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 Li Trisoglio
祈愿:第五周 —坚忍
第五周简介
欢迎
大家好,欢迎来到第五周,让我们一起复习宗萨钦哲仁波切关于普贤菩萨的《普贤行愿品》的开示。在本周的图片中,我们看到一位修行者独自走在一条艰难、严酷的道路上。前方是一座雄伟而令人生畏的山峰,它代表着他们的最终目标,大概就是证悟。这段旅程不适合胆怯的人。这是一条充满障碍的道路。然而,正是登山的挑战让我们意志坚定。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有多少次发现自己在这样的道路上行走,目标似乎遥不可及,且道路艰辛?
在本周的开始,让我们思考一下这幅画面。前方的山峰在您的修行中象征着什么?画面中人物稳步前进,这个形象如何与您自己的旅程产生共鸣?最重要的是,当道路变得陡峭,且充满不确定性时,是什么在推动我们前进?我们将探索内心深处的坚忍,并发觉如何利用它们,就像这幅图中的修行者一样,坚定不移地专注于前方的道路。
因此,像往常一样,让我们花一点时间来调整学习本周课程的发心,提醒自己,我们希望以菩提心来听课,发愿为了让所有众生证悟而成佛。
[暂停]
关键主题
第 5 周的标题是“坚忍”,本周的偈颂涵盖两个(或许两个半)关键主题:
- 1) 应对法道上的挑战和挫折:我们知道,困难、挫折和失望是菩萨道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事实上,在任何我们试图实现有意义和价值的目标的道路上,皆是如此。那么,菩萨如何才能找到一种方法,来应对这些挑战,而不会灰心丧气和失去灵感呢?
- 2) 在法道上与他人相处:我们上周已经开始探讨如何成为善知识,包括仁波切关于 YouTube 菩萨的好例子。本周的偈颂将更深入地探讨这个话题。菩萨应该如何在法道上与他人相处,尤其是当他们在我们眼中,可能正给我们带来一些困难和挑战?
- 3) 净化我们的认知:这个话题在未来几周更加重要,但本周我们已经开始讨论于一切时面见诸佛,并接受其教法的偈颂了。那么,我们如何开始改善、净化我们的认知呢?我们将在本周介绍这个主题,但不会深入探讨。这就是为什么我说我们可能会讨论两个半主题。
关于修行各个阶段的复习
就本周偈颂的结构而言,让我们先回顾一下我们的进展。在第一周的介绍和第二周讨论诵读此祈愿文的功德之后,我们在第三周进行了七支供的初步修持,并在上一周,即第四周开始了发愿的部分。
上周,我们在讨论五道时,讨论了修行者如何在大乘旅程中进步。我们也开始讲解 《普贤行愿品》中,侧重于仁波切所说的五道中第一道和第二道的“初阶菩萨”的偈颂。今天我们将总结这部分偈颂。为了帮助我们理解今天讲菩萨道进程方面的内容,让我们先更深入地讨论一下资粮道和加行道。
第一道:资粮道
第一道,即资粮道,关乎无伪的发心。我在上周看到,资粮道始于我们全心全意投入大乘之道。我们谈到了跨越门槛和发菩提心。我们也认识到,例如在我们的前行修持中,在发了十万次菩萨誓言之后,我们的菩提心可能会更真诚和真实。
无论如何,大乘教法说,当我们能够以“无伪的菩提心”作为自己人生的主要动机时,我们就步入了资粮道(也译为“初道心”)。这里的“无伪”,指的是一种不需要我们一步步推理去努力达成,便自然产生的心理状态。换句话说,它已经成为我们的一部分。我们不再需要说服自己这是正确的做法。
更全面地说,在上座部佛教中,当我们能够以无伪的出离心作为人生的主要动机时,我们就步入了资粮道。而在大乘佛教中,当我们同时具备无伪的出离心与菩提心时,我们便步入了资粮道。因此,重要的是,如果我们没有这种无伪的出离心,我们实际上并未步入资粮道。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花太多时间谈论出离心。我知道,对于当代佛教徒来说,这有时可能是一个有点敏感的话题,因为我们中的许多人都想鱼与熊掌兼得。是的,我们想要得到大乘修行者的所有启发和利益。但我们也珍视物质享受和凡夫的个人成就。对我们许多人来说,这在我们的精神道路中造成了一种未曾解决的关键矛盾。我们将在后面的几周里进一步讨论这个问题。
回到以“无伪的菩提心”作为人生主要动机的概念,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我们从那时起,每时每刻都意识到或留心这种动机。它也不意味着我们没有其他短期的动机,例如去商店买杂货。然而,即使我们没有刻意去思考出离心或菩提心,我们仍有解脱和证悟并利益一切众生的动机。无论做什么,我们都永远不会舍弃菩提心这一人生的主要动机。
再回顾一遍,资粮道由我们的主要动机和祈愿所决定。因此,对于我们这样的初学者来说,祈愿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修行。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真诚、无伪的出离心和菩提心的作用,首先是转变我们的动机和祈愿,从普通的世俗愿望转变为大乘菩提心的愿望。
在我们重新定位了主要动机之后,直到证悟之前,我们余下的修行之路就是通过闻、思、修来培养智慧。正如宗萨钦哲仁波切常说的那样,法道首先是一条智慧之道。仁波切也从证得真理的角度来谈论法道。所以,让我们用些时间,了解一下所谓证得真理是什么意思。在上座部和大乘佛教中,声闻、缘觉和菩萨在五道中的主要思惟的是四圣谛中的十六行相。这是一个很大且有些学术性的话题,特别是因为上座部和大乘佛教对无我(anatta) 的定义略有不同。话虽如此,用一个可能过于简单化的说法,在五道中,我们所做的是培养妙观察智,去除烦恼和邪见。换句话说,我们通过思惟真理——即自我和万法的真实本性 ——来培养智慧。在大乘佛教中,这意味着修持空性 (shunyata),也可以说是修持无二智慧,甚至修持心性。
当然,在思惟真理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我们应该思惟什么。因此,我们需要花一些时间来闻思教法,以更好地理解这一真理。而大多数时候,我们同时也在培养更强大、更真诚的祈愿。理想情况下,两者将相辅相成。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会对培养真正的祈愿有更多的启发,并追随法道。而当我们的祈愿成熟时,我们将更有动力去加深自己的理解。现在回到五道。当我们步入资粮道时,我们实现了安住于这一真理或本质的三摩地。换句话说,我们能够保持一种平和而稳定的心态,平静地安住,安住于自我和万法的空性本质。
第二道:加行道
当我们真实无伪地了知正见时,我们便过渡到第二道,即加行道或前行道。因此,加行道中并非仅以寂止为目标,而以实现概念上不离实相(更全面地说,是四圣谛中的十六行相)的止观双运为目标。因此,我们获得了所谓的“从修持中自然流露的智慧”。换句话说,我们对空性既有了概念上的理解,也有了修持上的理解。尽管此时我们还没有直接证悟。空性只能通过第三道,即见道来证悟。
正如在资粮道上无伪的菩提心已成为我们的主要动机,在加行道上,我们对空性的概念性理解自然产生了确信或信念。我们牢固地确立了空性或无二的见地,而它现在已是我们看待世界的主要方式了。这可能听起来没什么了不起的,但根据大乘佛教的观点,这意味着我们将不再转生到三恶道——即地狱、饿鬼或旁生道。换句话说,我们将不再受到强烈的负面情绪,尤其是愤怒的束缚。
值得注意的是,正念本身并不算大乘道上进步的标志,因为即使在修习资粮道之前,我们可能已经实现了有相的止观,换句话说,专注于某种空性真谛之外的事物的止观。事实上,这种成就并非佛教徒独有。非佛教徒的修行人也修持、精通止观,不过他们并不将重点放在佛教中所说的实相。换句话说,他们不专注于自我和现象的空性本质。这就是为什么佛教哲学用这么多的时间来确立真理、辩论空性。我们要确保我们的修持对象是正确的——即我们试图理解和体悟的正见——否则,我们甚至没有依照佛教的法道来修行。
上周,我们还提到仁波切喜欢从领悟实相的角度来谈论开悟。现在我们可以看到,这实际上正是大乘佛教所说的。因为空性的真理,或更全面地说是四圣谛的十六行面,就是我们在直至证悟间法道上的的修持对象。从我们刚开始时更概念化、二元化的正念及禅修练习开始,一直到我们的修持变得更非概念化和无二,皆是如此。
第三道:见道
接下来第三道,即见道,是见地的证悟。在止和观上,我们都能无有任何概念地专注于实相。换句话说,我们对此实相有了直接、无二的认识。这也被称为“瑜伽士的赤裸觉性”。我们将在下周即第六周讨论这部分偈颂。
《普贤行愿品》中的十六愿
因此,就《普贤行愿品》中的实际祈愿而言,我们已经看到有十六个大愿。其中前十个讲的是这五道中的资粮道和加行道。让我们回顾一下我们的进程。
- 第一愿至第四愿:上周,在第四周,我们讨论了这些祈愿中的前四个,讲的是祈愿拥有正确的发心。我们祈愿能够真正地皈依和发菩提心。在此,我们进行了闻思,以从概念上理解空性。我们也在累积福德,来让菩提心的愿望慢慢地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主要动机。
- 第五愿至第九愿:本周我们将讨论第五至第十个祈愿。第五至第九个祈愿是资粮道的内容。因为在第五个愿望,即第二十二偈中,我们将无伪的出离心和菩提心作为我们生活中的主要动机。虽然《普贤行愿品》的释论并没有明确哪一偈指的是实现资粮道,但到了这个阶段,我们的目标已经明确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路上不会遇到困难。这也就是为什么本周将从第五个愿望开始,即“批精进甲”。我们心中毫无疑问地希望继续这段旅程。所以,现在我们问自己,我们如何才能以最佳方式面对障碍,并确保我们为[修行]的成功创造条件?由于我们的菩萨祈愿和活动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与他人交往,因此今天偈颂的一个重点就是关于我们与他人交往的祈愿。当然,我们要在资粮道上继续积累福慧双资,使我们对空性的理解和体悟不断加深,这样我们就能在菩萨道上取得进步,成就加行道。
- 第十愿:第二十七中的第十愿,也就是本周的最后一个偈颂,代表我们已经步上了加行道。同样的,注释中没有明确说明资粮道与加行道的过渡在哪。但此偈颂谈到了我们如何渴望积累无尽的福德和智慧,从而获得“无尽功德藏” 。尽管偈颂指出,我们仍在轮回的一切三有中受生(即“我于一切诸有中”)。所以我们现在在加行道上。这是在我们进入见道之前,作为凡夫最高的次第。 下周将从十六愿中的第十一个开始。
5. 披精进甲之愿(第二十二偈)
那么让我们来看偈颂。第二十二偈是第五愿,即披精进甲的祈愿:
[22] 毕竟圆满菩提行,趣入随顺有情行
极善开演其贤行,尽未来劫普修行
这里,仁波切用两种不同方式解释了菩提心的盔甲。
- (1)法道上不失启发的盔甲:首先,他说这讲的是不失去启发,就是不感到疲厌或失去灵感,不变得昏沉,不气馁。他说我们气馁的原因是我们不够精通大乘佛教之道。我们对智慧和方便的理解不够。释论中举了很多例子。例如,一位菩萨因为感到法道太长而筋疲力尽、气馁时,佛陀鼓励他说,时间完全是一种幻觉。另一个故事是一位母亲梦见她唯一的孩子淹在河中。母亲想也没想,立即跳进河里救她的孩子。但有智慧的菩萨就会知道这一切只是一个梦。
- (2)随顺众生以满足其需求的盔甲:我们谈论菩提心盔甲的第二种方式,是回到以我们的行为举止随顺众生,满足其愿望的话题上。我们上周已经谈到了 YouTube 菩萨。我们的目标是使我们的行为活动与其他众生保持一致,同时,我们还需要从事确保他们安乐和利益的善行。所以,正如仁波切所说,当你和别人说话时,你应该了解他们对你所说的话的接受程度。你所说的话应该是他们能够听到、理解和接受的。正如他所说,菩萨真的不想成为某种总是纠正众生的严格老师,总说“不要这样做,不要那样做”。他们更想成为朋友,而不是纠正者或检查员。
如竹清嘉措仁波切(Khenpo Tsültrim Gyamtso)对《普贤行愿品》的其中一篇注释中所说,第二十二至二十五偈,即第五至第八愿,也可以理解为如何对待那些我们认为在福德和智慧方面低于我们、与我们平等和高过我们的人。因此,第二十二偈中的第五愿,是关于如何对待那些在我们眼中福德和智慧低过我们的人。例如,他们可能处境不太幸运,在闻思佛法和修持方面经验较少,等等。这里的关键是,我们不要轻视他们,不要打击他们,也不要贬低他们。因为如果我们这样做,就会违背我们祈愿利益他们的目标。所以我们要小心谨慎,以良好的行为和适当的方式对待他们,鼓励他们,激励他们,就像 YouTube 菩萨的例子一样。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认为别人更低劣这样的观念是准确或正确的。事实上,随着我们修清净观的进步,我们会意识到,认为别人比我们低劣或不清净本身就是一种无明。
(1)在修行路上不失去启发之铠甲
因此,让我们先来谈谈如何佩戴菩提心盔甲,来应对修行路上的挑战。从下周开始,我们将更多地讨论如何积累功德和智慧,以证得空性。但既然本周的主题是坚持不懈和应对挑战,让我们来看看如何面对和处理挑战、挫折和失望。在这里,我将使用第三周讨论过的四个阶段。
- 起点:在踏上心灵之道前,我们的特点是迷妄、以自我为中心和分心散乱。我们对自他和现实的理解有根本错误,受到二元和唯物主义的驱使。我们的思想被妄念和烦恼所支配,很少安住于当下或对自心有所控制。我们的行为大多受自身利益驱使,个人利益或快乐取代了善恶的取舍。
- 初级:在这个阶段,我们开始进行心灵修持,并对无常、苦和无我等佛教关键概念有了初步了解,尽管主要还停留在概念层面。我们培养集中注意力和正念的基本功,这有助于让心平静稳定下来,更能安住于当下。从道德[或善恶取舍]上讲,为了避免伤害他人和利益自他,我们开始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 中级:在此阶段,我们的概念性的认知发展成自身的经验。深刻的思考带来反思性见解,让法教更和我们切身相关。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无常、苦和无我的含义,而我们的感知和体验也随之改变。我们的禅修更加深入,将觉知融入日常生活中。随着慈悲心和利益他人的渴望日益增长,我们的行为也随之改变,自然而然地断恶行善。
- 高级:在高级阶段,我们的修行和理解高度融合。我们有一个成熟的见地,将无二和空性融为一体。我们的知识性和反思性的理解逐渐成熟,成为直接的证悟。智慧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看透了固有存在的假象,认识到一切现象的相互依存。入座和出座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持续的无二觉知成为我们的自然状态。我们道德[或善]的行为任运自成,成为证悟觉性的自然表达,完美地适应当下的需求,悲智双运。
那么,在法道上,我们该如何应对挑战和困难,包括与他人相处的困难?
- 起点:在此阶段,我们将挑战和人际冲突归咎于外部因素或我们自己的缺点,我们也因此产生烦恼,进行自我批评。我们开始闻法,并进行基本的正念修持来调伏自心,学会观察情绪而不马上加以判断,并开始了解无常和业因果的概念。在此阶段,我们为以更慈悲、道德的方式面对人生困境打下基础。
- 初阶:在这个阶段,我们对佛法有了基本的了解,开始将挑战视为我们精神成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认识到业力和习性如何塑造着我们的经历,并开始修持慈悲心和善心。在我们的修持中,我们发愿培养慈悲心和对他人的安乐利益的真切关心。因此,我们更有能力积极地参与到人际关系中,并将冲突视为让我们[学会变得]更安忍和谦逊的机会。
- 中阶:在此阶段,我们加深了对现实本质的洞察,理解了缘起和空性。与专注于培养基本同理心的初阶不同的是,在中阶,我们能将这些观念融合到对现象的更深刻理解中。我们的禅修也开始加入更细微的技巧,强调直接证悟空性,并将逆境转化为个人和心灵解脱之道。这让我们看待法道上挑战和障碍的方式发生转变——挑战和障碍不仅仅是学习机会,还是实践智慧和放下我执的直接手段。
- 高阶:在此阶段,我们体验到理解与修持的完美结合,深刻证悟空性和无二。我们的情绪反应以平等舍和喜悦的慈悲心为特征,且不为外部条件所影响。我们的行为任运自然,完全符合当下情景所需,体现了理想的菩萨的特质。我们利用每一次互动作为利益他人的机会,展示如何将佛法完全融入生活,修行与日常生活之间无间隔。
在这些阶段中,我们的观点从将视挑战为个人逆境转化成视挑战为证悟的机会,这反映了大乘法道上的深刻转化。这种转化凸显了大乘佛教的核心,即障碍不仅仅是要克服的,而且被视为培养智慧和慈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智慧和慈悲即是菩萨的核心特质。
(2)随顺服务众生的铠甲
现在,让我们谈谈披精进甲的第二种方式。我们应该如何在大乘道上培养人际关系?我们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好的善知识?这又是一个非常丰富的话题,它涉及到佛教中僧伽的核心意义。我们现在难以深入讨论这个问题。但以仁波切在第四周的 YouTube 菩萨为例,我想姑且一试,谈谈如何既满足他人所欲,又满足他人所需的。
所欲和所需的区别涉及人性的复杂之处,也关乎证悟之道。我们的欲望往往受贪执、无明或贪爱驱使的,常常是关乎眼前需求而肤浅的。我们的欲望反映了我们对外界的条件性反应。而我们的需求,特别是在精神层面上,指的是真正能长期利益我们的东西,真正离苦得乐,并最终获得证悟。两者的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权衡和冲突之中:
- 即时满足与长期利益:我们常常想要能带来即时满足或缓解不适的东西,但这些欲望可能与长期利益不一致。例如,我们可能想悠闲地度过每一天,躲避困难的事情。而我们需要的,可能是进行挑战我们、促进我们成长的修持。
- 物质享受与心灵发展:人们普遍渴望物质享受与保障。虽然这本来不是一件坏事,但如果过度追求物质需求,可能会分散放在修行上的精力。从佛教的角度来看,我们的需求可能是培养出离心和满足感,专注于心灵发展,而不是积累物质财富。
- 自我肯定与证得无我:为了让我执获得认可,我们经常寻求认同、追求成功或希望受他人欢迎。然而,根据佛教的观点,我们需要的是理解无我(anatta)的概念,并认识到对我执是苦的根源。
- 安于惯常的观念与挑战幻相:我们可能执着于某些让我们感到舒适或安全的信念或观点,但我们需要的是挑战我们的幻相,并了知佛法所教导的实相。
因此,就像 YouTube 菩萨一样,我们在自己的修行中及在发心利益他人时都会遇到这些冲突。那么,在何种情况下,我们的所欲可能并非所需呢?
- 当它加深执着和无明时:如果某种欲望加强了我们对感官世界的执着,或加深了我们的无明,那么对心灵修持进步来说,它可能就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东西。
- 当它让我们远离慈悲心时:与培养慈悲心相悖的,是那些让我们更以自我为中心,或对他人的痛苦漠不关心的欲望。而培养慈悲心是我们在法道上必不可少的。
- 当它让我们分心散乱时:导致我们盲目消费或分心的欲望(例如过度娱乐)会使我们远离正念和觉知,而正念和觉知对于理解佛法至关重要。
- 当它与道德行为相冲突时:如果某种欲望让我们的行为与道德[或戒律](shila)相违背,那么它就与我们修行进步的需要不相符。
要想处理好该如何取舍,便需要般若或智慧,让我们超越眼前的欲望,看到更深层次的需求,从而获得长久的安乐和解脱。作为修行人,或作为想要指导和利益他人的菩萨,我们需要善巧地处理这些问题,有时要随顺众生,逐渐引导他们认识到并接受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这还需要慈悲心,以及耐心的教导,树立行为榜样,有时还要做出艰难的选择。而我们想要帮助的人可能不会立即理解或欣赏这些选择。如果我们自己的出离心还不是发自内心且真诚的,那么就更难做出明智的取舍来利益他人。
6. 亲近善友愿(第二十三偈)
第六个愿望,第二十三偈,是会遇同分菩萨的祈愿:
[23] 所有与我等行者 愿得常与彼共住
身业口业及意业 同行同愿而修行
这个偈颂的意思是,愿我能遇到与我的祈愿相同的人,他们的行为和思想与我相同。正如仁波切所说,这一点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初发心菩萨来说,拥有这种支持和陪伴,以及与我们志同道合的人。这确实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菩提心,也可以帮助我们修行。这个偈颂讲的是我们应该如何对待那些我们视为同辈、在道路上与我们平等的人。对于与我们平等的人,我们不应该有竞争心,而应该善待他们,随喜他们。
7. 依止善知识并令其欢喜之愿(第二十四偈)
第七个祈愿,第二十四偈,是祈愿遇见善知识并使他们欢喜:
[24] 所有益我善知识 为我显示其贤行
我愿常与彼会遇 于彼从不拂其心
仁波切说,这里是祈愿值遇到一位具功德的大乘善知识,不要让他们不高兴或失望。所以,这不仅适用于在藏传佛教中受人尊敬的金刚乘或密宗上师,也适用于大乘道中具德的善知识。他还说“上师”(master)这个词在佛教中可能不太合适。他说“这是一种非常人性的语言,也许可以用来形容功夫之类的东西”。但在佛教中,更合适的词是梵语 kalyanamitra,意思是精神上的朋友或具德的朋友,甚至是幸运的朋友。我们所谓的上师或师父应该永远是一位具备功德的朋友。
在此,我们祈愿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能遇到这位善知识。例如,当我们可能想要做出不善之举时,但愿他或她突然出现。当然,这有点令人讨厌,但这是我们善知识的工作——让我们免于麻烦。因此,愿我们永远不要让他们灰心。正如仁波切所说,最后这句话很美。它的意思是“愿我永远不会让他们心碎”。让我们永远不要忘记,遇到老师已经是有福报的表现,表明我们过去的祈愿结出了果实。因此,我们应该怀有一种感激的心态——随喜、赞美、供养善知识,表现出礼貌和尊重。正如我们之前所讨论的,人身之所以珍贵,部分原因在于有人教导我们佛法。我们应该始终假设,其他人身上有一些我们尚不了解或不理解的品质,这些品质远比我们自己可能达到的要好。所以我们应该始终保持谦虚。
这种渴望时时会遇善知识的祈愿,就像是走向清净观的第一步。换句话说,就是趣入观见十方如来的第一步。当我们发愿“愿我常会遇善知识”时,我们就是在发愿一切境遇都能成为法教。对于真正理解空性的人来说,他们可以将任何事物视为法教。任何事物都能启发他们,将他们引至实相。我指的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被一棵美丽的树木、一片广阔的风景、一场美丽的日落,甚至是令人惊叹的艺术或音乐所启发。没错,那些东西可能会触动我们的情感,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会让我们对无二正见有更深刻的见解。同样地,这也不意味他们可以启发我们去了解佛法和实相。然而,正如仁波切所说,如果你有足够的福德和智慧,即使只是看到一片落叶,也能让你意识到无常,并自发产生出离心。
在藏传佛教宁玛派中,有一个著名的故事,讲的是伟大的上师巴楚仁波切如何向纽西龙多介绍心性。当时,他们两人正躺在西藏佐钦寺外的地上,仰望夜空。他说了一句非常著名的台词:“你看到天上的星星了吗?”就在那一刻,纽西龙多明白了——他得以了悟心性。然而,正如仁波切所说,年轻的恋人之间有多少次说过同样的话:“亲爱的,你看到星星了吗?”但在那种情况下,这些话只会成为更大的执着和妄想之源罢了。
所以,这就是拥有足够福德,能够将一切境遇视为教法的意义。这就是纽西龙多能够理解“你看到星星了吗?”并直接证悟空性,与年轻夫妇听到同样的话,却由于看到星星而种下更大的执着和妄想之因的区别。所以,关键是要学会以真正有益的方式看待一切境遇。当然,这也是实用的世俗建议。当我们面对挑战和困难时,我们能否保持开放和学习的心态,而不是封闭、防御和情绪化地反应?
8. 常见如来,于彼供养之愿(第二十五偈)
第八个愿望是第二十五偈,即祈愿见到诸佛并亲自侍奉他们:
[25] 佛子所绕诸世尊 我常现前亲面对
尽未来劫无厌倦 皆为兴起广大供
在讲解这一偈时,仁波切说:“我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这个意思”。在此,我们谈论的是,当我们睁开眼睛时,不在未来,而是在此刻就看到无量如来,而每尊佛都被无量菩萨包围着。正如他所说,你只需要学会看到他们。不光是看,而是真的见到他们。不仅要见到他们,还要与他们互动,去供奉、提问、得到他们的回答。这是我们现在就可以做的事情。
仁波切还说,金刚乘修持者会喜欢这个,因为金刚乘总是说,如果你想见到佛,你必须得到上师的加持。同样,这个偈颂说,如果你真的想见到这些如海般的佛,你就不能让具德的善知识心碎。所以,最后几偈,讲的是我们如何与他人相处:
- 第二十二偈:对于那些我们认为低于自己的人,我们要小心不要不尊重他们。
- 第二十三偈:对于我们视为同辈的人,我们不去竞争,而是去随喜。
- 第二十四偈:对于那些我们视为师长的人,我们要小心不要让他们失望。
- 第二十五偈:对于佛陀,我们希望常常见到他们,并且不厌其烦地供养他们。
于一切时一切刹土面见诸佛
正如仁波切所说,别忘了这便祈愿文是《华严经》的一部分。他说:“我不知道英文中“装饰”的定义,但它有点像是把东西摆放整齐,这样,突然间所有东西都变得突出,变得有点特别。” 2024 年在温哥华教授这门课程时,他举起一朵花说:“比如说,这朵花。在我们有限的人类思维中,我们可能会说它是一种装饰品。潜意识中,或者可能是有意识的,这朵花的存在可以房间里所有其他东西都变得更美,更能让人忍受了。” 他继续说:“《华严经》里的意思是,你只需要学会如何将这件珠宝添加到你的生活中。例如,如果你戴上耳环之类的珠宝,你可以加上一颗蓝宝石或一颗珍珠,然后一切都变得好看了。现在耳朵也很漂亮。耳朵旁边的鼻子突然看起来很好看。鼻子旁边的嘴巴突然看起来也很好看。这样,一切都变得好看了。”所以这是一种不寻常的观察。
仁波切多次谈过,即便是在最基本的内观的教法中,非一般的观察,即超越以我们惯常的方式去观察,是非常重要的。他解释说,梵语单词“vi-”的意思是“特殊”或“额外的”或“更好的”。因此,内观实际上意味着看到现象的真实面目或本色。在《华严经》中,我们有神圣或清净观的概念。我们认为一切都已经是净土,充满了诸佛菩萨。而金刚乘的清净观则进一步延伸了这一概念。
此外,这里还涵盖了有意地使事物变得美丽,去装饰他们的意思。例如,我们有供养和礼赞[诸佛菩萨]的修行,如供曼荼或布置我们的佛龛。这又回到了我们上周谈到的两重愿望和见地——它已经是清净的,我也希望它变得清净。同样,这里也有两重愿望和见地,即它已经很美,但我希望让它变得美丽。在接下来的几周,我们将继续探讨清净观的概念。
9. 受持正法之愿(第二十六偈)
第九个祈愿,第二十六偈,是愿佛法兴盛:
[26] 摄持一切佛正法 普能光显菩提行
极善净治其贤行 尽未来劫常修行
在这里,我们发愿能摄持正法或佛语,不只是短暂的一段时间,而是无数劫。我们也渴望能够全面地显示、表达和给他人教导佛法,以使得在各方面都高尚的普贤菩萨的品行,在我和他人的心中出现。换句话说,在此处,我祈愿成为一名老师。也就是说,在前面的偈颂中,我将别人看得低于自己,到将别人看作同辈,到把别人看作老师,再到看到诸佛无处不在。而在此偈中,我内心的老师,我的佛性开始显现了。
10. 得无尽藏之愿(第二十七偈)
本周的最后一偈,第二十七偈,即第十个祈愿,是获得取之不尽的宝藏:
[27] 亦能流转诸有中 所获福智皆无尽
方便胜慧定解脱 成诸功德无尽藏
我们现在祈愿拥有取之不尽的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因此,即使我们在利益他人时历经艰辛,我们也始终可以依靠这个取之不尽的宝藏。我们也开始认识到我们本具的佛性和佛的功德,以此来鼓励自己。这样,当我们遇到困难或被人轻视时,我们可以更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本初善。而正如此偈所说,我们仍在轮回中流转,所以我们还没有步入见道(或初地)。尽管如此,我们已获得了取之不尽的功德和智慧。所以我们处于资粮道,即见道之前的最高阶段。一如所有偈颂,我们继续强调积累福慧二资的重要性,因为这些是我们在法道上前进的因。
在法道和修行中,我们也变得越来越自食其力,不那么依赖外境,更能充分体现佛陀所说的“你就是自己的上师”。在上一偈中,我们发愿成为佛法持有者。在此凡夫步入见道前的最后阶段,我们发愿真正展现更多本具的佛性这一普贤无尽藏。
我们如何真诚地发愿呢?
我想谈谈仁波切 2016 年在台湾讲授《普贤行愿品》时提出的一个问题。当时有人问:“我们如何才能真诚地发愿?”他/她说:“我觉得我念祈愿文从来都不是真诚的。即使我认为或感觉自己是真诚的,但我仍然认为实际上并不真诚。请问您可以谈谈您对真诚发愿的看法吗?”
仁波切回答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关于诚意,我们是否真诚,取决于我们是否拥有大局观。这很困难。”他说:“首先,我告诉你一些现实的问题,即使是我自己,很多时候我也感觉不真诚。但我希望,如果我不断重复我的愿望,如果我不断假装发愿,那么也许有时它会是真诚的。然后我希望这种真诚的状态会慢慢占据主导地位。”当然,这适用于所有修行。如果它已经完美,那就不是修行了。我们已经谈到了皈依和一遍又一遍地发菩提心的益处,例如,在我们的前行修行中,理想情况下是修了十万次的。
仁波切继续说道:“真诚的真正问题在于,我们总是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背景下看待事物。我们总是将这三者分开。过去已经过去,永远不会再回来。未来只是粗略猜测。好吧,你可以有根据地猜测,但我们永远无法真正确定未来如何。而谈到当下,大多数时候,即使这个当下也受因果控制。因此,将这三者分离或疏远是我们不够真诚的真正原因。”
他谈到佛经中有一种说法,即掌心有一颗庵摩勒果。这指的是印度醋栗或诃子,藏语中称为 kyurura。据说,当阿罗汉和圣者看世界时,他们就是这样的——就好像在看掌心的庵摩勒果一样。月称菩萨《入中论》著名的第六智慧品,二百二十四偈结束语中提到了庵摩勒果。这里说,六地菩萨的智慧“如观掌中庵摩勒”。其缘由是据说庵摩勒果是透明的,所以能透过它看到手掌的纹路。
这其实是对超越自我,或证悟无我的一个绝妙比喻。或者我们可以说,“身在世间,但不属于世间”。因为你可以看到果实,但你也可以透过果实看东西。这有点像看着一扇窗户:你可以看到窗户的玻璃,但你也可以透过窗户看东西,同时看到窗户外的景色。因此,世俗谛——自我、窗户玻璃、庵摩勒果——不会消失。但前景和背景已发生了变化,现在你也可以看到胜义谛——空性或透过窗户看到的景色,或者庵摩勒果下面的手掌。随着我们修行的深入,我们逐渐不再只关注前景或背景,而是在走向无二的过程中,学会同时看到世俗谛和胜义谛。
仁波切说,同样地,对于阿罗汉和圣者来说,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界限要小得多。对他们来说,过去就是现在,未来就是现在,现在也是现在。因此,他们的猜测要少得多。他说,当然,我们必须达到那种水平才能真正真诚地发愿。对于我们来说,我们仍然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以有很多猜测。只要有猜测,诚意就很难,这是可以理解的。所以我们真的需要更多地倾听、思考大乘佛教对空性和无二的看法,因为我们不真诚的大多数原因,是我们的观点非常有限。我们还没有鸟瞰的视角,大乘佛教中宏大的空正见。我们将在下周,即第六周讨论空性。
初学者之心
在本周结尾,我想让我们回到基础,并谈谈初学者之心(日语中为初心或shoshin)的概念。初心来自禅宗的传统,但它在更广泛的佛教修行中也很重要,包括我们这些菩萨道上的人。初学者之心是一种开放、热切和不先入为主的态度,特别是面对世界、他人及修行的时候,即使是最甚深层面上皆是如此。这种心态对于保持新鲜感和鼓励我们在菩萨道上坚持不懈特别重要,原因如下:
- 乐于学习:菩萨道是无止境的。有无数众生需要帮助,有无数需要学习的地方。拥有初学者之心让我们对新的教法和视角持开放态度,而这对于法道上的持续进步至关重要。任何人、任何事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和产生新见解的来源。
- 方法灵活:初学者之心让我们保持灵活、随顺因缘,能够以最有效的方式满足他人所需。我们不会拘泥于个人喜好或习惯。这种灵活性对于菩萨来说至关重要,菩萨寻求以最善巧的方式利益所有众生。
- 预防骄慢:菩萨道可能漫长而充满挑战。取得里程碑式的进步时,我们可能会产生骄慢,而初学者之心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谦逊,提醒我们总有其他的东西需要学习,还有更多的进步空间,从而帮助我们调伏傲慢之心。
- 为修行注入新活力:初学者之心让我们的修行充满新鲜感和好奇心,防止它成为例行公事或机械的表演,包括我们的祈愿修行。即使经过多次重复或长时间的训练,初学者之心也能让我们的修行保持新鲜而有意义。有一句著名的禅宗谚语:“开悟之前,砍柴挑水。开悟之后,砍柴挑水。”同样,以初学者之心,我们学会如何让所有修行和活动都变得新鲜而有活力。
- 通过亲和力培养慈悲心:怀着初学者之心,我们会记得自己作为初学者的感受。因此,它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帮助和理解那些刚踏上法道的人,培养同理心,让我们成为更好的心灵之友和同伴。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
- 正念练习:无论我们的修行境界如何,进行正念禅修都能帮助我们培养对当下的觉知,使得我们对时刻体验保持开放与好奇。这对于保持初学者之心是必不可少的。
- 将学习视为一个持续的过程:我们可以主动提醒自己,学习永无止境。我们可以带着这样的观念来对待教法和自身体验:即使在看似熟悉的事物中,也总有新的或不同的东西需要理解。
- 挑战先入之见:我们可以挑战自己对修行和法道的想法和观念。也许我们可以学习新的经文,与道友同伴们讨论佛法,或者只是挑战我们自己的诠释和理解。
- 培养好奇心: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和修行中有意培养好奇心。我们可以培养提出问题和探索不同观点的习惯,包括与我们截然不同的他人的观点。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和修行中寻找新的体验。
- 学会谦逊:我们可以认识到并接受自己的局限性以及我们未知的范围有多广。这种谦逊是初学者之心的基石。它使我们对学习和成长保持开放。
- 思惟基本教义:最后,我们总是可以回到基础教法并反思基本教义。我们可以频繁回到佛教的基本教义和修行中,就像第一次接触它们一样。我们可以试着重新发掘它们的深度和微妙之处,否则这些可能会因过于熟悉而被忽略。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确实永远无法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而那些看似基本或熟悉的教义以全新的方式向我们展现。
总而言之,通过重视和培养初学者之心,我们可以培养谦逊、开放和灵活性,这是在修行中进步和有效地利益众生所必需的。这种心态是满于现状、骄慢和修行停滞不前的强大对治,确保我们的法道仍然充满活力而启发人心。
在此,让我们花点时间来回向这节课的功德。
[暂停]
谢谢,期待下周再见。
[教学结束]
注:要阅读脚注,请点击上标数字
由Alex Li Trisoglio转录和编辑
中文翻译:Xinyi & YZ