们请佛住世,便是在祈请他们来指引众生,强调正确的教法的价值,让我们可以保持正见,持续对的修持,一如前面仁波切所说那样。

7) 回向是疑虑的对治。疑虑可能包括对教法、个人修行或解脱道的不确定或怀疑。这可能使我们的修行陷入瘫痪,或阻止我们修持,妨碍我们在法道上的进步。回向加强我们修行的效果和目标,让我们将个人的进步融入令众生成佛的宏大愿景中,以消除疑虑,坚固我们对法道的信心和虔敬心,以及所有努力都将引至证悟的信心。在未来的几周里,尤其是第八周,我们将更深入地讨论回向。

理解空性

波罗蜜的修持

尽管我们还在讲前行部分,关于积累功德并为其后作准备的偈颂,但我还是想简要谈一下空性和不可思议。我们将在未来的几周更深入、详细地探讨这些话题。但在此,思考如何以空性或不可思议的层面来理解前面这部分偈颂已颇有助益。一部分原因是这些偈颂已经直接地,以其对时空和数量等概念的描述介绍空性或不可思议了。

菩萨道上有“波罗蜜多”或“六度”的修行。通常六度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波罗蜜的概念代表了菩萨在通向觉悟之路上培养的一种完美或超越性的品质,来更好地以智慧和慈悲利益一切众生。 “波罗蜜多”一词字面意思是“渡向彼岸”,其中“波罗”意为“彼岸”,“蜜多”意为“渡向”。因此,它表示从轮回的此岸渡往涅槃或解脱的彼岸。佛经中还用佛陀是渡船夫的比喻,他带领我们从一岸渡到另一岸。而这种转变不仅仅是量的变化,而是我们实践六度时的质的转变。例如,要培养布施波罗蜜,我们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普通布施的基础上发展深入。我们要从四个不同的方面超越普通的布施 —— 在动机、智慧、范围和本质方面。 

  • 发心:在普通层面上的布施之举中,我们常常期待他人感激或认可,或者希望为自己带来好处。虽然动机可能是正面的,但它可能仍然根植于以自我为中心的欲望或对回报的期待。而布施波罗蜜则以纯粹利他的意愿为特征,无条件地为他人谋福利,不期待任何回报或认可。我们的主要动机是菩提心,祈愿为了他人的利益而成佛,且最终让所有众生证得菩提。
  • 智慧:普通的布施可能并不总考虑接受布施者的需求,或我们的赠予所产生的长期效应。此类布施往往是被眼前情况,或情感所驱使。而布施波罗蜜则由智慧和洞见所指导,意味着我们可以了解何时、如何以及给予何物能让我们的行为真正地造福受者。这种智慧源于对空性的见解,超越了施者、施物和受者的分别念,认识到一切现象互为缘起。在最终阶段,布施即是无二智慧的表达。
  • 范围:普通的布施通常局限于较小的范围,只关注我们亲近的人或团体。而布施波罗蜜的范围则无边无际,旨在无差别地利益一切众生。行布施者想无偏无私地慷慨给予,其中包括财施,无畏施,及法施。
  • 本质:通常,我们的布施可能只是物质或世俗利益,虽然有价值,但只能带来暂时的宽慰或安乐。而布施波罗蜜则不仅包括物质上的给予,还包括非物层面上的,如无畏、爱,和最无上的法施。最高形式的布施是让众生相续得以解脱的法布施。

因此,要从普通层面修持上升到波罗蜜,需要我们动机上的升华、更多的智慧以及范围上的拓宽。这些波罗蜜的修持是菩萨道与普通善行有所区别的地方,其目标不止于人解脱,而是一切众生的证悟。且波罗蜜的修持是出于极大的慈悲和空性智慧的见地的。当我们思惟自己《普贤行愿品》的修持时,如果我们可以想想这些“波罗蜜”修持的本质,可能会有所帮助。我鼓励你牢记这一点。

将空性融入修行

为了帮助我们思考如何将空性和无二的见地和修持融入七支供,我整理了一些幻灯片,来展示我们通常如何在法道上取得进步,即从初学者开始,到能将空正见融入修行与法道的上等修行者。我将侧重讲七支共同的四个阶段:

  • 前行:我们的起点是尚未开始心灵修持的普通无明众生。在此阶段,我们的生活方式通常充满了困惑、以自我为中心和散乱。我们的见地充斥着对自他及现实本质的基本误解。我们仍根植于二元分别和唯物主义,对现象的互为缘起和无常几乎没有认识。我们的心很轻易地被分心散乱和烦恼驱使,几乎没有当下的觉知,对自心的控制力也相当薄弱。我们的行为主要受自我利益驱使,道德考量往往次于个人利益或愉悦。
  • 初阶:在修持初级,我们有了初步的体验,一瞥正见与证悟现量,并加深和澄清了我们的理解和见地。虽然我们的理解主要还是停留在智识层面上的,但我们开始在概念上理解无常、苦和无我。我们有了基本的禅定和正念,使我们能够稳定自心,并更能持续地处在当下。在行为上,我们越来越为自己的言行负责,并且发心避免伤害众生、利益自他。
  • 中阶:在中级阶段,我们的理解变成了真正的体验,且与我们的情感及智性理解更为融合。由于我们深入的思考,我们对法教的意义与应用也有更个人化、反思性的洞察。我们开始能直接在自己生活中看见无常、苦和无我。着让我们的感知和经验产生转变。我们的禅修更深入,我们也能将禅修的觉知融入日常生活。平静和洞见的时刻日益频繁,意味着我们座上的修持与座下的日间活动更为圆融。慈悲心与利他心越来越主导我们的行为。我们开始自然而然地避免恶行,从事善行,意识到我们的行为对众生安乐产生何种影响。
  • 高阶:最后,作为更上等的修行者,我们的修行更圆融。在这个阶段,我们已经树立了正见,无二及空性见也真正渗透到我们的修行中。智识理解和思惟成熟为对空和无二的直接证悟。智慧贯穿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看透了实执存在的幻相,并认识到一切现象的互为缘起。禅定与非禅定之间的区别消失了,因为我们时刻处在超越主客体、行动与休憩等二元区别的觉知中。这种非二元觉知自然,不造作且无勤自现。善的事业自然而然地出现,无有丝毫造作努力,而是证悟觉知的自然表达。我们的行动完美地契合当下的需求,体现了智慧和慈悲的统一。

在此,让我们根据这四个阶段来思惟七分供,从顶礼开始(注:请单击幻灯片以查看完整尺寸):

通过修行七支供,修行者更具觉知且逐渐领悟法义,将修持从外在行为转化为无二智慧的体悟。

在僧团中的应用

最后,我想简要谈谈我们如何在人际关系中,特别是在僧团(我们的灵性社区)中实践这些理念。宗萨钦哲仁波切近年来多次提到,基督教徒在创建充满活力和关怀的灵性社区方面做得很好。他们的团体强调善意、关怀和援助。他鼓励作为佛教徒的我们在自己的社区中多做一些事,例如欢迎和包容新来者,关心彼此,也把我们的灵性社区视为修习菩提心的道场。我们将七支供的修持带入我们的僧团中,不仅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也是为了加强和提升整个僧团。

  • 顶礼:从相对或物质意义上讲,顶礼可能意味着对僧团中的其他人表示尊重和善意,认可他们对修行的投入。这可以简单地表现在热情的问候,在他们说话时认真倾听,或赞叹他们的修行和贡献。一种更非二元或以空性为导向的方法,可能是培养这样的理解:尊敬不仅仅是社交礼仪,而是对每个人本具佛性的认知。这样,我们的尊敬不依赖于地位层次,或某人修行佛法的时间长短,而是对我们共同和普遍的成佛潜力的认知。
  • 供养:相对而言,我们可以为僧团成员提供帮助和支持,无论是分享资源、情感支持还是在社区做义工。服务和供施的行为加深了我们之间的联结,清净了自己的贪欲。从空性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进行供养,而不执着于供养者,也不期望得到他人感激。我们可以将这些供施看作自他互相依存的表现,以此体现更深层次、更深刻的供施。
  • 忏悔:相对而言,当我们与僧团的朋友和同事之间发生冲突或误解时,我们可以为自己所为负责。我们可以实际地应用忏悔支的修持,去道歉、寻求和解。更究竟而言,我们可以反思错误和冲突其本质上由因缘聚和产生,缺乏内在实有。这样修持有助于让我们更具慈悲心地解决难题,将重点放在共同成长及更深的互相理解,而非指摘责备。
  • 随喜:相对而言,我们可以积极地庆祝僧团成员的成功和功德。我们可以鼓励、支持彼此的修行和成就,以营造出积极鼓舞人心的环境。更究竟的层面上,我们随喜的同时,也可以了知这些功德和成就体现了所有人共有的同一终极本质[即佛性],因而无有任何二元分离或竞争感。 
  • 请转法轮:相对而言,我们鼓励僧团间分享教法和见解,并祈请更有经验的人教导我们,或在适当的时候分享我们自己的见解,以增进整个团体的理解。从空性或非二元的角度看,当我们在祈请和分享佛法时,认识到教法超越个人观点,指向超越文字和概念的共同现实。
  • 请佛住世:相对而言,这可能包括鼓励和支持僧团成员继续修行,尤其是在他们有疑虑或困难的时候。对他人而言,我们的鼓励可能是十分有意义的支持。最究竟层面上,我们认识到鼓励他人不懈修持,即是对我们体验的非二元实相的肯定,继而敦促彼此充分证悟和表达这一真理。
  • 回向:相对而言,我们将修行和成就的功德回向给僧团内外所有[众生],祈愿他们安乐、获得佛果。这种分享成功的方式能[让善行的]积极影响加倍。最究竟层面上,我们认识到回向诸法从缘起的一种表达。通过回向功德,我们认识到没有任何成就是个人的或孤立的。它不过是共同存在的汪洋大海中的一朵浪花。 

为此,让我们花一点时间,回向我们今天所积聚的功德,回向令一切有情证悟。

[本周课程结束]


注:要阅读脚注,请点击上标数字

由Alex Li Trisoglio转录和编辑
中文翻译:Xinyi & 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